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54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其中容器内装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导管、闸阀连接于浇水棒,浇水棒内端头设有握柄、铰座,铰座与下旋臂铰接,浇水棒外端头的铰座与上旋臂铰接,下旋臂、上旋臂端头设有万向轮。通过伸展上、下旋臂并由紧定螺钉固定,以底部万向轮作为支撑,操作者手握手柄可令浇水棒在蔬菜穴盘之上自由移动,同时由潜水泵输送水分令出水孔施加移动式浇水作业,借由万向轮的可变向功能可适应浇灌场地的复杂地形,并可通过折叠上、下旋臂令整体设备便于携带、维护,可替代传统浇水车以实现经济、实惠、耐用且省时省力的移动浇水功能,促进蔬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业的良性发展。业的良性发展。

A special watering device for pot seedling rai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蔬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蔬菜穴盘育苗是一种较为节能、省工、省力、效率高的育苗方式,具有节省种子和育苗场地、成本低、便于规范管理、定植不伤根、没有缓苗期、成活率高和适宜远距离运输等诸多特点和优势,苗龄能够比常规育苗节约10~20天,劳动效率提高5~7倍。其主要方式是不用土壤育苗,而是用标准穴盘盛装基质进行育苗护根,使用的基质有草炭、蛭石、珍珠岩、菇渣、锯末、炭化稻壳、沙子等,可单用,也可2~3种混用,场地可根据不同季节选用温室、大棚或临时架式的遮阳棚。
[0003]由于穴盘每穴中的基质量少,又多是干籽播种直播,装盘前需要基质拌湿、播后浇透水,夏秋育苗水分蒸发快,要小水勤浇、保持基质湿润,以利秧苗生长,但是水又不易过多,加之刚萌发的秧苗娇嫩细小,水流、水量不易过大,所以浇水对于基质穴盘育苗至关重要,特别是萌芽后生长一段时间后的中大苗浇水尤其重要;目前在大型的工厂化蔬菜穴盘基质育苗场中一般都是使用能够自动控制的行走浇水车进行秧苗补水,但是这种设施通常成本高昂、操作繁琐、故障率高,对于规模小、不是专业育苗的种植户来说投入较大,无法在小规模蔬菜穴盘中得以推广应用,令小规模穴盘中仅能通过人力时刻提握浇水装置进行作业,在穴盘行程较长的场地中,此方式费时费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用以为蔬菜穴盘基质育苗生产提供一种经济、实惠、耐用且省时省力的专用移动浇水装置,促进蔬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包括容器、潜水泵、导管、闸阀、浇水棒、握柄、多个铰座、下旋臂、上旋臂、多个万向轮。其中,所述容器内腔底部装有所述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负压端置空,其正压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所述导管管身延伸布置于所述容器外,其外端头通过所述闸阀连接于所述浇水棒,所述浇水棒棒体设有多个出水孔,其棒体靠近所述导管的内端头处分别固定设有所述握柄、所述铰座,所述铰座与所述下旋臂形成铰接连接,所述浇水棒远离所述导管的外端头处也固定设有所述铰座,并与所述上旋臂形成铰接连接,所述铰座上设有紧定螺钉,所述下旋臂、所述上旋臂的外端头皆固定设有所述万向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潜水泵通过导线依次与所述容器外部的遥控开关、电源形成导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浇水棒位于育苗床上方,所述育苗床上设有穴盘,所述浇水棒长度大于所述穴盘截面宽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旋臂,所述上旋臂数量各位两个,并分别在所述浇水棒两侧呈对称布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握柄与所述浇水棒呈平行布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紧定螺钉端头为蝴蝶螺帽或滚花螺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浇水棒、所述握柄、所述下旋臂、所述上旋臂的材质皆为轻型塑料。
[0012]进一步的,所述浇水棒、所述握柄、所述下旋臂、所述上旋臂的型材类型皆为空心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浇水棒两端铰接设置的上、下旋臂作为可折叠机构,形成针对蔬菜穴盘的移动浇水功能,通过伸展上、下旋臂并由紧定螺钉固定,以底部万向轮作为支撑,操作者手握手柄可令浇水棒在蔬菜穴盘之上自由移动,同时由潜水泵输送水分令出水孔施加移动式浇水作业,借由万向轮的可变向功能可适应浇灌场地的复杂地形,并可通过折叠上、下旋臂令整体设备便于携带、维护,由于各部件可通过常规型材加工组装制成,且操作简便、适用性好,可替代传统浇水车以实现经济、实惠、耐用且省时省力的移动浇水功能,促进蔬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示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作业状态示图;
[0018]图中:1

容器、2

潜水泵、2a

导线、3

导管、4

闸阀、5

浇水棒、5a

出水孔、6

握柄、7

铰座、7a

紧定螺钉、8

下旋臂、9

上旋臂、10

万向轮、11

遥控开关、12

电源、13

育苗床、13a

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可移动式蔬菜穴盘13a基质育苗专用浇水装置,包括容器1、潜水泵2、导管3、闸阀4、浇水棒5、握柄6、多个铰座7、下旋臂8、上旋臂9、多个万向轮10。其中容器1内腔底部装有潜水泵2,潜水泵2负压端置空,其正压端连接于导管3,导管3管身延伸布置于容器1外,其外端头通过闸阀4连接于浇水棒5,浇水棒5棒体设有多个出水孔5a,其棒体靠近导管3的内端头处分别固定设有握柄6、铰座7,铰座7与下旋臂8形成铰接连接,浇水棒5远离导管3的外端头处也固定设有铰座7,并与上旋臂9形成铰接连接,铰座7上设有紧定螺钉7a,下旋臂8、上旋臂9的外端头皆固定设有万向轮10。下旋臂8,上旋臂9数量各位两个,并分别在浇水棒5两侧呈对称布置,从而确保对浇水棒5的稳定支撑。
[0021]在初始状态下,如图3所示,通过铰座7铰接关节的旋转,将下旋臂8、上旋臂9转动折叠至贴合于浇水棒5棒身的部位,而后手拧紧定螺钉7a以确保对下旋臂8、上旋臂9的紧固稳定。此时下旋臂8、上旋臂9、浇水棒5处于相互平行的折叠状态,此状态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操作人员可轻松提住握柄6将浇水棒5带至作业场所。
[0022]在作业过程中,如图4所示,当操作人员将浇水棒5携带至育苗床13上方,此时育苗
床13上设有穴盘13a,浇水棒5的设计长度大于穴盘13a截面宽度以确保两端旋臂能支撑到地面,通过铰座7铰接关节的旋转,将下旋臂8、上旋臂9转动展开至斜向支撑状态,下旋臂8、上旋臂9对浇水棒5的斜向支撑可确保整体框架的稳定性,而后手拧紧定螺钉7a以确保对下旋臂8、上旋臂9的紧固稳定,此时即可无需时刻提住握柄6。而后启动潜水泵2工作,令其将容器1内的清水抽吸而出,并经导管3输送至闸阀4,操作人员可控制闸阀4调整水量,令适宜的水流从浇水棒5的出水孔5a朝向下方蔬菜穴盘13a滴出。此时,操作人员握住握柄6推移并随穴盘13a行程方向(如图2垂直方向)走动,令浇水棒5在万向轮10导引下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对下方的蔬菜穴盘13a实施移动浇水作业。此时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包括容器、潜水泵、导管、闸阀、浇水棒、握柄、多个铰座、下旋臂、上旋臂、多个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腔底部装有所述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负压端置空,其正压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所述导管管身延伸布置于所述容器外,其外端头通过所述闸阀连接于所述浇水棒,所述浇水棒棒体设有多个出水孔,其棒体靠近所述导管的内端头处分别固定设有所述握柄、所述铰座,所述铰座与所述下旋臂形成铰接连接,所述浇水棒远离所述导管的外端头处也固定设有所述铰座,并与所述上旋臂形成铰接连接,所述铰座上设有紧定螺钉,所述下旋臂、所述上旋臂的外端头皆固定设有所述万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育苗专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通过导线依次与所述容器外部的遥控开关、电源形成导通连接。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春熊正葵符强黄芳高绘文葛洪滨李中秀洪香娇徐宝庆张东萍陈建伟陈伟才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