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17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包括医疗服务平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所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均与医疗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通讯;所述医疗服务平台从建立通讯的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收集有关颈动脉钙化的症状特征,并根据症状特征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按照症状发生频率在症状分类后对应出频率的数值。通过构建医疗服务平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的框架,为人们日常检查提供方便,依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人们可以根据最后得到的颈动脉钙化指数判断目前身体颈动脉所处的状态,操作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专门检查,又可以保证自身的颈动脉安全。动脉安全。动脉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颈动脉硬化(颈动脉钙化)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的表现,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硬化早期首先表现为内膜

中膜增厚,然后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在此基础上出现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脱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继发血管狭窄等,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0003]日常中,人们对颈动脉硬化地感知通常是在感觉有明显症状或者在医院进行综合检查时发现,这就使得颈动脉硬化初期通常被患者错过,进而不得不进行医学治疗,但是人们也没办法间隔半年以上就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既耽误时间又耗费财力,因此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颈动脉钙化症状指数有效评价手段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包括医疗服务平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所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均与医疗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通讯;
[0008]所述医疗服务平台从建立通讯的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收集有关颈动脉钙化的症状特征,并根据症状特征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按照症状发生频率在症状分类后对应出频率的数值,过程中医疗服务平台还将发生症状特征时患者的身体动作进行记录记为患者动作记录,并根据专家终端对应专家的描述的症状特征对应的患者的身体动作状态建立症状特征理论模型,所述医疗服务平台通过症状特征理论模型与对应的患者动作记录的相似度进行拟合,这样就可以得到症状特征的身体动作修正值,所述症状特征的身体动作修正值与症状发生频率的数值的乘积即为医疗服务平台的症状特征权值;
[0009]所述患者终端的患者通过自身拍摄10

20分钟内的日常生活动作,之后将拍摄的视频发送至医疗服务平台和专家终端,所述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终端拍摄的视频与已经建立的症状特征理论模型进行相似度拟合并得出拟合值,所述专家终端的专家根据经验对拍摄的视频有关颈动脉钙化特征动作可靠性进行1

5的打分,所述打分过程的数值与症状特征权值的乘积加上拟合值即可得到颈动脉钙化指数,若所述颈动脉钙化指数小于1.2则说明患者身体在1

2年内无颈动脉钙化的概率发生,若所述颈动脉钙化指数在1.2和2.5之间,则说明患者身体在1

2年内处于颈动脉亚健康状态,这时需要调节生活规律促进身体自我
调节,若所述颈动脉钙化指数在2.5和4之间,则说明患者身体在1

2年内处于颈动脉易发状态,这时就需要间隔半年去医院检查,若所述颈动脉钙化指数大于4,则说明患者应该马上就医检查。
[0010]优选的,所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通过在医疗服务平台注册后解锁使用的权限。
[0011]优选的,所述专家终端的可靠性打分1

5从低到高代表的可靠性逐渐升高。
[0012]优选的,所述患者终端和专家终端建立数据通讯用于日常有关颈动脉钙化的健康状况交流并记录对颈动脉钙化特征分析的视频,所述患者终端从医疗机构系统或医疗服务平台内查得家终端的通讯连接方式。
[0013]优选的,所述专家终端从医疗机构系统内查看历史颈动脉钙化的诊断记录并上传与患者终端有关颈动脉钙化的交流记录和对颈动脉钙化特征分析的视频,并将自己对患者检查的有关颈动脉钙化的交流记录和对颈动脉钙化特征分析的视频上传至医疗机构系统和医疗服务平台,所述医疗服务平台根据专家终端新上传的有关颈动脉钙化的交流记录和对颈动脉钙化特征分析的视频修正症状特征理论模型。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构建医疗服务平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的框架,为人们日常检查提供方便,依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人们可以根据最后得到的颈动脉钙化指数判断目前身体颈动脉所处的状态,操作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专门检查,又可以保证自身的颈动脉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服务平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均与医疗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通讯,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通过在医疗服务平台注册后解锁使用的权限,通过在医疗服务平台上使用身份注册后,便于建立个人的颈动脉健康数据,患者在每次使用医疗服务平台时都进行历史数据更新,便于专家根据历史信息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判断,上述的历史信息由专家终端的专家选择调用;
[0021]医疗服务平台从建立通讯的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收集有关颈动脉钙化的症状特征,并根据症状特征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按照症状发生频率在症状分类后对应出频率的数值,过程中医疗服务平台还将发生症状特征时患者的身体动作进行记录记为患者动
作记录,并根据专家终端对应专家的描述的症状特征对应的患者的身体动作状态建立症状特征理论模型,得到的症状特征理论模型经过至少50名专家的确认才可以使用,这样是为了保证症状特征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医疗服务平台通过症状特征理论模型与对应的患者动作记录的相似度进行拟合,这样就可以得到症状特征的身体动作修正值,其中身体动作修正值表示医疗服务平台后台的计算机在处理患者拍摄的视频时拟合的身体症状特征点与症状特征理论模型在建立时的身体症状特征点的重合比率,由于视频是动态的,因此这里的身体动作修正值为视频时间段内去掉最高最低数值后的平均值,症状特征的身体动作修正值与症状发生频率的数值的乘积即为医疗服务平台的症状特征权值;
[0022]患者终端的患者通过自身拍摄10

20分钟内的日常生活动作,这里的10

20分钟可由患者自行确定,但拍摄时间最短不少于5分钟,在拍摄时由患者的家属进行,期间患者必须保证没有刻意调整身体活动状态,之后将拍摄的视频发送至医疗服务平台和专家终端,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终端拍摄的视频与已经建立的症状特征理论模型进行相似度拟合并得出拟合值,专家终端的专家根据经验对拍摄的视频有关颈动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动脉钙化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服务平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所述患者终端、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均与医疗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通讯;所述医疗服务平台从建立通讯的专家终端和医疗机构系统收集有关颈动脉钙化的症状特征,并根据症状特征的类型进行分类,同时按照症状发生频率在症状分类后对应出频率的数值,过程中医疗服务平台还将发生症状特征时患者的身体动作进行记录记为患者动作记录,并根据专家终端对应专家的描述的症状特征对应的患者的身体动作状态建立症状特征理论模型,所述医疗服务平台通过症状特征理论模型与对应的患者动作记录的相似度进行拟合,这样就可以得到症状特征的身体动作修正值,所述症状特征的身体动作修正值与症状发生频率的数值的乘积即为医疗服务平台的症状特征权值;所述患者终端的患者通过自身拍摄10

20分钟内的日常生活动作,之后将拍摄的视频发送至医疗服务平台和专家终端,所述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终端拍摄的视频与已经建立的症状特征理论模型进行相似度拟合并得出拟合值,所述专家终端的专家根据经验对拍摄的视频有关颈动脉钙化特征动作可靠性进行1

5的打分,所述打分过程的数值与症状特征权值的乘积加上拟合值即可得到颈动脉钙化指数,若所述颈动脉钙化指数小于1.2则说明患者身体在1

2年内无颈动脉钙化的概率发生,若所述颈动脉钙化指数在1.2和2.5之间,则说明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华黄燕张莉莉钱勇江姚海鹏冯国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