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十一世纪以来,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并且,由于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复杂。随着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透明材料作为新兴材料的重要研究热点,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透明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皮肤、传感器、显示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智能窗等领域。常见的透明薄膜采用的材料大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线、石墨烯等碳基材料以及导电聚合物。但是这些材料大多成本高昂,且制备方法繁琐,很难大规模应用。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材料成本低,且能够使透明聚氨酯薄膜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
[0004]为达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1
‑
乙烯基咪唑与溴乙烷混合并加热搅拌预设时长,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丙酮,经析出、烘干得到1
‑
乙烯基
‑3‑
乙基咪唑溴盐的离子液体;将所述离子液体与乙醇混合,得到离子浸渍液;将聚氨酯溶解于由N,N
‑
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制成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制成电纺溶液,再将所述电纺溶液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成聚氨酯薄膜;将所述聚氨酯薄膜放入所述离子浸渍液中,经静置、烘干,制得透明聚氨酯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
‑
乙烯基咪唑与溴乙烷的混合摩尔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
‑
乙烯基咪唑与溴乙烷混合并加热搅拌预设时长,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丙酮”中,加热温度为70℃,搅拌时长为2h,冷却时长为1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的用量为100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析出、烘干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叶旭,张岩,李媛媛,徐岚,刘福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