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90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包括用于固定于监测点的观测墩,观测墩顶部依次安装有下法兰盘和上法兰盘,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通过若干个上下法兰固定螺钉固定连接,上法兰盘上设置有罩体;上法兰盘上安装有电动缸固定支架、滑轨立柱支座和罩体支架,滑轨立柱支座上焊接有角钢;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通过若干个电动缸固定支背与角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观测墩用于固定安装于监测点,通过设置于观测墩上的上法兰盘安装监测设备实施户外监测,电动缸与角钢相配合实现罩体的上下运动,控制罩体与观测墩之间的闭合,上法兰盘上安装有罩体支架能够确保监测设备的安全且避免监测设备遭到外界破坏。备的安全且避免监测设备遭到外界破坏。备的安全且避免监测设备遭到外界破坏。

An outdoor monitoring intelligent observation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


[0001]本技术属于监测观测站的
,具体涉及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大坝安全认识的深入,大坝的安全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获取监测数据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大坝上需要安装监测观测站,市面上有混凝土浇筑的观测站,有砖砌的观测站,有小型的桶罩开合的观测站,均是通过玻璃隔墙或双卷帘门人工操控开启以及桶罩上下开合实现观测。
[0003]观测站自身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外界气温保持一致,因此无法自动判定风速、雨量、非法入侵的状态,判断是否符合观测条件,而是采用人为的方式去感知参数是否符合。并且观测站最佳的观测时间是深夜,由于人为的操控监测基本都在白天的实施监测,因此错过最好的观测时段。
[0004]现有观测站上升下降装置大多集成在启闭罩的外部,有的启闭罩使用纤维风琴套作为观测设备的保护罩,因此无法确保监测设备的安全且容易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解决了现有观测站无法确保监测设备的安全且容易遭到破坏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提供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其包括用于固定于监测点的观测墩,观测墩顶部依次安装有下法兰盘和上法兰盘,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通过若干个上下法兰固定螺钉固定连接,上法兰盘上设置有罩体;
[0008]上法兰盘上安装有电动缸固定支架、滑轨立柱支座和罩体支架,滑轨立柱支座上焊接有角钢;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通过若干个电动缸固定支背与角钢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设置观测墩用于固定安装于监测点,通过设置于观测墩上的上法兰盘安装监测设备实施户外监测,电动缸与角钢相配合实现罩体的上下运动,控制罩体与观测墩之间的闭合,上法兰盘上安装有罩体支架能够确保监测设备的安全且避免监测设备遭到外界破坏。
[0010]进一步地,电动缸固定支架通过若干个电动缸固定支架螺钉与上法兰盘固定连接,电动缸固定支架的中心开孔;下法兰盘底部安装有用于容置电动缸向下作业的筒体和若干个用于浇筑捣实混凝土的混凝土柱;筒体环绕设置有若干根锚固钢筋。
[0011]当电动缸上下作业时,电动缸向上能够打开罩筒体,实现罩筒体与观测墩的分离,当分离的筒体与观测墩实现闭合时,电动缸往下向筒体内运动,最终固定于筒体内部,此时筒体与观测墩闭合。
[0012]进一步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上均开设有用于配合电动缸的通孔,电动缸依次
穿过电动缸固定支架、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并向下延伸至筒体内部
[0013]进一步地,滑轨立柱支座通过若干个滑轨立柱固定螺钉与上法兰盘固定连接,角钢与滑轨固定连接,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块通过若干个固定滑轨螺钉与滑轨固定连接,滑轨与滑块的底部均与滑轨立柱支座紧密接触。
[0014]角钢与电动缸固定连接,当电动缸向上作业实施分离筒体与观测墩时,带动角钢向上作业,对罩筒体施加向上的推力,有效的帮助电动缸实现筒体与观测墩的分离,以此实施户外智能观测站的监测。
[0015]进一步地,观测墩与下法兰盘之间安装有气象设备架设立杆法兰。
[0016]气象设备架设立杆法兰用于安装气象设备,当筒体与观测墩分离对户外进行监测时,气象设备对户外天气等其他因素进行监测,避免因为户外环境较差影响监测效率和监测结果。
[0017]进一步地,罩体包括罩筒体,罩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对进入罩筒体内的风过滤的不锈钢网。
[0018]罩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用于通风,以便于户外空气进入罩筒体内部,当户外空气进入罩筒体时,通过安装于通孔处的不锈钢网对进入罩筒体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罩筒体内部损坏设备,造成损失。
[0019]进一步地,罩筒体的顶部开孔,罩筒体的内顶部安装有通风风扇,罩筒体的外顶部安装有用于防尘的防尘罩。
[0020]罩筒体的内顶部安装有通风风扇,当户外的风进入到罩筒体的内部后,通过通风风扇作业能够控制风的流速,以便于对罩筒体的内部达到设备所需要的测试环境,以此增加监测效率和准确的监测结果,通过防尘罩能够避免户外灰尘以及其他异物进入罩筒体的内部,防止损坏罩筒体的内部的监测设备,以此增加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1]进一步地,罩筒体的底部环绕设置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密封胶条。
[0022]罩筒体的底部环绕设置密封胶条,密封胶条的压缩空间为1~8mm,能够让罩体与下法兰盘充分贴合,增加罩体与下法兰盘的密封性,避免因雨水或其他异物进入罩体内部从而损坏监测设备。
[0023]进一步地,罩体支架环绕滑轨和电动缸设置,滑轨和罩体支架的厚度均为3mm。
[0024]罩体支架环绕滑轨和电动缸设置用于对滑轨和电动缸以及监测等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设备因雨水或其他异物进入罩体内部从而损坏监测设备。
[002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其有益效果为:
[0026]1、本技术设置观测墩用于固定安装于监测点,通过设置于观测墩上的下法兰盘安装监测设备实施户外监测,电动缸与角钢相配合实现罩体的上下运动,控制罩体与观测墩之间的闭合,下法兰盘上安装有罩体支架能够确保监测设备的安全且避免监测设备遭到外界破坏。
[0027]2、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均非常方便,动力机构隐藏于罩体内部,当罩体关闭后,整体结构简洁美观;同时合理的保护了动力设备与机械运动部件免遭户外风吹雨打与日晒雨淋。
[0028]3、本装置还设立了风速、气象雨量等传感与远程监控;且配备的电器控制设备能够充分有效的使用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当电子围栏感知非法入侵后,在报警的同时能够
立即关闭罩体,以此保护整个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罩体的示意图。
[0031]图3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上法兰盘的俯视图。
[0032]图4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滑轨立柱支座处的示意图。
[0033]图5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下法兰盘底部的示意图。
[0034]图6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下法兰盘的仰视图。
[0035]图7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罩体的示意图。
[0036]图8为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罩体支架的示意图。
[0037]其中,1、上下法兰固定螺钉;2、电动缸固定支架螺钉;3、混凝土柱;4、滑轨立柱固定螺钉;5、锚固钢筋;6、电动缸固定支架;7、滑轨立柱支座;8、角钢;9、滑块;10、固定滑轨螺钉;11、上法兰盘;12、防尘罩;13、通风风扇;14、罩筒体;15、电动缸固定支背;16、电动缸;17、罩体支架;18、气象设备架设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于监测点的观测墩(23),所述观测墩(23)顶部依次安装有下法兰盘(21)和上法兰盘(11),所述上法兰盘(11)和下法兰盘(21)通过若干个上下法兰固定螺钉(1)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11)上设置有罩体;所述上法兰盘(11)上安装有电动缸固定支架(6)、滑轨立柱支座(7)和罩体支架(17),所述滑轨立柱支座(7)上焊接有角钢(8);所述固定支架(6)上安装有电动缸(16),所述电动缸(16)通过若干个电动缸固定支背(15)与角钢(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固定支架(6)通过若干个电动缸固定支架螺钉(2)与上法兰盘(1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缸固定支架(6)的中心开孔;所述下法兰盘(21)底部安装有用于容置电动缸向下作业的筒体(22)和若干个用于浇筑捣实混凝土的混凝土柱(3);所述筒体(22)环绕设置有若干根锚固钢筋(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盘(11)和下法兰盘(21)上均开设有用于配合电动缸(16)的通孔,所述电动缸(16)依次穿过电动缸固定支架(6)、上法兰盘(11)和下法兰盘(21)并向下延伸至筒体(22)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监测智能观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立柱支座(7)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毅彭兵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经纬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