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77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通过切割工具将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土壤切开一道倒T形沟槽;将牧草种子播入倒T形沟槽底部;采用镇压器将T形沟槽中的牧草种子压入土壤中,即完成牧草种子的补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半干旱退化草原铲切出倒T形沟槽,实现了对退化草原原地表面土壤不翻垡,从而防止水土流失;采用垂直切缝与V形沟槽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牧草种子发芽生根,提高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从而改善草原环境提高草原牧草覆盖率。境提高草原牧草覆盖率。境提高草原牧草覆盖率。

A method of no tillage and supplementary sowing in Semi-arid Degraded Grass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牧草种植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退化草原大约占90%,其中的半干旱草原退化更为严重。为了改善草原环境,提高草原牧草覆盖率,必须研究提升半干旱退化草原修复播种技术。
[0003]在现有的牧草播种技术中,人工种植草场上通常采用先耕翻、后播种的工艺,即首先采用犁对草场全部进行耕翻,再用播种机播种。这种全耕翻的方法不适用天然半干旱退化草原播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天然退化草原一般采用免耕播种,即不翻耕草原,直接在退化草原上划破地表面草皮播种,这种方法保墒性、保水性较差,播种的牧草种子出苗率低、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在不对草原地表面不翻垈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对草原土壤的扰动,同时提高籽粒处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性和保水性,更有利于牧草种子发芽生根,提高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从而改善草原环境和草原牧草覆盖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通过切割工具将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土壤切开多道呈间隔设置的倒T形沟槽;将牧草种子播入倒T形沟槽底部;采用镇压器将T形沟槽中的牧草种子压入土壤中,即完成牧草种子的补播。
[0007]进一步地,首先利用旋转圆盘刀在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面土壤上垂直切开一条切缝;沿着切缝再利用倒T形开槽器将切缝进行铲切,将切缝制成倒T形沟槽。
[0008]优选地,所形成的切缝宽度a≤20mm,切缝深度b≥50mm。
[0009]进一步地,所采用的倒T形开槽器包含有与切缝宽度保持一致的立杆和设置于所述立杆下端的开槽犁具,所述开槽犁具的宽度大于切缝宽度,所述立杆的两侧面向着其前侧延伸,并在所述立杆的前端面处汇合形成开槽刀刃。
[0010]优选地,采用V形镇压器沿着倒T形沟槽执行镇压,通过V形镇压器的切割与挤压,将切缝内侧面制成V形沟槽,被切割下来的切缝内侧面土壤落入倒T形沟槽的底部,将牧草种子压入土壤中。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形成的倒T形沟槽上部宽度c≤20mm,倒T形沟槽深度d为40mm~60mm,倒T形沟槽下部宽度e≥25mm。
[0012]优选地,所制成的V形沟槽角度f≤50
°
,V形沟槽深度g为40mm~60mm。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A.本专利技术在半干旱退化草原铲切出倒T形沟槽,实现了对退化草原原地表面土壤不翻垡,从而防止水土流失;采用垂直切缝与V形沟槽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牧草种子发芽生根,提高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从而改善草原环境提高草原牧草覆盖率;
[0015]B.本专利技术在土壤中形成倒T形沟槽结构,可以使牧草种子深埋于倒T形沟槽底部,通过V形镇压器的内切土壤作用,将垂直切缝内侧面的部分土壤切下来将牧草种子完全掩埋,提高了种植效率,同时,采用底部较宽的倒T形结构,相较于竖直切缝具有更好地蓄水、保水抗旱能力。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播种方法的步骤示意图I;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播种方法的步骤示意图II;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切缝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倒T形沟槽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播种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V形沟槽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圆盘刀侧视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圆盘刀剖面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倒T形开槽器立体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倒T形开槽器后视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V形镇压器侧视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V形镇压器剖面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土壤;2

牧草种子;3

圆盘刀;4

倒T形开槽器,41

立杆,411

开槽刀刃,42

开槽犁具;5

V形镇压器;
[0031]a

切缝宽度;b

切缝深度;c

倒T形沟槽上部宽度;d

倒T形沟槽深度;e

倒T形沟槽下部宽度;f

V形沟槽角度;g

V形沟槽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34]【S01】通过切割工具将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土壤切开一道倒T形沟槽。可以通过采用倒T形开槽器进行直接开沟。当然还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步骤:首先利用旋转圆盘刀(如图7和图8结构所示)在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面土壤上垂直切开一条切缝,如图3所示切缝结
构,切缝宽度a≤20mm,切缝深度b≥50mm。沿着切缝再利用倒T形开槽器将切缝进行铲切,将切缝制成倒T形沟槽,如图4所示,所制成的倒T形沟槽上部宽度c≤20mm,倒T形沟槽深度d在40mm~60mm范围内,倒T形沟槽下部宽度e≥25mm。本专利技术先进行切缝处理,再执行倒T形开槽,大大提高了开槽效率,对草原土壤的扰动更小,更有利于半干旱土壤的保水。
[0035]所采用的倒T形开槽器4如图9和图10所示,包含与切缝宽度保持一致的立杆41和设置于立杆41下端的开槽犁具42,开槽犁具42的宽度大于切缝宽度,立杆41的两侧面向着其前侧延伸,并在立杆41的前端面处汇合形成开槽刀刃411。
[0036]【S02】将牧草种子播入倒T形沟槽底部。可以采用专门的播种设备,将牧草种子直接导入倒T形沟槽的底部,如图5所示。
[0037]【S03】采用镇压器将T形沟槽中的牧草种子压入土壤中,即完成牧草种子的补播,如图6所示。
[0038]播入种子后,再采用镇压器将T型沟槽中的牧草种子覆盖土壤,同时保留切缝和底部较宽、较松软的沟槽,更便于蓄水,且具有很好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切割工具将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土壤切开多道呈间隔设置的倒T形沟槽;将牧草种子播入倒T形沟槽底部;采用镇压器将T形沟槽中的牧草种子压入土壤中,即完成牧草种子的补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旋转圆盘刀在半干旱退化草原地表面土壤上垂直切开一条切缝;沿着切缝再利用倒T形开槽器将切缝进行铲切,将切缝制成倒T形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切缝宽度a≤20mm,切缝深度b≥5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干旱退化草原免耕补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倒T形开槽器包含有与切缝宽度保持一致的立杆和设置于所述立杆下端的开槽犁具,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林刘立平张英俊王强戴晓军高晓宏王志军贾俊俊邢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