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76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包括地基层、设置于地基层上的至少一个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组合式防水层、铺设于组合式防水层上的大粒径块石排水层、铺设于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上的土石混填层以及设置于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与土石混填层形成的边坡侧部上的截水型骨架,所述组合式防水层包括设置于顶部与底部的两层细粒土层、设置于两层细粒土层之间的两层防水土工布层、设置于两层防水土工布层之间的细粒土层,当多层结构数量≥2时,多层结构在地基层上由下至上逐层叠加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结构性好,整体稳定性强。整体稳定性强。整体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公路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承载路面的重要基础结构,其在使用中承受源自路面的行车荷载,必须做好设计工作,并以科学的方法施工成型,充分发挥路基的承载作用,提供安全、舒适的车辆通行环境。路基排水技术对道路的修建起着关键作用,路基排水技术的高低决定着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以及路基的稳定性等。因此,为促进我国公路的全面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对路基排水技术的研究。
[0003]目前,对于路基排水经常采用两种技术。一种是在地上、地下构筑排水设施,通过边沟、排水沟、暗沟、渗井等的协同工作,将雨水、边坡汇水、融化雪水进行引导汇聚并排出路基范围外;另一种是通过对路基自身结构进行特殊设计,在路基结构层中设置隔水层进行防渗。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在山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地域修建路基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山谷,盆地等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对于强降雨或靠近水源的填方路基工程,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路基排水问题,传统的路基排水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用于山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地域修建路基时,可能无法稳定且快速地实现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路基排水技术在山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地域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包括地基层、设置于地基层上的至少一个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组合式防水层、铺设于组合式防水层上的大粒径块石排水层、铺设于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上的土石混填层以及设置于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与土石混填层形成的边坡侧部上的截水型骨架,所述组合式防水层包括设置于顶部与底部的两层细粒土层、设置于两层细粒土层之间的两层防水土工布层、设置于两层防水土工布层之间的细粒土层,当多层结构数量≥2时,多层结构在地基层上由下至上逐层叠加设置。
[0006]可见,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组合式防水层位于一个多层结构的底部,其功能在于防止汇水进入地基或上一多层结构的土石混填层中,组合式防水层共设置三层细粒土层与两层防水土工布层,组合式防水层顶部与底部的最外层均为细粒土层,其作用在于保护组合式防水层中的两层防水土工布层;并且在两层防水土工布层中间再设置一层细粒土层,其作用在于加强防水措施的可靠性;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位于组合式防水层上部,不仅承受上部荷载,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可利用其特殊构造实现快速疏水的功能,防止路基出现整体垮踏;土石混填层作为该路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场原料,合理实现骨架

密实填料结构,承受上部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大粒径块石排水层。由此可见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结构性好,整
体稳定性强,尤其适用于山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地域,实现较好的路基排水。
[0007]进一步地,组成大粒径块石排水层的大粒径块石最大粒径≤40cm且最小粒径≥6c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大粒径块石排水层的厚度为0.5m~1m。
[0009]进一步地,单层防水土工布层的厚度为5mm。
[0010]进一步地,单层细粒土层的厚度为20cm。
[0011]进一步地,组合式防水层的厚度为60cm~100cm。
[0012]进一步地,组合式防水层、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与土石混填层的总厚度为6m~8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截水型骨架为拱形截水型浆砌片石骨架。
[0014]进一步地,拱形截水型浆砌片石骨架的坡率为1:1.25~1:1.75。
[0015]进一步地,所述细粒土层为无黏性土与黏性土构成的土层结构,所述细粒土层为黏性土质量比≤10%的土层结构。
[0016]可见,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组合式防水层位于一个多层结构的底部,其功能在于防止汇水进入地基或上一多层结构的土石混填层中,组合式防水层共设置三层细粒土层与两层防水土工布层,组合式防水层顶部与底部的最外层均为细粒土层,其作用在于保护组合式防水层中的两层防水土工布层;并且在两层防水土工布层中间再设置一层细粒土层,其作用在于加强防水措施的可靠性;大粒径块石排水层位于组合式防水层上部,不仅承受上部荷载,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可利用其特殊构造实现快速疏水的功能,防止路基出现整体垮踏;土石混填层作为该路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场原料,合理实现骨架

密实填料结构,承受上部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大粒径块石排水层。由此可见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结构性好,整体稳定性强,尤其适用于山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地域,实现较好的路基排水。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截水型骨架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组合式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0

地基层、101

组合式防水层、102

大粒径块石排水层、103

土石混填层、104

截水型骨架、201

细粒土层、202

防水土工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
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0025]本技术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关于本技术中术语和单位。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8]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层(0)、设置于地基层(0)上的至少一个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组合式防水层(101)、铺设于组合式防水层(101)上的大粒径块石排水层(102)、铺设于大粒径块石排水层(102)上的土石混填层(103)以及设置于大粒径块石排水层(102)与土石混填层(103)形成的边坡侧部的截水型骨架(104),所述组合式防水层(101)包括设置于顶部与底部的两层细粒土层(201)、设置于两层细粒土层(201)之间的两层防水土工布层(202)、设置于两层防水土工布层(202)之间的细粒土层(201),当多层结构数量≥2时,多层结构在地基层(0)上由下至上逐层叠加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组成大粒径块石排水层(102)的大粒径块石最大粒径≤40cm且最小粒径≥6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土石混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刘晖陈钒曲福友王莉李杰刘平史永康黄大伟汤凌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