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17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本体,还包括高温报警器,所述高温报警器连接有温感探头,温感探头与艾灸盒本体的底部相接触,所述艾灸盒本体包括盒体和底盖,盒体的顶部设有温度调节单元,所述底盖安装在盒体的底部;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开设在盒体顶部的多个进气孔,温度调节单元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盒体顶部的转盖,所述转盖的顶部开设有进气通槽,且随着转盖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高温报警器和温感探头可以在患者被艾灸皮肤出温度高于警示温度时发出警报以提示工作人员,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温度调节单元来降低艾条燃烧时产生的温度,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在艾灸过程中被烫伤。艾灸过程中被烫伤。艾灸过程中被烫伤。

A moxibus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艾灸辅助设备
,特别是一种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燃烧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的艾灸过程中是由工作人员手持燃烧的艾条或艾柱并将燃烧的一端靠近患者需要艾灸的部位以进行艾灸治疗,但是由于艾灸的时间往往较长,工作人员手持艾灸就容易出现手臂酸疼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因此人们设计了各种艾灸装置来辅助艾灸的进行,使用这些艾灸装置后就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手持这艾条进行艾灸,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双手被解放出来。但是现有的艾灸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艾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出烟端是贴合在患者皮肤处的,且由于艾灸时间较长,在艾灸过程中患者容易睡着,因此如果艾条燃烧的较为旺盛,且患者睡着时感温能力下降而无法及时感受到灼烫的感觉,就可能导致患者被艾灸的皮肤处被烫伤。为此,如何对现有的艾灸装置进行改造,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烫伤患者,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装置。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患者被烫伤的风险,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本体,还包括高温报警器,所述高温报警器连接有温感探头,温感探头与艾灸盒本体的底部相接触,所述艾灸盒本体包括盒体和底盖,盒体的顶部设有温度调节单元,所述底盖安装在盒体的底部;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开设在盒体顶部的多个进气孔,温度调节单元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盒体顶部的转盖,所述转盖的顶部开设有进气通槽,且随着转盖的转动,进气孔能部分或全部与进气通槽相重合并连通。
[0005]上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进气孔的面积占盒体顶面面积的比例不小于百分之十。
[0006]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底盖包括盖体,且盖体的内底壁与盒体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盖体的底部开设有送烟单元,所述盖体内侧壁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送烟孔,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艾条固定杆。
[0007]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托板底部和盖体内底壁之间留有间距。
[0008]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艾条固定杆为“7”字形,且其顶部与托板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厘米。
[0009]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送烟单元包括从盖体底面中心向四周依次分布的第一送烟通腔、第二送烟通腔和第三送烟通腔,且第二送烟通腔和第三送烟通腔均以盖体底面轴心线为轴呈环形分布。
[0010]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盒体底端和盖体内底壁之间通过扣接单元相连接,所述扣接单元包括对称开设在盒体底端的两个竖槽,两个所述竖槽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横槽,两个横槽分别与两个竖槽相连通,且两个横槽以其顶部所在平面与盒体轴心线的交点为基准对称分布,还包括对称连接在盖体内侧壁上的两个卡块,所述卡块的宽度小于竖槽的宽度,且卡块与横槽为间隙配合。
[0011]前述的艾灸装置中,还包括佩戴布袋,所述佩戴布袋包括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袋体,所述袋体的顶端设有袋盖,且袋体顶端和袋盖底端之间通过拉链或搭扣进行闭合连接,使得贴合面、袋体和袋盖之间形成能够装入盒体的固定腔,所述贴合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且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通过塑料卡扣相连接,其中第一绑带的长度可调节。
[0012]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贴合面顶部和盖体底部之间放置有防烫垫。
[0013]前述的艾灸装置中,所述的贴合面的底部中央设有送烟面,且送烟面上密布有通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温感探头能够实时监测患者被艾灸处皮肤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的警示温度后,高温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以提示艾灸工作人员,然后艾灸工作人员就会通过转动转盖带动进气通槽转动,使得与进气通槽相重合连通的进气孔减少,从而减少了盒体内的进气量以减缓艾条的燃烧速度,能够及时降低患者被艾灸处皮肤的温度,有效的防止患者在艾灸时被烫伤。
[0016]2、所述的第二送烟通腔和第三送烟通腔均以盖体底面轴心线为轴呈环形分布,再配合位于盖体底面中央处的第一送烟腔,可以均匀的将艾条燃烧产生的艾烟送至患者需要艾灸的部位,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艾灸的效果。
[0017]3、所述的佩戴布袋可以将艾灸盒本体固定在患者被艾灸的部位,从而使得在艾灸过程中,艾灸盒本体不会因为患者出现的身体动作而发生移动甚至掉落,如此就可以保证艾灸工作顺利的进行,同时使得患者可以做一些幅度不大的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艾灸治疗时的体验。
[0018]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佩戴布袋、艾灸盒本体、高温报警器和温感探头可以实现自动艾灸工作,不需要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到艾灸过程中,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2为艾灸盒本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艾灸盒本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盒体和温度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艾灸盒本体的俯视图;
[0025]图7为艾灸盒本体的仰视图;
[0026]图8为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高温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佩戴布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佩戴布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

艾灸盒本体,11

盒体,12

底盖,121

盖体,122

送烟单元,1221

第一送烟通腔,1222

第二送烟通腔,1223

第三送烟通腔,123

托板,124

送烟孔,125

固定环,126

艾条固定杆,13

温度调节单元,131

进气孔,132

转盖,133

进气通槽,2

高温报警器,3

温感探头,4

扣接单元,41

竖槽,42

横槽,43

卡块,5

佩戴布袋,51

贴合面,52

袋体,53

袋盖,54

第一绑带,55

第二绑带,56

送烟面,6

防烫垫,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报警器(2),所述高温报警器(2)连接有温感探头(3),温感探头(3)与艾灸盒本体(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艾灸盒本体(1)包括盒体(11)和底盖(12),盒体(11)的顶部设有温度调节单元(13),所述底盖(12)安装在盒体(11)的底部;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3)包括开设在盒体(11)顶部的多个进气孔(131),温度调节单元(13)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盒体(11)顶部的转盖(132),所述转盖(132)的顶部开设有进气通槽(133),且随着转盖(132)的转动,进气孔(131)能部分或全部与进气通槽(133)相重合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孔(131)的面积占盒体(11)顶面面积的比例不小于百分之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2)包括盖体(121),且盖体(121)的内底壁与盒体(1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盖体(121)的底部开设有送烟单元(122),所述盖体(121)内侧壁上设有托板(123),所述托板(12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送烟孔(124),所述托板(1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25),所述固定环(1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艾条固定杆(1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123)底部和盖体(121)内底壁之间留有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条固定杆(126)为“7”字形,且其顶部与托板(123)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烟单元(122)包括从盖体(121)底面中心向四周依次分布的第一送烟通腔(1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