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垫片和涂布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38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布垫片和涂布模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涂布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垫片本体上设有第一流道,以及与第一流道彼此隔离设置的第二流道;垫片本体的同一侧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以及外凸设置的外凸部,且外凸部上设有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涂布垫片,通过在垫片本体上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在垫片本体的外凸部上设有与第二流到连通的第二出料口,使得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能够同时涂布出不同厚度的浆料,减少经由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流出的两种浆料的互溶,进而利于提高涂布效果。进而利于提高涂布效果。进而利于提高涂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布垫片和涂布模头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涂布垫片。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涂布垫片的涂布模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正极片进行涂布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陶瓷互溶问题。常温状态下,正极浆料与陶瓷浆料无互溶,但在使用涂布烘箱对涂布后的浆料进行烘烤时,陶瓷浆料与正极浆料的交界处会形成较大的表面张力差,导致陶瓷浆料流向正极浆料从而形成互溶,进而对电芯容量及安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0003]为降低正极浆料和陶瓷浆料互溶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分体式涂陶瓷机构,陶瓷浆料由分体式喷头进行涂布,同时降低陶瓷涂层的厚度,在互溶发生前使陶瓷浆料提前烘干。第二种是增大涂布机烘箱进出风量,在互溶发生前使陶瓷浆料提前烘干。但两种方式的涂布成本较高,且涂布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涂布垫片,以减少浆料的互溶,并提高涂布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上设有第一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流道彼此隔离设置的第二流道;
[0007]所述垫片本体的同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以及外凸设置的外凸部,且所述外凸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流道的两侧;
[0009]所述外凸部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贯通所述垫片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形成于所述垫片本体的其一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料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面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出料端呈外扩状。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4~0.6μ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垫片本体的厚度为0.65~0.95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垫片本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技术所述的涂布垫片,通过在垫片本体上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在垫片本体的外凸部上设有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使得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能够同时涂布出不同厚度的浆料,减少经由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流出的两种浆料的互溶,进而利于提高涂布效果。
[0019]此外,第一流道贯通垫片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便于提高经由第一出料口流出浆料的涂布效率。第二流道形成于垫片本体的其一表面,利于减小第二流道的容积,从而利于进一步降低由第二出料口流出浆料的涂布厚度。将第二出料口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流道的流通面积,有利于提高浆料从第二出料口流出的速度。
[0020]另外,将第一出料口和/或第二出料口的出料端外扩设置,有利于提高浆料流出的稳定性。将外凸部的高度设为40~60μm,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利于减少由第二出料口流出浆料的厚度。
[0021]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和下模头,还包括夹置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的如上所述的涂布垫片。
[0022]本技术的涂布模头,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涂布垫片,能够减少涂布后浆料的互溶,而提高涂布效果,同时还利于提高涂布后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涂布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的一种视角下的放大图;
[0026]图3为图1中A处的另一种视角下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垫片本体;101、折弯部;102、第一流道;1021、第一出料口;103、第二流道;1031、第二出料口;104、外凸部;10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涂布垫片,包括垫片本体1,垫片本体1上设有第一流道102,以及与第一流道102彼此隔离设置的第二流道103。垫片本体1的同一侧设有与第一流道102连通的第一出料口1021,以及外凸设置的外凸部104,且外凸部104上设有与第二流道103连通的第二出料口1031。
[0034]本实施例的涂布垫片,通过在垫片本体1上设置第一流道102和第二流道103,且在垫片本体1的外凸部104上设有与第二流到连通的第二出料口1031,使得第一出料口1021和
第二出料口1031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能够同时涂布出不同厚度的浆料,减少经由第一出料口1021和第二出料口1031流出的两种浆料的互溶,进而利于提高涂布效果。
[0035]基于上述的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涂布垫片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垫片本体1整体为一侧形成有开口的框状结构,垫片本体1的中部形成有第一流道102,第一流道102贯通垫片本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两个上述的第二流道103对称布置与第一流道102的两侧。
[0036]具体的,由图1所示,垫片本体1整体呈U形,而在垫片本体1上侧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垫片本体1中部延伸设置的折弯部101,两个折弯部101的端部之间构成上述的开口,而该开口为上述的第一出料口1021。进入第一流道102内的正极浆料经由第一出料口1021涂布在箔材上。
[0037]而两个第二流道103形成于垫片本体1的其一表面。参照图1中示出的,第二流道103形成于垫片本体1的上表面,第二流道103的形状随折弯部101形状设置,使得第二流道103整体呈横卧的“L”形。两个第二出料口1031对称布置于第一出料口1021的两侧。相对于第二出料口1031,流入第二流道103另一端的陶瓷浆料能够经由第二出料口1031涂布在箔材上。
[0038]具体实施时,正极浆料用于在箔材上涂布形成极片区,陶瓷浆料用于在箔材上涂布形成极耳区。其中,正极浆料和陶瓷浆料的具体成分可参照现有技术,而除了采用陶瓷浆料涂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垫片,包括垫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上设有第一流道(102),以及与所述第一流道(102)彼此隔离设置的第二流道(103);所述垫片本体(1)的同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102)连通的第一出料口(1021),以及外凸设置的外凸部(104),且所述外凸部(10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流道(103)连通的第二出料口(10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103)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流道(102)的两侧;所述外凸部(104)和所述第二出料口(1031)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02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02)贯通所述垫片本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宁韩恒珏李恩光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