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28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包括至少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的围护柱体;所述围护柱体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一装饰面;所述第一装饰面包括沿着所述围护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罗马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将装饰面在预制构件预制时一体形成在围护柱体上,结合围护柱体内部空腔,使预制构件集装饰、保温及围护为一体,降低造价,减轻预制构件重量,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现场安装效率和质量,解决了高层建筑外立面具有复杂装饰造型需求的问题。求的问题。求的问题。

Decorative enclosure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于100m且具有复杂装饰线条的高层建筑,建筑立面线条不适合采用人造板材。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围护墙施工好后挂铝板,多道施工工序导致施工周期加长,且铝板的抗变形能力不足,防水密封性差且成本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缩短施工周期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包括至少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的围护柱体;
[0005]所述围护柱体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一装饰面;所述第一装饰面包括沿着所述围护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罗马线条。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凸出有钢筋。
[0007]优选地,所述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为预制装饰柱。
[0008]优选地,所述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包括间隔相对的两个所述围护柱体、两个横梁;
[0009]一所述横梁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围护柱体的上端之间,另一所述横梁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围护柱体的下端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横梁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二连接面和第二装饰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同向且相接;所述第二装饰面与所述第一装饰面同向且相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凸出有钢筋。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装饰面为光滑的平整面,或者包括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横向延伸的罗马线条。
[0013]优选地,所述横梁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
[0014]优选地,所述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为预制飘窗。
[0015]优选地,所述围护柱体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相配合的企口。
[0016]优选地,所述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保温材料。
[0017]本技术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将装饰面在预制构件预制时一体形成在围护柱体上,结合围护柱体内部空腔,使预制构件集装饰、保温及围护为一体,降低造价,减轻预制构件重量,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现场安装效率和质量,解决了高层建筑外立面具有复杂装饰造型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预制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所示预制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包括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100的围护柱体10。
[0025]围护柱体10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一连接面11和第一装饰面12。其中,第一连接面11用于该围护柱体10与墙体连接,使得围护柱体10连接在墙体的外侧,作为装饰柱。第一装饰面12包括沿着围护柱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罗马线条;罗马线条在第一装饰面12上的设置,使得该围护柱体形成罗马柱结构,作为预制装饰柱。
[0026]可以理解地,第一装饰面12除罗马线条外,还可包括其他具有设定形状、图案的线条。
[0027]围护柱体10内部空腔100的设置,减少了围护柱体10的重量,还具有保温作用。空腔100内进一步还可填充XPS(挤塑聚苯乙烯)等保温材料,提高保温效果。
[0028]围护柱体10在制备时,先将钢筋(包括钢筋笼、横纵交错的钢筋和/或钢筋网片)放置于具有环形腔的模具内,环形腔的至少一内表面设置为具有罗马线条模形,往环形腔内浇筑混凝土,固化后脱模,得到具有第一装饰面12的且中空的围护柱体10,围护柱体10上的与第一装饰面12相背的表面形成第一连接面11。
[0029]第一连接面11可为位于围护柱体10一侧的平面,围护柱体10的其他相接的侧面均形成第一装饰面12,第一装饰面12与第一连接面11相接。
[0030]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装饰面12可包括平整的主面121、对称连接在主面121至少一侧的弧形面122、过渡连接在主面121和弧形面122之间的垂直面123。根据实际要求,主面121一侧或两侧的弧形面122和垂直面123分别为一个或以上。
[0031]为了便于围护柱体10的连接,围护柱体10的第一连接面11上凸出有钢筋111。根据围护柱体10的连接面积,只在第一连接面11的上侧凸出有钢筋111,或者整个第一连接面11均凸出有钢筋111。第一连接面11上凸出的钢筋111由围护柱体10内埋设的钢筋的端部凸出形成。
[003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围护柱体10的顶面和底面还设有相配合的企口。企口包括凸出在围护柱体10的顶面上的台阶101、在围护柱体10底面上内凹的凹槽102。围护柱体10通过顶面的台阶101与上方的另一围护柱体10底面的凹槽102配合,围护柱体10底面的凹槽102与位于其下方的另一围护柱体10顶面的台阶101配合,通过凹凸配合实现上下预制构件之间的精准对接。
[0033]如图3、4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包括间隔相对
的两个围护柱体10、相隔相对的两个横梁20。
[0034]一横梁20一体连接在两个围护柱体10的上端之间,另一横梁20一体连接在两个围护柱体10的下端之间,使得该实施例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为预制飘窗。
[0035]该实施例中的围护柱体10结构可参考上述图1所示的围护柱体10,不同于上述图1、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是:包括两个围护柱体10和两个横梁20,各件一体相接形成飘窗结构。
[0036]具体地,两个围护柱体10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100。围护柱体10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一连接面11和第一装饰面12。其中,第一连接面11用于该围护柱体10与墙体连接,第一装饰面12包括沿着围护柱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罗马线条;罗马线条在第一装饰面12上的设置,使得围护柱体10形成罗马柱结构。
[0037]第一连接面11可为位于围护柱体10一侧的平面,围护柱体10的其他相接的侧面均形成第一装饰面12,第一装饰面12与第一连接面11相接。
[0038]同理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围护柱体10,参考图2,第一装饰面12可包括平整的主面121、对称连接在主面121至少一侧的弧形面122、过渡连接在主面121和弧形面122之间的垂直面123。根据实际要求,主面121一侧或两侧的弧形面122和垂直面123分别为一个或以上。
[0039]围护柱体10内部空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内部具有空腔的围护柱体;所述围护柱体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一装饰面;所述第一装饰面包括沿着所述围护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罗马线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凸出有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为预制装饰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包括间隔相对的两个所述围护柱体、两个横梁;一所述横梁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围护柱体的上端之间,另一所述横梁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围护柱体的下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围护一体化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一体形成有相背的第二连接面和第二装饰面;所述第二连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杰罗为军钱俊韦翠梅曾锋王元媛施立伟林碧恒蒋峰李晏盟廖绍东梁乘玮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