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81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25
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子叶植物粉末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沿着与高压电场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对设置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流经所述电极对,进行单次提取或循环进行多次提取后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提取液。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常温状态下短时高效地提取中药饮片甘草或栀子中的有效成分,提高中药饮片甘草或栀子的提取效率,节省提取时间及能源成本,同时本方法保证了提取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水煎煮具有一致性。性。性。

An extraction method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from dicotyled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深入,使其应用范围愈发的广泛,需求量逐年增加。在双子叶植物中,甘草和栀子属于非常重要的药材。甘草为豆科甘草属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为常用大宗药材,有“十方九草”、“国老”之美誉,广泛应用于中药饮片、中成药和甘草提取物等领域。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临床常用的中药,也是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热病心烦、目赤肿痛、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等疾病。
[0003]传统的甘草和栀子的中药汤剂提取主要采用水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但存在提取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以至于不能满足如今日常人们用药需求及工业生产的需求。传统水煎煮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取时间长、产率低、能耗高、维护成本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可以解决水煎煮法所导致的中药饮片甘草或栀子的提取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子叶植物粉末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沿着与高压电场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对设置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流经所述电极对,进行单次提取或循环进行多次提取后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提取液。
[000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包括正极和负极,混合药液与正极和负极相接触,混合药液的流动方向与每个电极对从正极到负极的设置方向相同或相反。
[000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溶剂包括水。
[0008]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子叶植物粉末为甘草粉末,有效成分为甘草有效成分。
[000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甘草有效成分包括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酸铵。
[001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甘草粉的粒径大小可以0.85~2mm,也可以为1~1.8mm,还可以为1.2~1.5mm。
[001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可以为1.5~3kv,也可以为1.8~2.8kv,还可以为2~2.5kv。
[0012]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流为恒定直流电流或脉冲直流电流。
[0013]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药液中,甘草粉的浓度可以为0.03~0.07g/mL,也可以为0.04~0.06g/mL,还可以为0.05g/mL。
[001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药液的流速可以为130~170mL/s,也可以为140~160mL/s,还可以为150mL/s。
[001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10cm,也可以为6~9cm,还可以为7~8cm。
[001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次提取的温度可以为20~60℃,也可以为25~50℃,还可以为30~40℃。
[001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100mL混合药液单次提取的时间可以为0.5~0.8s,也可以为0.6~0.7s,还可以为0.66s。
[001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取的次数可以为1~6次,也可以为2~5次,还可以为3~4次。
[001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子叶植物粉末为栀子粉末,有效成分为栀子有效成分。
[002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栀子有效成分包括栀子苷。
[002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栀子粉的粒径大小可以0.85~4mm,也可以为1~3.5mm,还可以为2~3mm。
[0022]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可以为1.5~3kv,也可以为1.8~2.8kv,还可以为2~2.5kv。
[0023]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流为恒定直流电流或脉冲直流电流。
[002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药液中,栀子粉的浓度可以为0.03~0.07g/mL,也可以为0.04~0.06g/mL,还可以为0.05g/mL。
[002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药液的流速可以为130~170mL/s,也可以为140~160mL/s,还可以为150mL/s。
[002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7cm,也可以为4~6cm,还可以为4.5~5cm。
[002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次提取的温度可以为15~25℃,也可以为18~22℃,还可以为20℃。
[002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100mL混合药液单次提取的时间可以为0.5~0.8s,也可以为0.6~0.7s,还可以为0.66s。
[002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取的次数可以为3~10次,也可以为4~9次,还可以为6~8次。
[003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采用高压电场处理来提取双子叶植物的有效成分,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含有甘草粉或栀子粉的混合药液沿着与高压电场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对设置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流经上述电极对,并且在流经上述的电极对时与每个电极对的具有一定间距的正极和负极相接触,故位于正极和负极间的这部分混合药液中会存在直流电流。该直流电流使得流经电极对的该部分混合药液中的甘草粉或栀子粉获得大量的能量,并且使得混合药液中的溶剂在电场作用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使分散于溶剂中的甘草粉或栀子粉(或称甘草颗粒或栀子颗粒)的表面附着气泡。由于每个电极对的正
极和负极具有一定间距,因此,这使得甘草粉或栀子粉和气泡在流动过程持续聚集能量,当聚集的能量超过临界值时,甘草粉或栀子粉的表面附着的气泡会产生高压放电,从而形成高密度、高压的等离子体。当甘草粉或栀子粉的表面附着的很多气泡都形成等离子体后,相邻等离子体之间的间距很小,故会相互影响而形成放电通道。放电通道的形成使得等离子体内的压力瞬间升高,驱动等离子体从内部高速向外膨胀,形成冲击波。冲击波的瞬时作用会破坏等离子体附近的甘草粉或栀子粉的细胞壁,使细胞壁产生裂隙或孔洞,从而溶剂分子在渗透压作用下能够通过裂隙或孔洞经由细胞膜快速渗透到甘草细胞或栀子细胞的内部。甘草细胞或栀子细胞由于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溶剂分子,其细胞膜在溶胀作用下会逐渐涨大并破裂,使得其中的有效成分快速释放并扩散到溶液中,从而完成常温连续提取。因此,该方法能够短时高效地提取中药饮片甘草或栀子的有效成分,节省提取时间及能源成本。
[0032]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极对的正极和负极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子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双子叶植物粉末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药液;将所述混合药液沿着与高压电场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对设置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流经所述电极对,进行单次提取或循环进行多次提取后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提取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对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混合药液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相接触,所述混合药液的流动方向与每个电极对从所述正极到所述负极的设置方向相同或相反;和/或,所述溶剂包括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子叶植物粉末为甘草粉末,所述有效成分为甘草有效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有效成分包括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酸铵;和/或,所述甘草粉的粒径大小为0.85~2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对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电压为1.5~3kv;和/或,每个所述电极对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电流为恒定直流电流或脉冲直流电流;和/或,每个所述电极对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距离为5~10c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野苏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