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627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包括机体和四个动力臂,以及每个动力臂上的螺旋桨,且每个动力臂分别位于机体外壁两侧,机体内设置有内置防护巡查装置,内置防护巡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前端设置有摄像头,靠近摄像头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壳体外壁下侧设置在机体外壁上表面,且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防护盖,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可以在无人机的机头快要撞到物体时,可自动将摄像头收回机体内,并保护起来,防止摄像头出现损坏,影响工作进度,且安装方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用价值。实用价值。

A patrol system of UHV power grid based on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无人机巡查的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0003]在如今现有的无人机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1407703.8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本体、螺旋桨、支脚和控制器,所述本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摄像头,本体的两侧安装有动力臂,所述动力臂对称分布在本体的两侧,动力臂一端的上部转动连接着螺旋桨,动力臂一端的下部固连有支板,所述本体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号圆槽,该装置虽然实现了巡查功能,但是由于操作员的操作不当或者失误,机头很容易出现碰撞现象,从而机头位置的摄像头出现损坏,影响工作进度。
[0004]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内置防护巡查装置,从而可以在无人机的机头快要撞到物体时,可自动将摄像头收回机体内,并保护起来,防止摄像头出现损坏,影响工作进度,且安装方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包括机体和四个动力臂,以及每个动力臂上的螺旋桨,且每个所述动力臂分别位于机体外壁两侧,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内置防护巡查装置,所述内置防护巡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机体内壁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前端设置有摄像头,靠近所述摄像头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的壳体与机体内壁上侧相互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壳体外壁下侧设置在机体外壁上表面,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防护盖。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外壁下侧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尾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且信号接收器的壳体与机体侧壁相互连接。
[0010]进一步的,靠近所述信号接收器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器之间呈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外壁下侧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设在机体内壁下表面一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壁下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电源盒。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通过内置防护巡查装置,实现了可以在无人机的机头快要撞到物体时,可自动将摄像头收回机体内,并保护起来,防止摄像头出现损坏,影响工作进度,且安装方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无人机的远程无线信号控制,达到地对空的巡查模式,通过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摄像头稳定的前后线性移动。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机体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机体;11、动力臂;12、螺旋桨;2、内置防护巡查装置;21、支撑架;22、电动推杆;23、摄像头;24、位移传感器;25、控制器;26、电机;27、防护盖;28、限位滑块;29、限位滑槽;3、支撑脚架;4、移动电源盒;5、信号接收器;6、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包括机体1和四个动力臂11,以及每个动力臂11上的螺旋桨12,且每个所述动力臂11分别位于机体1外壁两侧,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内置防护巡查装置2,所述内置防护巡查装置2包括支撑架21,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机体1内壁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电动推杆22,所述电动推杆22前端设置有摄像头23,靠近所述摄像头23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4,且位移传感器24的壳体与机体1内壁上侧相互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24电性连接有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电性连接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壳体外壁下侧设置在机体1外壁上表面,且所述电机26的输出端设置有防护盖27。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电动推杆22与控制器25之间呈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25,实现了对电动推杆22的控制,所述摄像头23外壁下侧设置有限位滑块28,所述限位滑块28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槽29,且限位滑槽29设在机体1内壁下表面一侧,通过限位滑块28和限位滑槽29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摄像头23稳定的前后线性移动,所述机体1内壁下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移动电源盒4,通过移动电源盒4,实现了对电源的提供。
[0027]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4,所述机体1外壁下侧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架3,通过支撑脚架3,实现了对机体1的支撑,避免无人机落地的时候,机体1与地面接触,所述机体1尾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5,且信号接收器5的壳体与机体1侧壁相互连接,靠近所述信号接收器5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6,通过信号发射器6和信号接收器5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无人机的远程无线信号控制,达到地对空的巡查模式。
[0028]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29]首先将无人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各个器件是否存在损坏,在确保无损坏后,通过遥控器控制无人机起飞,进行巡查作业,若操作员操作不当,导致无人机的机头要与墙体碰撞的时候,位移传感器24检测超过安全距离,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5,随之控制器25控制电动推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包括机体(1)和四个动力臂(11),以及每个动力臂(11)上的螺旋桨(12),且每个所述动力臂(11)分别位于机体(1)外壁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内置防护巡查装置(2),所述内置防护巡查装置(2)包括支撑架(21),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机体(1)内壁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支撑架(21)上设置有电动推杆(22),所述电动推杆(22)前端设置有摄像头(23),靠近所述摄像头(23)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4),且位移传感器(24)的壳体与机体(1)内壁上侧相互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24)电性连接有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电性连接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壳体外壁下侧设置在机体(1)外壁上表面,且所述电机(26)的输出端设置有防护盖(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特高压电网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辰诺张伟利徐海波牛兆鑫苗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建昌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