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卡扣机构及多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05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换卡扣机构,连接旋转轴组件和泵组件,所述快换卡扣机构包括卡环,所述卡环中部开设通孔,所述卡环下端面自下而上开设两条凹槽,两条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两条所述凹槽分别有一端连通所述通孔,两条所述凹槽内各自通过一根第一旋转支撑轴活动连接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放置孔并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凹槽侧壁上开设的第二放置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多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同一设备对蠕动泵或柱塞泵的快拆快装。实现同一设备对蠕动泵或柱塞泵的快拆快装。实现同一设备对蠕动泵或柱塞泵的快拆快装。

A quick change snap mechanism and multi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换卡扣机构及多联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快换卡扣机构及多联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制药行业灌装机几乎全部采用两种泵(柱塞泵或者蠕动泵)在不同工位的形式,需要哪种泵就对应工位上的泵进行工作(或者只采用一种泵)。如果是柱塞泵结构,因为柱塞泵有转动动力和升降动力两种动力进行驱动,而现有的转动动力来自于同一动力源,但是现有的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如果同一设备在不同工位下安装两种泵,整设备的工作占有空间将会大大增加;
[0004]2.多联柱塞泵的同一动力源的结构,由于柱塞泵阀杆阀芯的安装同心度无法完美保证,所以会使得每个柱塞泵都进行动作从而带动滴液,会造成非需求状态下滴液的,以至于行程药液浪费、影响灌装线等;
[0005]3.现有的蠕动泵和柱塞泵无法完美实现快拆快装,拆装不方便也会带来无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快换卡扣机构,实现同一设备对蠕动泵或柱塞泵的快拆快装。
[0007]本技术还公开了多联泵,同一工位实现多泵的的更换,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卡扣机构,连接旋转轴组件和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卡扣机构包括卡环(1),所述卡环(1)中部开设通孔(2),所述卡环(1)下端面自下而上开设两条凹槽(3),两条所述凹槽(3)分别位于所述通孔(2)的两侧,两条所述凹槽(3)分别有一端连通所述通孔(2),两条所述凹槽(3)内各自通过一根第一旋转支撑轴(4)活动连接卡扣(5),所述卡扣(5)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放置孔(7)并连接有连接弹簧(8),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凹槽(3)侧壁上开设的第二放置孔(9)内,所述卡扣(5)远离所述弹簧(8)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6);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本体(10),所述旋转轴本体(10)下端设置嵌入式凸模轴(11),所述嵌入式凸模轴(11)下端连接有穿过所述通孔(2)的嵌入导向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卡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为蠕动泵(13)或者柱塞泵(16),所述蠕动泵(13)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嵌入式凹模孔轴(15),所述蠕动泵(13)上端面第一顶管两侧分别各自连接一根第一卡销(14),所述第一顶管位于所述通孔(2)内,所述第一顶管两侧的第一卡销(14)与所述卡扣(5)上的卡接槽(6)卡接,所述旋转轴本体(10)下端的嵌入式凸模轴(11)穿过所述通孔(2)与所述第一嵌入式凹模孔轴(15)连接;所述柱塞泵(16)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嵌入式凹模孔轴(17),所述柱塞泵(16)上端面第二顶管两侧分别各自连接一根第二卡销(18),所述第二顶管位于所述通孔(2)内,所述第二顶管两侧连接的第二卡销(18)与所述卡扣(5)上的卡接槽(6)卡接,所述旋转轴本体(10)下端的嵌入式凸模轴(11)穿过所述通孔(2)与所述第二嵌入式凹模孔轴(17)连接。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卡扣机构的多联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乾帅李宁生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