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现场地面凹凸不平整,工地上会有落石或杂物高空掉落,相对危险,为了保障施工顺利开展和过路行人的安全,为了防止施工建筑材料被不法分子盗取,于是便有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
[0003]传统的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通常绑在脚手架上,安装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传统的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大多使用钢架结构,使用量大,成本高,且不便于搬运,搭建,周转不便,且施工现场场地材料多,传统防护结构不便于收纳放置,占据了大量的施工空间,给施工现场带来了诸多不便,传统的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大多通过钢管和扣件组合而成,防护稳定性差,很难满足日益提高的安全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具备搭建组装便捷,搬运省力,便于收纳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搬运搭建费时费力,不利于收纳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包括主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主支撑架(1)的表面搭接有钢管(2),所述钢管(2)的表面开设有槽口(26),所述槽口(26)的内壁卡接有限位杆(20),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轮(6),所述第一滑轮(6)转动套接有第一滑杆(8),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10),所述主支撑架(1)的侧面设置有连杆组(11),所述连杆组(11)远离主支撑架(1)的一端设置有副支撑架(3),所述副支撑架(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5),所述第二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轮(7),所述第二滑轮(7)转动套接有第二滑杆(9),所述第二滑槽(5)靠近底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8),所述主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2),所述副支撑架(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3),所述主支撑架(1)的侧面通过第一滑杆(8)与连杆组(11)转动套接,所述限位杆(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凸条(22),所述限位杆(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凸杆(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11)包括第一连杆(111)和第二连杆(112),所述第一连杆(111)和第二连杆(1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