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14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其包括杆体、线盘、手杆、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通过在杆体上间隔布设的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以实现对鱼线的导向和承托,其中,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在杆体的圆周方向上呈旋向布设,其中,第一导环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5

A new type of fishing rod with rotating guide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


[0001]本技术涉及鱼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

技术介绍

[0002]鱼竿是用户在进行海钓业务时的主要操作工具,通常使用的路亚鱼竿的导环都为固定设置在鱼竿的背面,当放线时,会出现鱼竿受力不均或搭线现象,在中鱼后收线时,会容易偏竿,因此导致鱼竿的前稍断裂,导环受力不均,增加导环摩擦力,减少鱼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以通过沿鱼竿长度方向呈旋转布设的导环以提高对放线和收线过程中对鱼线的导向控制并降低鱼线的摩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其包括杆体、线盘、手杆、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
[0005]所述线盘设置在所述杆体上,所述线盘用于容纳鱼线,所述杆体的端部设置所述手杆;
[0006]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分别通过套筒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分别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0007]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自所述杆体上靠近于所述手杆的一端至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间隔布设;
[0008]所述第一导环的中轴线与所述杆体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5
°

[0009]所述第二导环的中轴线与所述杆体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60
°

[0010]所述第三导环的中轴线与所述杆体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120
°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的内径尺寸相等。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环的中轴线为所述第一导环的圆心与所述杆体的竖直截面的圆心的连线,所述第二导环的中轴线为所述第二导环的圆心与所述杆体的竖直截面的圆心的连线,所述第三导环的中轴线为所述第三导环的圆心与所述杆体的竖直截面的圆心的连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环位于所述第一导环与所述第三导环之间,所述第一导环与所述第二导环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的间距尺寸等于所述第三导环与所述第二导环沿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的间距尺寸。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杆体上间隔布设的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以实现对鱼线的导向和承托,其中,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在杆体的圆周方向上呈旋向布设,其中,第一导环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5
°
,第二导环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60
°
,第三导环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120
°
,通过以旋向间隔布设的多个导环可提高对鱼线的导向控制,以使得放线时不易打结
或中鱼后收线顺畅,并可通过在杆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旋转式布线可减小导环对鱼线的局部摩擦,增加导环和鱼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请参见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其包括杆体11、线盘12、手杆13、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
[0019]线盘12设置在杆体11上,线盘12用于容纳鱼线,杆体11的端部设置手杆13。
[0020]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分别通过套筒24与杆体11固定连接,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分别与套筒24固定连接。
[0021]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自杆体11上靠近于手杆13的一端至杆体11的另一端间隔布设,具体地,第二导环22位于第一导环21与第三导环23之间,第一导环21与第二导环22沿杆体11的轴线方向的间距尺寸等于第三导环23与第二导环22沿杆体11的轴线方向的间距尺寸,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的内径尺寸相等,由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实现对鱼线的导向。
[0022]第一导环21的中轴线与杆体11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5
°
,第二导环22的中轴线与杆体11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60
°
,第三导环23的中轴线与杆体11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120
°

[0023]第一导环21的中轴线为第一导环21的圆心与杆体11的竖直截面的圆心的连线,第二导环22的中轴线为第二导环22的圆心与杆体11的竖直截面的圆心的连线,第三导环23的中轴线为第三导环的圆心与杆体11的竖直截面的圆心的连线。
[0024]通过在杆体11上间隔布设的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以实现对鱼线的导向和承托,其中,第一导环21、第二导环22、第三导环23在杆体11的圆周方向上呈旋向布设,其中,第一导环21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5
°
,第二导环22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60
°
,第三导环23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120
°
,通过以旋向间隔布设的多个导环可提高对鱼线的导向控制,以使得放线时不易打结或中鱼后收线顺畅,并可通过在杆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旋转式布线可减小导环对鱼线的局部摩擦,增加导环和鱼线的使用寿命。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旋转导环的新型鱼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杆体、线盘、手杆、第一导环、第二导环、第三导环;所述线盘设置在所述杆体上,所述线盘用于容纳鱼线,所述杆体的端部设置所述手杆;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分别通过套筒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分别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环、所述第二导环、所述第三导环自所述杆体上靠近于所述手杆的一端至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导环的中轴线与所述杆体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5
°
;所述第二导环的中轴线与所述杆体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60
°
;所述第三导环的中轴线与所述杆体的竖直轴线的夹角为1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王满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斯柏瑞特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