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711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包括:控制算法、火灾探测模块、阻火灭火模块和通风排烟模块。所述控制算法在火灾探测、阻火灭火和通风排烟阶段均可自动决策,但调度人员可随时终止算法;所述的火灾探测模块是通过实时监测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环境参数来判定火灾是否发生和是否有人被困,控制算法根据所监测参数自动决策下一步动作;所述的阻火灭火模块采用自动防火隔断以密闭火场区域使氧气耗尽而灭火;控制算法通过探测模块确认灭火后,所述的通风排烟模块将自动开启以排出火场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快速灭火的同时充分考虑被困人员的救援,安全性更强。安全性更强。安全性更强。

A fire detection and smoke exhaust system for underground traffic convers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消防领域,具体涉及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交通转换平台是一种连接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地下构造,通常由敞开段连接数条联络通道组成。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往往是立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枢纽,交通流量较大,交通组织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会对司乘人员造成巨大生命威胁,尤其是有毒有害高温气体的无规律蔓延将严重阻碍人群安全疏散。为保障火灾情况下司乘人员的安全、高效疏散,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种专门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
[0003]专利号为201721151730.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地下交通通风排烟系统,该系统是运用于地下车库单向通道的火灾通风排烟系统,不适用于存在多通道的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并且其主体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后期的改扩建或者系统升级。
[0004]此外,专利号为20171023476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该装置是利用智能移动充气墙对隧道内火灾位置实施封闭,利用缺氧窒息原理进行灭火。该装置有考虑利用隔墙内部救援设备和救援通道对封闭空间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救援,且相关设备和通道均在充气过程中形成。但是相关设备、通道的结构尺寸比较大,统一整合在充气隔墙内不太现实,即使可行也会面临设计较为复杂、稳定性尚待验证的问题。
[0005]针对既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火灾进行探测和烟气抽排,以保证司乘人员安全高效的疏散,并且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组织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可有效抽排火灾烟气以保证司乘人员安全高效的疏散。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8]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包括:1.控制算法;2.火灾探测模块;3.阻火灭火模块;4.通风排烟模块。
[0009]所述的控制算法主要用于整个系统中各设备启闭决策,主要体现在火情探测(包括起火位置、规模、有无被困人员等)、阻火灭火和通风排烟等阶段,但是优先级低于调度人员。调度人员可在任何情况下直接中断整个系统的运行,并手动控制各个模块的运行。
[0010]所述的火灾探测模块具体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有害气体(如CO、SO2)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防爆耐火摄像头。该模块主要是通过实时温度监测和烟雾监测来判定地下交通转换平台是否发生火灾,以及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变化、烟雾浓度变化和
被困人员情况(数量和位置),用于判定发生火灾的位置、规模和是否有司乘人员被困。
[0011]进一步地,控制算法根据温度和烟雾监测数据做出火情判断,并立即向调度人员报告。所述控制算法需包含多种响应模式:立即自动启动阻火灭火模块、等待调度人员手动控制以及调度人员手动控制超时即转入自动启动阻火灭火模块。
[0012]进一步地,调度人员立即通过防爆耐火摄像头查看现场情况,确认火情和人员被困情况。若有人员被困,则调度人员须立即手动控制系统,并采取必要措施救助被困人员;若无人员被困(或有人员被困但已自行脱困),则调度人员信任系统的决策,但仍需实时监控内部情况。
[0013]所述的阻火灭火模块,主要由自动防火隔断、可开闭防火门和自动水喷雾装置构成。该模块主要用于火灾发生之后且火灾现场并无司乘人员时,对发生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实施密闭,即是关闭四个联络通道的自动防火隔断以形成密闭空间,待密闭空间内氧气消耗完毕即达到灭火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防火隔断形成过程中,自动水喷雾装置相应启动,以加快灭火速度。
[0015]进一步地,自动防火隔断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防火门,以供滞留在密闭空间的人员脱困或消防人员进入救援。
[0016]所述的通风排烟模块具体包括:内部排烟口、排烟竖井、排烟通道、诱导风机和排烟风机。该模块主要用于抽排明火熄灭后的有毒有害烟气,使得内部各项环境指标满足消防人员进入抢险的标准。
[0017]进一步地,火灾探测模块的各传感器须持续工作,各项监测数据持续发送至控制算法,控制算法实时形成火情报告。
[0018]进一步地,结合所述监测数据,调度人员根据防爆耐火摄像头的影像判定是否可以进入火场抢险。
[0019]进一步地,系统的各设备之间的通讯及供电线路需采用独立线路,并且统一放置在耐火槽盒中,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能正常运行。
[0020]进一步地,整个系统须具备两套供电模式:一是接入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监控系统的供电系统;二是配备应急不间断电源。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系统结构简单,可操作性空间较大;2)充分考虑被困人员的救援,安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火灾探测模块在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应用部位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火灾探测模块、阻火灭火模块和通风排烟模块在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应用部位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决策流程图。
[0026]附图标记:1

地下交通转换平台、2

火灾探测模块、3

阻火灭火模块、4

通风排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如图2所示,这种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日常运营过程,包括地下交通转换平台1、火灾探测模块2、3

阻火灭火模块3、通风排烟模块3。所述地下交通转换平台1包括四条联络通道:联络通道1

1、联络通道1

2、联络通道1

3和联络通道1

4;所述的火灾探测模块2包括烟雾传感器2

1、温度传感器2

2、有害气体(如CO、SO2)浓度传感器2

3、氧气浓度传感器2

4和防爆耐火摄像头2

5;所述的阻火灭火模块3包括自动防火隔断3

1、可开闭防火门3

2和自动水喷雾装置3

3;
[0029]如图3所示,所述的通风排烟模块4包括内部排烟口4

1、排烟通道4

2、诱导风机4

3、排烟风机4

4和排烟竖井4

5。
[0030]如图4所示,本系统的控制算法包括三个部分:火灾探测阶段、阻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包括控制算法、火灾探测模块、阻火灭火模块和通风排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算法在火灾探测、阻火灭火和通风排烟阶段均可自动决策,但是调度人员权限更高,可随时终止算法;所述的火灾探测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有害气体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防爆耐火摄像头,主要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环境参数的监测,用于判定火灾是否发生和是否有人被困;所述的阻火灭火模块包括自动防火隔断、可开闭防火门和水喷雾装置,主要用于密闭火场区域以使氧气耗尽而灭火;所述的通风排烟模块主要包括内部排烟口、排烟风机、诱导风机和排烟竖井,主要用于密闭火场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火灾探测及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算法主要用于整个系统中各设备启闭决策,主要体现在火情探测(包括起火位置、规模、有无被困人员等)、阻火灭火和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坚胡卫史宇光吕蒙军戴妙娴李立蒋云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运河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