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16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包括托盘,靠近所述托盘边缘端设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柱和柔性体,所述连接柱至少为2个,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托盘,所述柔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柱,所述柔性体用于固定缝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医务人员直接利用双手拿捏缝针的几率,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方便医务人员清点缝针,节约了时间;适用于医务人员缝合。适用于医务人员缝合。适用于医务人员缝合。

An anti puncture tray for suture needle in operating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手术治疗时,缝针是最常用的手术器械之一。由于缝针体积较小,而且使用频率高,在手术过程中容易遗留在患者体内,是手术重点清点的物品。现有的缝针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插入纸质或塑料针线板的针孔中,在缝针反复从针线板的针孔中拿出、插入过程中,针孔容易松动,从而使缝针从针孔中滑落,容易造成缝针丢失,不能对手术用缝针进行准确清点,需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查找遗失的缝针,浪费了人力与时间。而且现有针线板插入多个缝针之后,在取放缝针时容易扎伤医务人员,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危险性,特别是一些具有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缝针,更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性产生一定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性的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包括托盘,靠近所述托盘边缘端设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柱和柔性体,所述连接柱至少为2个,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托盘,所述柔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柱,所述柔性体用于固定缝针。
[0006]作为限定,所述连接柱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向底端延伸。
[0007]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固定槽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V”形开口朝向外侧。
[0008]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固定槽为若干,各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连接柱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9]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柔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卡肋,所述卡肋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卡肋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
[0010]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柔性体为若干,所述柔性体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槽的数量相等。
[0011]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柔性体为棉布料和医用硅胶的任意一种。
[0012]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柔性体设有若干分隔带,各所述分隔带沿所述柔性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3]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托盘底部设有阻挡条,所述阻挡条分别位于所述托盘的两端。
[0014]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连接柱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托盘的侧壁高度。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16]本技术的托盘,靠近托盘边缘端设有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柱和柔性体,连接柱至少为2个,各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托盘,柔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连接柱,
柔性体用于固定缝针;这种设置在于可以利用持针器夹持缝针,使缝针的针尖端插入柔性体内,使缝针在柔性体内固定,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持针器直接夹持缝针,用于缝合,降低了医务人员直接利用双手拿捏缝针的几率,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并且由于缝针固定在柔性体内,避免了缝针的位置固定性,方便医务人员清点缝针;综上,本技术降低了医务人员直接利用双手拿捏缝针的几率,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方便医务人员清点缝针,节约了时间;适用于医务人员缝合。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柱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柔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托盘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标注部件:1

托盘,2

连接柱,3

柔性体,4

缝针,5

固定槽,6

卡肋,7

分隔带,8

阻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
[002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如图1、图5所示,包括托盘1,靠近托盘1边缘端设有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位于托盘1内侧,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柱2和柔性体3,连接柱2和柔性体3采用无毒材料制成,连接柱2至少为2个,每个连接柱2的一端连接托盘1,连接柱2还可以和托盘1一体成型,这种设置提高了连接柱2的稳定性,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实用性;优选连接柱2的高度不大于托盘1的侧壁高度,这种设置不增加托盘1的占用面积;柔性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连接柱2,柔性体3用于固定缝针4,柔性体3可以采用医用硅胶、棉布料等制成,这种设置使柔性体3可以通过高温消毒,达到无菌状态,达到手术室的使用状态;托盘1底部设有阻挡条8,阻挡条分别位于托盘1的两端,阻挡条8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托盘1,托盘1还可以和阻挡条8一体成型,这种设置可以提高托盘1的稳定性,避免医务人员在拿捏托盘1时,防止发生滑脱,造成托盘1掉落;在使用时,首先,医务人员把缝针4的针尖插入柔性体3内,进行高温消毒,之后,在使用时打开经过消毒的包裹,医务人员通过持针器夹持缝针4的尾端,把缝针4由柔性体3内取出,进行缝合,当缝合完毕后,医务人员在通过持针器把缝针4的针尖插入柔性体3内,使缝针4固定在柔性体3内,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双手拿捏缝针4的几率,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并且缝针4在使用时由柔性体3内取出,使用完毕后固定在柔性体3内,提高了缝针4位置的固定性,方便缝针4清点,节约了时间;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节约了时间。
[0028]本实施例连接柱2的一个优选结构为,如图1、图2、图3所示,连接柱2设有固定槽5,固定槽5由连接柱2的顶端向底端延伸,这种设置使连接柱2和柔性体3连接方便;固定槽5的横截面呈“V”形,“V”形开口朝向外侧,固定槽5为多个,多个固定槽5沿连接柱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柔性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卡肋6,卡肋6的横截面呈“V”形,卡肋6与固定槽5相适配,柔性体3为多个,柔性体3的数量与固定槽5的数量相等,这种设置使连接柱2和柔性体3连接和拆卸方便,方便更换柔性体3,降低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清点时间,通过间隔设置多个柔性体3提高了高温消毒效果,并且使缝针4的稳定性增加;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降低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清点时间,提高了消毒效果,提高了缝针4的稳定性。
[0029]本实施例柔性体3的一个优选结构为,如图4所示,柔性体3设有多个分隔带7,多个分隔带7沿柔性体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分隔带7和柔性体3一体成型,这种设置把柔性体3分割成多个固定空间,每个固定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包括托盘(1),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托盘(1)边缘端设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柱(2)和柔性体(3),所述连接柱(2)至少为2个,各所述连接柱(2)的一端连接所述托盘(1),所述柔性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柱(2),所述柔性体(3)用于固定缝针(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由所述连接柱(2)的顶端向底端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5)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V”形开口朝向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5)为若干,各所述固定槽(5)沿所述连接柱(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室用缝针防扎伤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