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924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涉及箱式变电站领域,包括变电站本体,所述变电站本体包括外壳、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设有通风窗口,所述底座的一侧对称设有进风管,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连接管,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挡雨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风组件将外接的风从进风管处送入连接管处,再通过出风口向连接管的周围输送冷风,由于连接管位与底座的中心位置处,从而使冷风从中间向外侧发散,同时配合通风窗口从而使电性设备散热时更均匀,保证了电性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性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性设备的使用寿命。

A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box type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今的电气领域内,诸如预装式变电站、预制舱等户外用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多数方法采用自然通风与强制风冷相结合以实现降低设备温度,保障正常运行;
[0003]传统的箱式变电站虽然在侧面预留有通风口,但是因为其内部电性设备分布较多,且电性设备件互相遮挡,导致散热不均匀,如此看来仅仅通过侧面的通风口是不够的,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该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通过吸风组件将外接的风从进风管处送入连接管处,再通过出风口向连接管的周围输送冷风,由于连接管位与底座的中心位置处,从而使冷风从中间向外侧发散,同时配合通风窗口从而使电性设备散热时更均匀。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变电站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变电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1)包括外壳(2)、底座(3)和顶盖(4),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有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上方设有顶盖(4),所述外壳(2)的两侧对称设有通风窗口(5),所述底座(3)的一侧对称设有进风管(6),所述底座(3)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连接管(7),所述顶盖(4)的一侧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有挡雨罩(8),所述连接管(7)的下端通过管道与进风管(6)连通,所述进风管(6)处设有吸风组件,所述连接管(7)上设有多组出风口(9),所述出风口(9)处设有吸湿棉板(10),所述吸湿棉板(10)上设有通孔,所述外壳(2)内壁靠近通风窗口(5)的位置处设有除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口(5)包括通风框(11)、转轴(12)、挡板(13)和调节组件,所述通风框(11)贯穿设置在外壳(2)的两侧,所述通风框(11)上等间距转动安装有多组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固定设有挡板(13),多组所述挡板(13)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转动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14)、铰接座(15)、连接轴(16)、安装槽(17)和固定轴(18),位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元启曾克俭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