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吡唑辅助配体的双核铱配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吡唑辅助配体的双核铱配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照明显示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显示技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organic light emiting diodes),OLEDs具有诸多优点,如:可以自发光不受背光源的限制、光输出率较高、光谱可调范围从红光到蓝光,能够实现全彩色显示、并且器件结构简单,可在柔性基底上制备。根据核心的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传统的OLEDs可以分为荧光类OLEDs和磷光类OLEDs。与荧光OLEDs相比(理论发光效率最高25%),有机电致磷光材料能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其理论发光量子效率可达100%,故此成为电致发光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磷光金属络合物,如铱络合物由于其重金属原子的强自旋轨道耦合(ISC)能非常有效地增强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之间的电子自旋态交叉变化,因此铱配合物作为经典的磷光材料是作为有机发光器件(OLEDs)发光层掺杂物很好的候选材料。在过去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唑辅助配体的双核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如通式(I)所示:其中,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选自如下结构的任意一种:R1‑
R
11
每次出现,独立选自H、D、氰基、硝基、CF3、Cl、Br、F、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烷基或支链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30个环原子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5至30个环原子的杂芳香基团,或这些基团的组合;虚线表示与Ir的连接位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辅助配体的双核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
11
每次出现,独立选自H、D、氰基、硝基、CF3、Cl、Br、F、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1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至10个C原子的支链烷基或支链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至10个C原子的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10个环原子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10个环原子的杂芳香基团,或这些基团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辅助配体的双核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
11
每次出现,独立选自H、D、具有1至1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被一个或多个D取代的具有1至1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具有3至10个C原子的支链烷基、被一个或多个D取代的具有3至10个C原子的支链烷基、或基团A:其中:R
12
每次出现,独立选自H、D、氰基、硝基、CF3、Cl、Br、F、具有1至10个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曦,张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追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