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根专利>正文

新型数码遥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59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数码遥控开关,主要解决机械开关需手动触摸、性能单一、使用寿命短、易拉弧的问题。它包括信号接收电路1、译码电路2和供电电路6,所述译码电路2的输出端和所述供电电路6的输入端之间并接有驱动控制电路3、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和无触点开关执行电路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无接触、分路独立遥控电器,可进行独立调光、调速、调功,独立定时和独立开闭照明及电器。任意组合数码,各码间无干扰和重叠,可组合为任意路开关。它具有安全、卫生、节电、使用方便的优点,此外,其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不会拉弧,消灭了火灾隐患。(*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触点遥控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的照明、电扇等电器开关主要是手动触摸式机械开关,此种开关性能单一,使用寿命短。若开关受潮,手触摸时有可能会引起触电或断路。此外机械式开关经长期开闭易产生拉弧,致使引发火灾隐患。《CMOS集成电路实用电路集微电子技术应用丛书》411页公开了一种16路遥控器和《精选家用电子制作电路300例》306页公开了一种四通道16组态的遥控开关。但该遥控开关接收灵敏度低、抗干扰性能差,组合可控工作单一,且互相影响,无独立工作性和无扩展性,即无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有电器开关手动触摸、性能单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数码遥控开关,其在上述集成电路基础上做了重新设计,完善了外围结构电路,使其工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可扩展任意路,各分路之间互为独立开间,各组工作程序互不影响,除了开关功能外,对电器可实现调光、调速、调功和定时。本技术技术方案新型数码遥控开关,包括信号接收电路1、译码电路2和供电电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电路2的输出端和所述供电电路6的输入端之间并接有驱动控制电路3、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和无触点开关执行电路5。所述信号接收电路1中包含接收信号检测电路1-1和接收信号控制电路1-2。所述信号接收电路1由电容C2输入信号,经电阻R5、R6和电容C3选频送至集成块IC1。所述驱动控制电路3包含驱动控制电路3-1、驱动控制电路3-2驱动控制电路3-3,各电路分别独立与译码电路集成块IC2输出端联接。根据译码电路2的输出情况可增减驱动控制电路3的路数。所述信号接收检测电路的电阻R8、二级管D1和电容C4连接在集成块IC1上,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8相联接,另一端与二级管D1的负极和电容C4相接于集成块IC1上。所述信号接收控制电路1-2的晶体管BG2和BG3的集电极相接于VDD线,晶体管BG2的基极与集成块IC1相接并经电容C7入地,晶体管BG3的基极经电容C9、电阻R9和旁路电阻R10入地,晶体管BG2、BG3的发射极分别经电容C8和电容C10接地并经电阻R10与集成块IC1联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3-1以集成块IC3为主体,设两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和执行电路,一组晶体管BG5的发射极串接发光管LED2、电阻R21、晶闸管TRC1和负载RD1;另一组晶体管BG6的发射极串接发光管LED3、电阻R22、晶闸管TRC2和负载RD2;晶体管BG5和BG6的基极分别与集成块IC3联接,集电极均联接在VDD线上。所述驱动控制电路3-2以集成块IC4为主体,二极管D2-D12和电阻R27-R37串连后并接于集成块IC4;电容C15-C17、晶体管BG7、发光管LED4、二极管D2、晶闸管TRC3和负载RD3组成调光、调速、调功电路,其晶体管BG7的基极与并接电阻R27-R37联接,并经旁路与电容C15、发光管LED4、电阻R25、晶闸管TRC3和负载RD3串接,电容C15另一端与晶体管BG7的发射极联接,电容C17的一端与晶闸管TRC3联接,另一端与二级管D2、电阻R24和电阻R23串接于晶闸管TRC2上。所述驱动控制电路3-3以集成块IC5为主体,由电容C11-C14、电阻R17-R19、晶体管BG4和集成块IC5组成,定时电路晶体管BG4的发射极和基极分别经电容C11、C12与集成块IC2联接,经旁路电阻17接地,其集电极与电阻R18、R19串接于集成块IC5;发光管LED5电阻R26、晶闸管TRC4和负载RD组成该电路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和无触点开关执行电路。工作原理在接收信号电路中,由于R5、R6、C3的选通,使IC1、JT、C5、C6同步工作,IC1同步工作与否,与R5、R6、C3、JT、C5、C6有直接关系,且IC1的输出又与接收信号检测电路和接收信号控制电路直接关系。IC1正常有信号时,接收信号控制电路决定IC1的输出。接收信号控制电路工作时,IC1被允许输出8421码,送到IC2。接收信号控制电路不工作时,IC1无输出,这样就达到了控制接收信号的目的。信号由IC2送入IC3由IC3工作,并锁定执行,信号由IC2送入IC4由IC4工作锁定执行调光、调速、调功,信号由IC2送入C11、C12、R17、R18、R19、R20、C13、C14、IC5锁定执行定时。本技术有益效果可以无接触、分路独立遥控电器,可进行独立调光、调速、调功,独立定时和独立开闭照明及电器。任意组合数码,各码间无干扰和重叠,可组合为任意路开关。它具有安全、卫生、节电、使用方便的优点,此外,其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不会拉弧,消灭了火灾隐患。附图说明以下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框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技术由接收信号电路1、译码电路2、驱动电路3、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无触点开关执行电路5和供电电路6组成。接收信号电路1以集成块IC1为主体,其上联接了同步接收电路、接收信号检测电路1-1和接收信号控制电路1-2。接收信号电路1的元件包括红外接收管PH、电阻R1-R10、电容C1-C10、晶体管GB1、GB3和晶振JT。PH接收到信号后由C1、BG1、C2、R5、R6、C3送到IC1。IC1、JT、C5、C6、R8、D8、R7、C1检测,处理由PH送入的信号正确与否,正确时,送信号给由C7、BG2、C9、BG3,由BG3控制IC1,输出8421码,并送至IC2进行译码;不正确时,C7、BG2、C9、BG3无信号处理,IC1输出端无码输出。遥控传送采用红外双频信号,它比传统的脉冲码抗干扰性能强且结构简单。译码电路2以集成块IC2为主体,其上联接了电阻R12-R16和发光管LED1。信号由IC1送至的8421码经IC2处理后,分别送至IC3、IC4、IC5~ICn,译码正确与否,由LED1、R16信号指示,正确时LED1不亮,错误和无信号译码时,LED1发光指示,表示无译码信号输出。驱动控制电路3,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开关)3-1、驱动控制电路(调光、调速、调功)3-2和驱动控制电路(定时)3-3,它可根据IC2的输出信号增减驱动电路的路数,即驱动控制电路3-n。驱动控制电路3以IC3、IC4、IC5为主体,其它元件还包括C11-C14、R17-R20、BG4,该电路构成独立驱动控制。驱动控制电路3-1通过其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和执行电路5控制电器开关,工作过程如下信号由IC2指令IC3,IC3再分别输出到由BG5、LED2、R21、TRC1、RD1组成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和执行电路5,和由BG6、LED3、R22、TRC2、RD2组成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和执行电路5。各分路工作与否,由IC2指令决定。RD1工作时,BG5、LED2、R21组成工作状态指示发光管亮、控制晶闸管TRC1接通负载,使RD1工作。关闭时,BG5、LED2、R21组成工作状态指示发光管不亮,晶闸管无控制信号,晶闸管关断,使RD不工作。驱动控制电路3-2的集成块IC4上并联二级管D2-D12和电阻R27-R37,在R27-R37的并联端联接调光、调速、调功电路,其由C15、BG7、LED4、R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数码遥控开关,包括信号接收电路(1)、译码电路(2)和供电电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电路(2)的输出端和所述供电电路(6)的输入端之间并接有驱动控制电路(3)、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和无触点开关执行电路(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根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