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特点是:密度小(1.8g/cm3左右),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主要合金元素有铝、锌、锰、铈、钍以及少量锆或镉等。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镁铝合金,其次是镁锰合金和镁锌锆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
[0003]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0004]在传统的镁合金轮毂制造工艺中,通常需要对镁合金原料进行多次的锻造过程,因此在生产线中需要大量的液压装置,还包括其中的运输装置,但这不仅极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会增大占地面积,使生产线延长,降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以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装置(1)、第一机械手(15)、检测装置(32)、第二机械手(43)和传送装置(59);所述液压装置(1)包括下模座(2)、上模座(8)和液压缸(6);所述下模座(2)底面对称设置有支撑底板(3),支撑底板(3)为L型结构,下模座(2)表面四角位置处竖直固定有导向柱(4),导向柱(4)顶端水平固定有顶板(5);所述顶板(5)表面中心安装固定有液压缸(6),液压缸(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7),活塞杆(7)底端与上模座(8)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座(8)表面四角位置处开设有圆孔,导向柱(4)贯穿圆孔与上模座(8)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8)底面设置有转板(9),上模座(8)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1),第一转杆(11)底端与转板(9)固定连接,转板(9)底面沿环形分布有第一模头(12)、第二模头(13)和第三模头(14);所述第一模头(12)正对于下模座(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15)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6)、第一转轴(18)和支撑板(1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6)底面固定有第一固定底座(17),第一固定底座(17)安装于地面表面,第一固定底座(17)内部中心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6),第一伺服电机(16)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顶端与支撑板(1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9)表面竖直固定有支撑杆(20),支撑杆(20)顶端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1)包括横板(22)、挡板(23)和第一伸缩气缸(24);所述横板(22)水平固定于支撑杆(20)顶端侧面,横板(22)前后两侧竖直固定有挡板(23),横板(22)表面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24),第一伸缩气缸(2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25);所述调节块(25)另一侧水平固定有直线导轨(26),直线导轨(26)表面对称设置有滑动块(27),滑动块(27)与直线导轨(26)滑动连接,滑动块(27)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连接杆(28)另一端与弧形杆(29)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车轮锻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弧形杆(29)对称设置,弧形杆(29)顶面等间距设置有转轮(30),转轮(30)由橡胶材料制成,转轮(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皓,徐逸非,潘复生,刘江,蒋斌,陈玉安,何其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