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簧片组件及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动簧片组件及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应用于大电流的使用场景时,温升要求较高,采用较薄单簧片会存在温升不达标的问题,采用较厚单簧片则会存在反力大的问题,因此产生了一种多片簧片叠加的继电器,多片簧片叠加可以增加导电面积以满足温升要求且比直接增加厚度的簧片反力小。但是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由于叠加后的叠片簧片前后端完全固定,继电器吸合时,各叠片簧片折弯处变形量都不相同,各叠片簧片之间会有应力产生,导致叠片簧片的应力增大,进而可能导致继电器无法完全吸合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簧片组件及继电器,以解决继电器吸合时,叠片动簧片组件应力增大,以致继电器无法完全吸合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簧片组件,包括:
[0006]衔铁;
[0007]动触点;以及 >[0008]至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簧片组件,应用于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衔铁(21);动触点(22);以及至少两片动簧片(23),各所述动簧片(23)的一端固接在所述衔铁(21)上,各所述动簧片(23)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动触点(22)上,相邻两片所述动簧片(23)沿一端至另一端方向上的至少部分区域之间具有间隙(24),且所述动触点(22)可相对于所述衔铁(21)发生预设位移以使相邻两片所述动簧片(23)之间完全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簧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23)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31)、第二弯折部(232)及第三弯折部(233);所述第一弯折部(231)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衔铁(21),所述第三弯折部(233)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动触点(22),相邻两片所述动簧片(23)的所述第一弯折部(231)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32)连接处的弯折位置错开设置且相邻两片所述动簧片(23)的所述第二弯折部(232)与所述第三弯折部(233)连接处的弯折位置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簧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片所述动簧片(23)的所述第一弯折部(231)贴合设置且相邻两片所述动簧片(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欣洋,韦鹏升,侯杰,莫豪,刘晓冬,廖浩宇,陈志权,陈仁富,易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