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带轧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41714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带轧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板带的形变信息和板形控制信息;基于上述形变信息和板形控制信息获取上述板带轧机的辊系不对称位置;根据上述辊系不对称位置确定目标衬板;通过上述形变信息和上述板形控制信息获取衬板调节量;基于上述衬板调节量调节上述目标衬板。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辊系不对称性对板带生产精度造成的影响。同时,采用此控制方法可以减小板带轧机在控制时辊系的调整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辊系过渡磨损,延长轧机的使用寿命。延长轧机的使用寿命。延长轧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带轧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0001]本说明书涉及机器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带轧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二级系统可通过轧机前后板形仪的板形信号,对板带轧机所搭载的板形控制装置,按照对应机型及配套设备的辊缝凸度调控域及各项板形控制技术的板形调控功效,进行相对应的板形调节。
[0003]现代轧机的板形控制技术通常采用传动侧、操作侧对称调控的控制模式,即传动侧、操作侧采用相同的控制量。在理想条件下,此种对称调控手段能够解决板形问题,实现平直板带的生产。但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存在板带对轧辊的磨损、轧辊轴承座对轧机衬板的磨损、轧辊空间切斜、轧辊空间交叉等空间问题,致使对称调控手段所依托的理想条件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带轧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板带的形变信息和板形控制信息;基于所述形变信息和板形控制信息获取所述板带轧机的辊系不对称位置;根据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确定目标衬板;通过所述形变信息和所述板形控制信息获取衬板调节量;基于所述衬板调节量调节所述目标衬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带形变信息包括板带厚度横向分布信息和板带张力横向分布信息,所述板形控制信息包括弯辊控制信息和窜辊控制信息;基于所述形变信息和板形控制信息获取所述板带轧机的辊系不对称位置,包括:根据所述板带厚度横向分布信息、所述板带张力横向分布信息、所述弯辊控制信息和所述窜辊控制信息获取辊缝调控域获取当前调控域;基于所述当前调控域和原始调控域获取目标角点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角点为在所述当前调控域和原始调控域中位移量和变化梯度最大的角点;根据所述目标角点变化信息获取所述板带轧机的辊系不对称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角点变化信息包括角点弯辊变化率和角点窜辊变化率;根据所述目标角点变化信息获取所述板带轧机的辊系不对称位置,包括:当所述角点弯辊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且角点窜辊变化率小于预设变化率的情况下,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与辊系1/2处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根据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确定目标衬板,包括:确定轧辊入口侧的上衬板和下衬板为所述目标衬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角点变化信息包括角点弯辊变化率和角点窜辊变化率;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角点变化信息获取所述板带轧机的辊系不对称位置,包括:当所述角点弯辊变化率小于预设变化率且角点窜辊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的情况下,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与传动侧或操作侧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根据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确定目标衬板,包括:在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与所述传动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的情况下,确定操作侧衬板为所述目标衬板;在所述辊系不对称位置与所述操作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的情况下,确定传动侧衬板为所述目标衬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振尧李洋龙张扬王凤琴孙连生刘森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