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659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头,导管前端设有两个球囊,两个球囊之间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给药孔,导管内腔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三个通道分别为球囊扩充通道、注药通道和导丝通道,导管的前端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导丝牵引腔,连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球囊扩充通道连通两个球囊,第二接口通过注药通道连通给药孔,第三接口连通导丝通道。本专利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能够使两个球囊膨胀将血管内病变处隔离成密闭空间,然后通过注药通道注入药物并经给药孔释放至该密闭空间,从而实现对病变处进行局部给药,而且给药量可以精准控制。量可以精准控制。量可以精准控制。

A series double balloon drug deli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医疗过程中,为了治疗患者体内的局部病变,经常需要对患者全身给药(口服、注射等),这些药物对病变部位起到疗效的同时,对患者身体其他器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也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而且给药过程中流经病变部位的药物过少,也会大大降低疗效,导致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球囊导管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球囊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通过血管引入人体内对病变处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通过球囊导管介入给药可以实现对患者病变处进行局部给药,现有的球囊导管介入给药系统,药物一般是喷涂在球囊表面,通过将球囊导管介入体内并移动至病变处,然后使球囊扩充贴近病变位置进行给药,这种方式难以做到精准给药,而且球囊移动过程中也会使药物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病变处进行局部精准给药的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本技术任务通过下列三种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4]技术方案一:
[0005]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头,导管上靠近前端的部位沿导管轴向间隔套设两个球囊,两个球囊之间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给药孔,导管内腔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球囊扩充通道、注药通道和导丝通道,导管的前端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导丝牵引腔,连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球囊扩充通道连通两个球囊,第二接口通过注药通道连通所述给药孔,第三接口连通导丝通道。
[0006]优选,所述导管和/或所述球囊上设有显影标记环,显影标记环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或两个显影标记环以确定对应球囊的位置及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中间或球囊内靠近所述给药孔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两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两端部锥体和柱体交界处的两个分模线位置。
[0007]优选,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还包括定位电极和信号转换接头,定位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定位电极相互绝缘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并分别通过电极连接线连接信号转换接头。
[0008]技术方案二:
[0009]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头,导管上靠近前端的部位沿导管轴向间隔套设两个球囊,两个球囊之间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给药孔,导管内腔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球囊扩充通道、注药通道和导丝通道,导管的前端设有
连通导丝通道的导丝牵引腔,连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球囊扩充通道连通两个球囊,第二接口通过注药通道连通所述给药孔,所述球囊与连接头之间的导管外壁上靠近球囊的近端还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侧孔。
[0010]优选,所述导管和/或所述球囊上设有显影标记环,显影标记环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或两个显影标记环以确定对应球囊的位置及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中间或球囊内靠近所述给药孔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两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两端部锥体和柱体交界处的两个分模线位置。
[0011]优选,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还包括定位电极和信号转换接头,定位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定位电极相互绝缘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并分别通过电极连接线连接信号转换接头。
[0012]技术方案三:
[0013]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头,导管上靠近前端的部位沿导管轴向间隔套设两个球囊,两个球囊之间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给药孔,导管内腔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球囊扩充通道、注药通道和导丝通道,导管的前端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导丝牵引腔,连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球囊扩充通道连通两个球囊,第二接口通过注药通道连通所述给药孔,第三接口连通导丝通道,所述球囊与连接头之间的导管外壁上靠近球囊的近端还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侧孔。
[0014]优选,所述导管和/或所述球囊上设有显影标记环,显影标记环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或两个显影标记环以确定对应球囊的位置及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中间或球囊内靠近所述给药孔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两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两端部锥体和柱体交界处的两个分模线位置。
[0015]优选,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还包括定位电极和信号转换接头,定位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定位电极相互绝缘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并分别通过电极连接线连接信号转换接头。
[00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使用时将导管介入体内并移动至病变处,使给药孔正对病变外置,此时两个球囊分别位于病变位置的两侧,先通过第一接口向两个球囊内填充液体或气体使球囊膨胀并与血管壁贴合,此时两个球囊与血管壁之前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然后通过第二接口向注药通道内注入药物,药物经给药孔释放至该密闭空间,从而实现对病变处进行局部给药,而且给药量可以精准控制;该给药系统不仅可以使用在冠脉介入、颅内、外周介入等血管内介入的给药场合,也可用于气道、肠道等非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场合。其中技术方案一,通过在接头上设置连通导丝通道的第三接口,更加适用病变位置较浅的应用场景,使用时导丝尾端通过第三接口引出体外,具有易于交换导丝、跟踪性好、推送力好等优点;其中技术方案二,通过在导管侧壁设置侧孔,更加适用病变位置较深的应用场景,使用时可以使导丝尾端经导管侧壁的侧孔引出,能够缩短导丝长度,方便术者操作,节省时间;其中技术方案三,既在接头上设置连通导丝通道的第三接口,又在导管侧壁设置侧孔,从而使本技术方案对病变位置较浅或较深的应用场景都适用,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应用。而且,技术方案二和技术方案三中,通过设置侧孔,当导丝抽出后可以保持血管内血流通畅,不会因球囊扩张而阻断血管内的血流。另外,为了确定导管、球囊及给药孔的位置,本专利也给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在导管和/或球囊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显影标记环,显影标记环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有多种方式,既可以设置在导管上,也可以设置在球囊上,通过X射线照射显示显影标记环的位置,根据已知位置特征,术者可以轻松确定导管、球囊及给药孔的位置;另一种是通过导管上靠近给药孔处设置定位电极,将位于体外的信号转换接头接入三维显影系统,能够利用三维系统在无X射线照射的情况下,实时获取各个定位电极在体内血管中的三维位置,根据已知位置特征,术者可以轻松确定导管、球囊及给药孔的位置,从而能够代替X射线显影,同时,本专利间隔配置了至少两组定位电极,能够在操作时通过相邻电极之前的阻抗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头,导管上靠近前端的部位沿导管轴向间隔套设两个球囊,两个球囊之间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给药孔,导管内腔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球囊扩充通道、注药通道和导丝通道,导管的前端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导丝牵引腔,连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球囊扩充通道连通两个球囊,第二接口通过注药通道连通所述给药孔,第三接口连通导丝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和/或所述球囊上设有显影标记环,显影标记环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或两个显影标记环以确定对应球囊的位置及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一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中间或球囊内靠近所述给药孔位置,如果每个球囊对应设有两个显影标记环,则显影标记环位于球囊两端部锥体和柱体交界处的两个分模线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电极和信号转换接头,定位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定位电极相互绝缘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给药孔的位置,并分别通过电极连接线连接信号转换接头。4.一种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头,导管上靠近前端的部位沿导管轴向间隔套设两个球囊,两个球囊之间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给药孔,导管内腔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分别为球囊扩充通道、注药通道和导丝通道,导管的前端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导丝牵引腔,连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球囊扩充通道连通两个球囊,第二接口通过注药通道连通所述给药孔,所述球囊与连接头之间的导管外壁上靠近球囊的近端还设有连通导丝通道的侧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双球囊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和/或所述球囊上设有显影标记环,显影标记环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勇刘志忠罗建方王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脉腾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