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08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挡水装置、信息发布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挡水装置设于隧道出入口,日常掩藏于路面以下,极端暴雨天气时从地下垂直升起,与隧道引坡侧墙上的钢筋混凝土防撞设施形成闭合空间,阻挡隧道外路面积水进入;信息发布装置可实时发布预警警报信息,实现应急情况下交通管理和管制;智能控制系统与挡水装置、信息发布装置相连并对其进行远程智能控制,提升隧道日常运行综合管理和极端天气应急处理的时效性和智能化水平。集防洪、实时信息发布和智能控制于一体,极大地提高暴雨时城市隧道防洪能力,避免路面积水涌入淹没隧道,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An integrated device of intelligent hidden flood control facilities for urban tunnel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在极端暴雨情况下,由于降雨量已远远超出城市排水设施设计标准和城市防洪标准,往往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而地势相对较低的城市隧道一旦防洪措施不到位,极易成为泄洪场所,从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003]目前,城市隧道防洪大多采用临时摆放挡水板、堆筑沙袋坝等方式,由于多数隧道出入口附近无合适或充足的空间存放挡水板、沙袋等防洪设施,往往造成该种防洪方式时效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尤其当极端暴雨天气造成城市大范围积水而道路中断时,更是无法将防洪设施运往现场,或因水流过急无法现场作业。因此,在极端暴雨天气下,城市排水系统失效时,如何及时有效地确保城市隧道安全,防止城市隧道因雨水涌入被淹,已成为相关设计者和建设单位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0004]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情况,如何保证城市隧道的防洪安全,防止洪水倒灌,有必要对城市隧道防洪设施重新思考、设计,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目前城市隧道防洪形式单一、时效性差的现况,在极端暴雨来袭时,可快速预警并及时启动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同时还将限高设施集约化,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包括:
[0008]挡水装置,设于隧道出入口,且与隧道出入口侧端部防撞墙相适配,所述挡水装置垂直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升降以关闭或开启所述隧道出入口;
[0009]信息发布装置,设于隧道入口道上方,以实时发布交通信息和警报预警信号;
[0010]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挡水装置和信息发布装置均信号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挡水装置升降和控制所述信息发布装置发布信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挡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地面下的掩藏模块、掩藏在所述掩藏模块内并可升降的挡水板、设于所述隧道出入口两侧且与所述掩藏模块对应的Ⅰ型立柱和Ⅱ型立柱以及设于所述Ⅰ型立柱和/或Ⅱ型立柱内的升降组件;
[0012]所述Ⅰ型立柱和Ⅱ型立柱竖向设置,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挡水板传动连接,并当所述挡水板升起后,所述挡水板两侧分别与所述Ⅰ型立柱和Ⅱ型立柱密封接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掩藏模块包括用于竖向容纳所述挡水板的收纳槽、设于所述收纳槽顶端的升降口、设于所述升降口内侧壁的密封卡槽、设于所述收纳槽底部的预埋钢板以及固定在所述预埋钢板上端的减震缓冲橡胶垫。
[0014]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还包括设于其顶部的第一顶部密封胶条、第二顶部密封胶条以及设于其底部的底部密封胶条,所述第二顶部密封胶条沿所述挡水板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挡水板顶端,所述第一顶部密封胶条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部密封胶条上端,且所述第一顶部密封胶条宽度方向上成向下凹陷的弧形设置;
[0015]当所述挡水板掩藏在所述收纳槽中时,所述第一顶部密封胶条密封挡设在所述升降口上,所述第二顶部密封胶条两侧密封卡设在所述密封卡槽内,所述底部密封胶条抵设在所述减震缓冲橡胶垫上端;
[0016]当所述挡水板向上升出地面时,所述底部密封胶条密封挡设在所述升降口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Ⅰ型立柱包括设于所述Ⅰ型立柱中部的钢支撑件和限位钢构件、设于所述Ⅰ型立柱内部供所述挡水板升降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于所述Ⅰ型立柱中下部且可开启与关闭的蒙皮橡胶板门、设于所述Ⅰ型立柱中上部且可开启与关闭的钢板门以及设于所述Ⅰ型立柱下部的检修孔和泄水口;
[0018]所述升降组件为固定于所述Ⅰ型立柱和/或Ⅱ型立柱中部所述钢支撑件上的液压提拉杆,所述升降组件穿过限位钢构件并通过滑轮组与挡水板相连,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液压泵。
[0019]进一步地,所述挡水装置还设有检修井,且所述检修井紧邻所述Ⅰ型立柱和Ⅱ型立柱下部,所述检修井通过所述Ⅰ型立柱侧面开设的检修孔和泄水口与所述收纳槽相通,所述检修井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市政排水检查井相连。
[0020]进一步地,所述Ⅰ型立柱设于隧道进口道两侧,所述Ⅱ型立柱设于隧道出口道两侧,所述Ⅰ型立柱高于所述Ⅱ型立柱,且两个所述Ⅰ型立柱顶部与横梁组成门架结构。
[0021]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发布装置设于所述门架结构上,且所述信息发布装置包括信息发布屏、信号灯、报警灯、限高板、竖杆、横杆、阻尼转轴、电机、滑轮组和铰链;
[0022]所述信息发布屏、信号灯和报警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杆设于所述横梁下方,
[0023]所述限高板通过多组竖杆安装在横杆上,所述竖杆顶部与横杆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限高板可绕横杆旋转摆动,所述横杆通过滑轮组和铰链与固定于所述横梁下部的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横杆在所述Ⅰ型立柱的导轨内升降。
[0024]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还设有禁令标志,Ⅰ型立柱上还设有限高高度标尺,所述禁令标志和限高高度标尺均采用铝合金板和V类微棱镜型大角度反光膜制成。
[0025]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监测组件、视频监控组件和控制系统;
[0026]监测组件包括液位计、挡水板位置传感器和升降组件状态传感器;
[0027]视频监控组件包括若干沿隧道轴向分部的摄像头;
[0028]控制系统将现场采集到的水位信息、挡水板状态信息进行研判,发出或解除控制信号给信息发布装置和挡水装置,信息发布屏发布或取消警告信息、报警灯鸣笛,挡水板升起或下降,且控制系统采集限高板位置信息,根据需求升起或降落限高板。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应用上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
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液位计、挡水板位置传感器和升降组件状态传感器,实时采集液位计、挡水板位置传感器、升降组件状态传感器对应位置的水位信息、挡板位置信息和升降组件状态信息;
[0031]2)智能控制系统将步骤1)采集的水位信息、挡水板位置信息和升降组件状态信息发送至现场电气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判断各不同位置的水位信息是否达到安全限界位置,若达到安全限界临界值则信息发布装置发布信息,先驱动隧道入口处挡水板升起,延时后驱动隧道出口处挡水板升起;
[0032]3)智能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挡水板位置信息和升降组件状态信息,判断挡水板组件上升是否已完成,若完成则停止;
[0033]4)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不同位置的水位信息,判断水位是否已退至安全限界位置以下,如达到则发出下降指令,先驱动隧道出口处挡水板下降,延时后驱动隧道入口处挡水板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装置(1),设于隧道出入口,且与隧道出入口侧端部防撞墙相适配,所述挡水装置(1)垂直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升降以关闭或开启所述隧道出入口;信息发布装置(2),设于隧道入口道上方,以实时发布交通信息和警报预警信号;智能控制系统(3),所述挡水装置(1)和信息发布装置(2)均信号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3),所述智能控制系统(3)用于控制所述挡水装置(1)升降和控制所述信息发布装置(2)发布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装置(1)包括设于所述隧道出入口地面下的掩藏模块(8)、掩藏在所述掩藏模块(8)内并可升降的挡水板(5)、设于所述隧道出入口两侧且与所述掩藏模块(8)对应的Ⅰ型立柱(6)和Ⅱ型立柱(7)以及设于所述Ⅰ型立柱(6)和/或Ⅱ型立柱(7)内的升降组件(9);所述Ⅰ型立柱(6)和Ⅱ型立柱(7)竖向设置,所述升降组件(9)与所述挡水板(5)传动连接,并当所述挡水板(5)升起后,所述挡水板(5)两侧分别与所述Ⅰ型立柱(6)和Ⅱ型立柱(7)密封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藏模块(8)包括用于竖向容纳所述挡水板(5)的收纳槽(8

1)、设于所述收纳槽(8

1)顶端的升降口(8

2)、设于所述升降口(8

2)内侧壁的密封卡槽(8

3)、设于所述收纳槽(8

1)底部的预埋钢板(8

3)以及固定在所述预埋钢板(8

3)上端的减震缓冲橡胶垫(8

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5)还包括设于其顶部的第一顶部密封胶条(5

1)、第二顶部密封胶条(5

2)以及设于其底部的底部密封胶条(5

3),所述第二顶部密封胶条(5

2)沿所述挡水板(5)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挡水板(5)顶端,所述第一顶部密封胶条(5

1)固定在所述第二顶部密封胶条(5

2)上端,且所述第一顶部密封胶条(5

1)宽度方向上成向下凹陷的弧形设置;当所述挡水板(5)掩藏在所述收纳槽(8

1)中时,所述第一顶部密封胶条(5

1)密封挡设在所述升降口(8

2)上,所述第二顶部密封胶条(5

2)两侧密封卡设在所述密封卡槽(8

3)内,所述底部密封胶条(5

3)抵设在所述减震缓冲橡胶垫(8

4)上端;当所述挡水板(5)向上升出地面时,所述底部密封胶条(5

3)密封挡设在所述升降口(8

2)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型立柱(6)包括设于所述Ⅰ型立柱(6)中部的钢支撑件(6

1)和限位钢构件(6

2)、设于所述Ⅰ型立柱(6)内部供所述挡水板(5)升降的第一导轨(6

3)和第二导轨(6

5)、设于所述Ⅰ型立柱(6)中下部且可开启与关闭的蒙皮橡胶板门(6

4)、设于所述Ⅰ型立柱(6)中上部且可开启与关闭的钢板门(6

6)以及设于所述Ⅰ型立柱(6)下部的检修孔(6

7)和泄水口(6

8);所述升降组件(9)为固定于所述Ⅰ型立柱(6)和/或Ⅱ型立柱(7)中部所述钢支撑件(6

1)上的液压提拉杆,所述升降组件(9)穿过限位钢构件(6

2)并通过滑轮组(11)与挡水板(5)相连,所述升降组件(9)连接液压泵(1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装置(1)还设有检修井(12),且所述检修井(12)紧邻所述Ⅰ型立柱(6)和Ⅱ型立柱(7)下部,所述检修井(12)通过所述Ⅰ型立柱(6)侧面开设的检修孔(6

7)和泄水口(6

8)与所述收纳
槽(8

1)相通,所述检修井(12)底部设有排污管(13),所述排污管(13)与市政排水检查井相连。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隧道智能掩藏式防洪设施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型立柱(6)设于隧道进口道两侧,所述Ⅱ型立柱(7)设于隧道出口道两侧,所述Ⅰ型立柱(6)高于所述Ⅱ型立柱(7),且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乔建伟崔亚新王亮李永鹏唐军张国栋欧阳葵王云坡王净铂杨磊杨波梁立明段京奎侯圣春孟科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