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玉民专利>正文

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14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沿拱棚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拱棚顶部的多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在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所述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薄膜以下并托住薄膜的托盘,托盘通过安装架与拱棚的弧形支撑杆连接。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和对应的两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相配合并联动,实现顶部通风和两侧通风同步进行,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A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grape planting arch shed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拱棚,尤其涉及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拱棚适合我国南方地区以及北方春、秋、冬季节的种植以及养殖使用,拱棚相对于高温棚而言保温性能稍低,但造价成本远低于高温棚,因此拱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也非常普遍。
[0003]拱棚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一般蔬菜而言,根据棚内蔬菜对温度的要求只需要打开拱棚两侧的塑料布进行通风即可,但是对于葡萄种植,即需要两侧通风同时还需要顶部通风,棚内顶部聚集的高温空气形成高温带,如果不及时将顶部热量排出很容易造成葡萄病虫害的发生。
[0004]拱棚两侧通风常规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将两侧的塑料布逐一掀开,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的拱棚在两侧均安装卷膜器,但是卷膜器安装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比较高,很多农户因为价格高昂,一般不会安装卷膜器。对于拱棚顶部通风,目前采用的方式比较少,有的农户会在拱棚顶部留出通风口,通风口为长条状并沿拱棚延伸方向设置,通风口处需要单独覆盖二膜,通风时需要拉开二膜。通过长条状通风口散热的方式换气量比较大,容易造成热量的过多流失。而且通风口处无法解决密封问题,通风口处雨水渗入的情况时有发生。两侧通风和顶部通风需要工人逐一进行操作,步骤繁琐,占用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0005]本申请基于申请人多年来对葡萄种植的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一种顶部间隔通风,顶部通风和两侧通风同步进行的通风散热装置,为葡萄种植的优势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专利技术内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沿拱棚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拱棚顶部的多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在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所述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薄膜以下并托住薄膜的托盘,托盘通过安装架与拱棚的弧形支撑杆连接;在托盘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薄膜,连接柱和托盘通过通孔上下贯通,密封垫套在连接柱上并压住薄膜,环形压板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并压紧密封垫;在通孔内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连杆与通孔内壁固定,升降推杆与套筒螺纹连接,升降推杆的上部与防雨罩连接;在防雨罩的外壁上转动连接套环;每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均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套环固定,另外一端与拉杆的中部固定,在拉杆上固定多根拉绳,拉绳与拉绳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薄膜侧面的下端多个部位为可掀开的开启部,每个开启部形成一个侧通风口,多个侧通风口间隔设置,开启部对应的薄膜上固定配重块;每根拉绳对应一个侧通风口,每根拉绳远离拉杆的一端从开启部对应的薄
膜的下端绕过并与拱棚的弧形支撑杆固定;同一侧相邻的两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的拉杆通过连接绳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两块安装板,托盘位于两块安装板之间并与每块安装板固定,每块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弧形滑套,两端的弧形滑套分别套在两根弧形支撑杆上,弧形滑套与弧形支撑杆的弧度相适应,在每个弧形滑套上均螺纹连接用于顶紧弧形支撑杆的顶紧螺栓。通过弧形滑套和顶紧螺栓的配合使得安装架可以在两根弧形支撑杆之间滑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安装位置,也就是换气通风位置。
[0009]优选的,在防雨罩的外壁上设有环槽,套环嵌在环槽内并可以沿环槽转动。
[0010]优选的,在套环上设有两个系绳孔,直接将牵引绳系在系绳孔上即可。
[0011]优选的,升降推杆的下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4

1.6米,可以便于人工手动操作。
[0012]优选的,为了避免弧形滑套硬性接触薄膜,在每个弧形滑套的外部均套有橡胶套。
[00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上述通风散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安装架调整至合适位置并通过顶紧螺栓将安装架固定牢固;
[0015](2)在连接柱对应的薄膜上开孔,并使连接柱穿过薄膜,密封垫套在连接柱上并压住薄膜,环形压板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并压紧密封垫;
[0016](3)人工在棚内分别转动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的升降推杆,在升降推杆的推动下防雨罩离开环形压板,拱棚内的高温空气通过通孔外排,防雨罩在上升过程中拉动与其对应的两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的牵引绳,将两侧对应的侧通风口打开;
[0017](4)反方向转动升降推杆,防雨罩回落,通孔被封堵,随着防雨罩的下降,牵引绳释放,多个侧通风口的薄膜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回落到地面上,实现侧通风口关闭。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和对应的两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相配合并联动,实现顶部通风和两侧通风同步进行;不同位置的侧通风口的开关以及风量大小调节通过不同的防雨罩联锁控制,不同位置的侧通风口可以实现单独开关、单独调节;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2、多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两两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实现了顶部间隔通风,既能实现顶部散热又避免了热量过多流失。
[0021]3、通过环形压板和密封垫的配合可以将连接柱穿出部位的薄膜压紧,实现该位置的密封,避免雨水侵入。
[0022]4、防雨罩可以避免雨水通过通孔进入棚内,既能实现通风散热又能避免雨水侵入。
[0023]5、通过弧形滑套和顶紧螺栓的配合使得安装架可以在两根弧形支撑杆之间滑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安装位置,也就是换气通风位置。
[0024]6、通过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可以同步控制多个侧通风口,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所示:
[0030]1、弧形支撑杆,2、薄膜,3、牵引绳,4、弧形滑套,5、顶紧螺栓,6、托盘,7、连接柱,8、套筒,9、密封垫,10、环形压板,11、通孔,12、升降推杆,13、连杆,14、防雨罩,15、套环,16、系绳孔,17、安装板,18、拉杆,19、拉绳,20、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2]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沿拱棚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拱棚顶部的多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在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
[0033]如图2所示,所述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薄膜2以下并托住薄膜2的托盘6,托盘6通过安装架与拱棚的弧形支撑杆1连接。在托盘6上设有连接柱7,连接柱7穿过薄膜2,连接柱7和托盘6通过通孔11上下贯通,拱棚内的高温空气可以通过通孔11外排。密封垫9套在连接柱7上并压住薄膜2,环形压板10与连接柱7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拱棚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拱棚顶部的多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在每组顶部通风散热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所述顶部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薄膜以下并托住薄膜的托盘,托盘通过安装架与拱棚的弧形支撑杆连接;在托盘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薄膜,连接柱和托盘通过通孔上下贯通,密封垫套在连接柱上并压住薄膜,环形压板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并压紧密封垫;在通孔内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连杆与通孔内壁固定,升降推杆与套筒螺纹连接,升降推杆的上部与防雨罩连接;在防雨罩的外壁上转动连接套环;每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均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套环固定,另外一端与拉杆的中部固定,在拉杆上固定多根拉绳,拉绳与拉绳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薄膜侧面的下端多个部位为可掀开的开启部,每个开启部形成一个侧通风口,多个侧通风口间隔设置,开启部对应的薄膜上固定配重块;每根拉绳对应一个侧通风口,每根拉绳远离拉杆的一端从开启部对应的薄膜的下端绕过并与拱棚的弧形支撑杆固定;同一侧相邻的两组侧面通风散热机构的拉杆通过连接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种植拱棚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两块安装板,托盘位于两块安装板之间并与每块安装板固定,每块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弧形滑套,两端的弧形滑套分别套在两根弧形支撑杆上,弧形滑套与弧形支撑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民张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高玉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