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新娜专利>正文

一种桥墩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69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墩绿化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桥墩绿化浇水施肥不便、冲蚀土壤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柱状的护壁,护壁上排布有若干个种植筒,种植筒筒底固定在护壁的外壁上,护壁的内壁上上下均布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储水室,每个第一储水室与一层种植筒底部对应,每个第一储水室内圆周均布有多个与该层种植筒一一对应的分水室,分水室内的液面可维持稳定,种植筒内插有一根吸水棉棒,吸水棉棒穿透种植筒的底部插入对应的分水室内;护壁上方还设有第二储水室,第一储水室蓄满水后第二储水室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最大程度的储存雨水并持续缓慢的供给给植株,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且此浇灌方式能够避免种植筒内的土壤流失,可方便的向植株根系施肥施药。向植株根系施肥施药。向植株根系施肥施药。

A bridge pier gre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墩绿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绿化领域,具体是一种桥墩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缓解交通压力,市区内的高架越来越多,为了美化桥墩,一些地方会在桥墩上搭设架子种植一些绿植或花卉;目前一般都是一些简单的架子然后焊接一些斜向的圆筒,在筒内进行种植,种植后自然需要养护浇灌,目前一般是用水枪进行喷淋浇灌,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其一,由于桥墩数量众多,且需要360全面浇灌,人工浇灌工作量大且浪费大量水,还会造成路面积水;其二,在喷灌时,高压水流虽然能冲洗掉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的积灰,但是高压水流也会冲蚀种植容器内的土壤,造成土壤流失;其三,目前的这种种植方式无法对植株根系进行施肥施药,植株往往枯死率、病死率高,生长状态差;虽然目前一般会把桥梁的排水管导入种植架内,降雨时对植株进行浇灌,但是只能实现局部浇灌,无法浇灌到全部植株,且无法实现植株的长时间持续供水,大部分雨水还是渗流到地面,雨水利用率聊胜于无。
[0003]基于上述原因,桥墩的绿化往往养护成本高,生长效果差,需要频繁更新换种植株。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墩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的护壁(1),护壁(1)套在桥墩外,护壁(1)的外壁上以矩形阵列形式规则排布有若干个种植筒(2),种植筒(2)筒底固定在护壁(1)的外壁上,种植筒(2)外端斜向上;护壁(1)的内壁上上下均布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储水室(3),每个第一储水室(3)与一层种植筒(2)底部对应,每个第一储水室(3)内圆周均布有多个与该层种植筒(2)一一对应的分水室(4),分水室(4)底部与第一储水室(3)底部之间开有一个过水孔(5),第一储水室(3)内的水可经过水孔(5)进入分水室(4)内,种植筒(2)内插有一根吸水棉棒(6),吸水棉棒(6)穿透种植筒(2)的底部插入对应的分水室(4)内;每个分水室(4)内插有一根竖向的排气管(7),排气管(7)的上端伸出分水室(4)外,下端高于分水室(4)的底面;还包括一个环形的第二储水室(8),第二储水室(8)固定在护壁(1)上端的桥墩上,第二储水室(8)底部与最上层的第一储水室(3)顶部之间连接有一根第一下水管(9),其余的每层第一储水室(3)顶部与其上层的第一储水室(3)之间均连接有一根第二下水管(10),第二下水管(10)上端伸入第一储水室(3)内固定高度;第二储水室(8)的底部开有出水口(11),第一下水管(9)的上端与出水口(11)连通,出水口(11)下方设有一个压塞(12),压塞(12)下方安装有一个弹簧(13),每个第一储水室(3)内均装有重物块(14),每个重物块(14)均经拉绳(20)悬吊在压塞(12)下端,当重物块(14)逐渐浸入水中时,受浮力作用重物块(14)对压塞(12)的拉力减小,压塞(12)在弹簧(13)的作用下逐渐上移,当所有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新娜
申请(专利权)人:裴新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