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27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表面设置有线束本体,顶板内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的顶部均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与线束本体相抵,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内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紧固螺栓、第一圆杆、第二圆杆、辅助板和弧形板等结构,可以通过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的相向移动带动辅助板移动,进而通过辅助板对线束本体夹持,并配合紧固螺栓的作用,可以对线束本体进一步的夹持固定,提高对线束本体的夹持效果,进而提高对线束本体的耐压检测准确性。线束本体的耐压检测准确性。线束本体的耐压检测准确性。

A clamping device for voltage resista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在制造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线束,需要对用到的线束进行耐压测试,测试时将耐压测试装置的电笔搭接线束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需要对线束夹持,而现有的线束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只是通过单一的螺钉进行固定,线束的固定效果有限,会使线束容易脱落,会造成检测结果浮动较大,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线束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只是通过单一的螺钉进行固定,线束的固定效果有限,会使线束容易脱落,会造成检测结果浮动较大的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有线束本体,所述顶板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表面设置有线束本体(7),所述顶板(2)内开设有通槽(19),所述通槽(19)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杆(14)和第二圆杆(15),所述第一圆杆(14)和第二圆杆(15)的顶部均设置有辅助板(20),所述辅助板(20)与线束本体(7)相抵,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内开设有滑槽(10),所述第一圆杆(14)和第二圆杆(15)的底部均延伸至滑槽(10)内,所述底板(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侧面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延伸至限位板(8)内并与限位板(8)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螺纹杆(9)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套(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耐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16)与螺纹杆(9)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16)的表面设置有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梅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协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