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761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及方法,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包括反供蒸汽热源、蒸汽稳压罐、第一蒸汽压缩机、第二蒸汽压缩机、供热蒸汽管网和数据采集控制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及方法,可自适应工况地将反供蒸汽稳定提高至需求参数后并入供热蒸汽管道进行对外供汽,在回收余热资源的同时,保证供热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供热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供热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集中供热节能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供热是民生工程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供热用能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而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回收低品位能源将之合理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方向之一。
[0003]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当中的必备能源主要是热,生产用热主要由供热系统提供。供热系统以“热电厂”等供能企业作为能源输出侧,以供热管网为输送渠道,向蒸汽热用户集中供热。而某些热用户由于工艺原因存在余热锅炉产汽或者工艺乏汽等,在参数达标的时候反供至供热蒸汽母管用于自用汽或供给其他热用户使用,故称为反供蒸汽。
[0004]但是反供蒸汽的特点是流量及压力波动较大,无法稳定供应,故大多数时候无法进行有效利用,在参数不达标不能送入供热蒸汽管网的情况下,会以直接排放或冷却后排放的方式进行处理,会造成工质损失、能量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供蒸汽热源(1)、蒸汽稳压罐(2)、第一蒸汽压缩机(3)、第二蒸汽压缩机(4)、供热蒸汽管网(5)和数据采集控制中心(6);所述反供蒸汽热源(1)用于输出压力、温度、流量波动较大的余热蒸汽;所述蒸汽稳压罐(2)的输入端与反供蒸汽热源(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蒸汽稳压罐(2)用于接收从反供蒸汽热源的来汽并进行储存和稳压,吸纳系统蒸汽参数的瞬时波动;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的输入端与蒸汽稳压罐(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的输出端与供热蒸汽管网(5)的输入端及第二蒸汽压缩机(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用于将从蒸汽稳压罐(2)输送过来的余热蒸汽加压至特定压力并输送至供热蒸汽管网(5)或输送至第二蒸汽压缩机(4)作为汽源被再次加压,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由变频电机拖动;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4)的输入端分别与蒸汽稳压罐(2)的输出端和第一蒸汽压缩机(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4)的输出端与供热蒸汽管网(5)相连,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4)用于将从蒸汽稳压罐(2)输送过来的余热蒸汽或从第一蒸汽压缩机(3)加压后输送来的余热蒸汽加压至特定压力并输送至供热蒸汽管网(5),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4)由变频电机拖动;所述供热蒸汽管网(5)的输入端分别与反供蒸汽热源(1)的输出端、第一蒸汽压缩机(3)的输出端和第二蒸汽压缩机(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热蒸汽管网(5)用于接收蒸汽稳压罐(2)输出的蒸汽或第一蒸汽压缩机(3)和第二蒸汽压缩机(4)压缩后的余热蒸汽,与管网内其他热源来汽混合后输送至热用户;所述数据采集控制中心(6)用于实时采集系统测量数据后处理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动阀、变频电机等,从而智能化调控系统的运行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供蒸汽热源(1)、蒸汽稳压罐(2)、第一蒸汽压缩机(3)、第二蒸汽压缩机(4)以及供热蒸汽管网(5)之间均通过蒸汽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供蒸汽热源(1)和蒸汽稳压罐(2)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V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稳压罐(2)和供热蒸汽管网(5)之间依次连接有第十阀门(V10)和第十一阀门(V11);所述蒸汽稳压罐(2)和第一蒸汽压缩机(3)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V2),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和供热蒸汽管网(5)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五阀门(V5)和第八阀门(V8);所述蒸汽稳压罐(2)和第二蒸汽压缩机(4)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三阀门(V3)和第七阀门(V7),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和第二蒸汽压缩机(4)之间连接有第四阀门(V4),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4)和供热蒸汽管网(5)之间依次连接有第六阀门(V6)和第九阀门(V9);所述反供蒸汽热源(1)、蒸汽稳压罐(2)、第一蒸汽压缩机(3)、第二蒸汽压缩机(4)及供热蒸汽管网(5)之间的蒸汽管道上至少设置有热源出口手动阀、止回阀和电动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V1)为热源出口手动阀,所述第一阀门(V1)在正常情况保持开启状态,
在反供蒸汽热源(1)、蒸汽稳压罐(2)、或整个系统停运及需要检修时关闭;所述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第九阀门(V9)和第十一阀门(V11)均为止回阀,用于保证蒸汽单向流动;所述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第五阀门(V5)、第六阀门(V6)和第十阀门(V10)均为电动阀,用于通过阀门的启闭组合方式控制蒸汽的流向,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所述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第五阀门(V5)、第六阀门(V6)和第十阀门(V10)均与数据采集控制中心(6)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稳压罐(2)的输出端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数据采集控制中心(6)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P)、温度传感器(T)和流量传感器(F)。8.一种自适应工况的反供蒸汽加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建立反供蒸汽加压系统运行模块;步骤S2、针对步骤S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凯谢金芳裘天阅李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