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秀杰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30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包括车体,在车体上固定设置床板,在床板的一端铰接设置腰板,再在腰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头板,当病人躺在该护理车上时,头板正对人体头部的位置,腰板正对人体背部的位置,再在床板上铺设一个床垫,然后在车体的两端对称转动设置床头板,在车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悬架,然后在悬架上呈矩形阵列转动设置有若干头部调节伸缩杆,每个头部调节伸缩杆的伸出端与头板转动连接,根据病人的使用需求,可以调节头部调节伸缩杆的伸出长度,以使头板的倾斜角度满足病人的使用需求。角度满足病人的使用需求。角度满足病人的使用需求。

An intelligent nursing car suitable for continuous nursing in w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房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4858452U的技术一种神经内科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可调节护理床,包括万向轮,下腿组件,调节组件,床板组件,挡板组件,侧挡板,地脚和侧挡板,该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手握齿轮摇杆的摇杆,顺时针转动,齿轮摇杆会带动第一双齿轮杆转动,第一双齿轮杆转动会带动两侧的第二双齿轮杆转动和第三双齿轮杆转动,第二双齿轮杆转动和第三双齿轮杆转动会带动单齿轮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单齿轮螺纹杆的螺纹杆转入螺纹孔内,使得床位下降,逆向旋转则使得床位上升,实现了床位高低的可调节,使得护工能在最合适的高度为病人进行康复按摩,通过设置挡板组件和侧挡板,能够有效地防止病人在床上翻滚时从床上掉到地下;
[0003]上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调节床位的整体高度,但是没法对病床进行分段调节,同样,现有的大多数病床均是采用对折式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病人的护理需求,其次,床体上方无法对不同病症的情况进行适配性的器械护理,可使用场景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以解决上述背景中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端铰接有腰板,所述腰板的一端铰接有头板,所述车体的两端对称转动设置有床头板,所述车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悬架,所述悬架上呈矩形阵列转动设置有若干头部调节伸缩杆,所述头部调节伸缩杆的伸出端与头板转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内部且位于腰板的下方设置有腰部调节组件,所述车体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车体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限位孔,两个所述扶手之间设置有功能板组件,所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车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部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车体内部的调节螺杆和固定设置于车体内部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腰部调节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悬架一端上的调节主架,所述调节主架的一端上转动设置有调节滚轮,所述调节滚轮与腰板滚动接触,所述调节主架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块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车体内部两侧的翻转主杆,所述翻转主杆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固定块且与翼板侧面等间距设置的若干翻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主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车体内
侧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功能板组件包括对称滑动设置于扶手上的支撑滑块,两个所述支撑滑块之间插接设置有功能基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滑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接基槽,所述卡接基槽内滑动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起落限位,所述支撑滑块的一侧插接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支撑滑块的另一侧开设有主插接孔且以主插接孔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转向插接孔,所述按压块的一端设置有起落块,所述起落块滑动设置于起落限位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功能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主插接块且位于主插接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向插接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头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延伸伸缩杆,所述延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延伸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头板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支撑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侧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平支撑孔和竖支撑孔,所述竖支撑孔位于平支撑孔的上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螺杆进行转动,既可以使得调节块在调节螺杆上进行平移,当调节块移动并通过连杆拉动调节主架围绕其与悬架的铰接点进行转动时,调节主架上较长的一端便通过调节滚轮对腰板进行顶起,使得腰板围绕其与床板的铰接处进行转动,同时,由于腰板的顶起,头板则需要处于悬空的状态才能更好地适用于病人,即,在进行腰板调节的同时,头部调节伸缩杆同时对头板进行调节,可以更好地使该护理车满足不同病人的使用需求;
[0017](2)本专利技术中,在支撑滑块的另一侧开设主插接孔且以主插接孔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转向插接孔,在功能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主插接块且位于主插接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向插接块,当功能基板与支撑滑块进行插接连接时,根据使用需求,可以调节功能基板与支撑滑块的角度,即当支撑滑块卡接于扶手上之后,功能基板可以保持与床板平行,则功能基板可以用来配合护理的病人进行工作或者进食等,如果需要护理的病人腿部有问题,则可以将功能板组件移动至床板的尾部,然后将功能基板倾斜插接设置,既可以使得病人的腿部放置于功能基板上,其次,可以配合其他康复护理器械进行使用,使用场景多,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腰部调节组件与车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翼板与翻转主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翼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功能基板与支撑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卡接块与支撑滑块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滑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功能基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延伸伸缩杆与床头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车体;10、平支撑孔;101、竖支撑孔;11、床头板;111、延伸板;112、延伸伸缩杆;12、支撑杆;14、悬架;15、头部调节伸缩杆;16、器械箱;161、拉手;17、车轮;2、床板;21、腰板;22、头板; 3、床垫;4、翼板;40、翻转块;41、扶手;410、限位孔;5、功能板组件;51、支撑滑块;510、卡接基槽;511、主插接孔;512、转向插接孔; 52、卡接块;520、起落限位;53、按压块;531、起落块;54、功能基板; 541、主插接块;542、转向插接块;6、腰部调节组件;61、调节主架; 62、调节电机;63、调节螺杆;64、调节滚轮;65、连杆;66、调节块; 7、翻转组件;71、翻转主杆;72、固定块;73、从动齿轮;74、翻转电机;75、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固定设置有床板(2),所述床板(2)的一端铰接有腰板(21),所述腰板(21)的一端铰接有头板(22),所述车体(1)的两端对称转动设置有床头板(11),所述车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悬架(14),所述悬架(14)上呈矩形阵列转动设置有若干头部调节伸缩杆(15),所述头部调节伸缩杆(15)的伸出端与头板(22)转动连接,所述车体(1)的内部且位于腰板(21)的下方设置有腰部调节组件(6),所述车体(1)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7),所述车体(1)的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翼板(4),所述翼板(4)的一侧设置有扶手(41),所述扶手(41)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限位孔(410),两个所述扶手(41)之间设置有功能板组件(5),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车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设置于车体(1)内部的调节螺杆(63)和固定设置于车体(1)内部的调节电机(62),所述调节电机(62)的输出端与调节螺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63)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块(66),所述腰部调节组件(6)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悬架(14)一端的调节主架(61),所述调节主架(6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调节滚轮(64),所述调节滚轮(64)与腰板(21)滚动接触,所述调节主架(61)的另一端上转动设置有连杆(65),所述连杆(65)远离调节主架(61)的一端与调节块(66)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病房持续护理的智能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7)包括转动设置于车体(1)内部两侧的翻转主杆(71),所述翻转主杆(71)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固定块(72),所述翼板(4)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翻转块(40),所述固定块(72)与翻转块(40)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主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秀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