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83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包括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外表面背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网罩,且固定网罩位于防护服本体的腰部位置,所述固定网罩的内部靠近外端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鼓气组件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固定网罩与第一滤芯的过滤后吹入防护服本体的内部,从而便于降低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有利于缓和医护人员身体燥热的状况,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发生中暑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滤芯的过滤可避免外界空气中绝大部分病菌进入防护服本体的内侧,而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组件排出,因此可避免防护服本体内部出现鼓气的问题。问题。问题。

An antibacterial breathable med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0003]目前,对于身处传染病房内的医护人员来说,他们难以使用透气性好的防护服来保证自身的安全,现有的隔离效果强的防护服,其密封性也强因此使用此类医用防护服往往导致医护人员感到燥热,并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身着密封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很有可能出现中暑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包括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外表面背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网罩,且固定网罩位于防护服本体的腰部位置,所述固定网罩的内部靠近外端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芯,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表面背侧靠近固定网罩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吸潮垫,且吸潮垫位于防护服本体的腰腿部的位置,所述吸潮垫靠近固定网罩的两侧设置有鼓气组件,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外表面靠近袖口与脚口的位置均设置有排气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为N95型口罩滤芯。
[0008]优选的,所述鼓气组件包括收纳槽、气囊,所述收纳槽开设于防护服本体的内表面髂骨处,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于收纳槽的内侧,所述气囊的气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导管,且连接导管嵌设于吸潮垫的内侧并延伸至固定网罩的内侧,所述连接导管靠近第一滤芯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嘴,且第一气嘴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滤芯的内表面,各所述第一气嘴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连接导管靠近固定网罩内端口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嘴,各所述第二气嘴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0009]优选的,各所述第二气嘴均背对固定网罩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固定连接于防护服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套环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气口,所述固定套环的内表面对应透气口边缘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挤压胶垫,所述固定套环的外表面靠近透气口的位置开设有行程槽,所述固定套环的内表面与防护服本体的外表面对应透气口的位置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固定套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对应透气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胶
垫,所述连接环远离密封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气网罩,且透气网罩与密封胶垫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透气网罩的内侧填充有第二滤芯,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靠近透气网罩的位置设置有拨块,且拨块滑动连接于行程槽的内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滤芯为医用外科口罩滤芯。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通过使用鼓气组件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固定网罩与第一滤芯的过滤后吹入防护服本体的内部,从而便于降低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有利于缓和医护人员身体燥热的状况,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发生中暑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滤芯的过滤可避免外界空气中绝大部分病菌进入防护服本体的内侧,而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组件排出,因此可避免防护服本体内部出现鼓气的问题。
[0014](2)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在不使用鼓起组件时,为了避免外界的空气反向渗入防护服本体内部,通过滑动拨块使其带动连接环上的密封胶垫移向透气口,同时透气网罩被带动远离挤压胶垫,以便于挤压胶垫将密封胶垫稳定抵在透气孔的外侧,从而便于完成对防护服本体排气端的封堵。
[0015](3)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在固定网罩的外侧设置吸潮垫可有效避免汗液浸湿第一滤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服本体腰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套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防护服本体;101、收纳槽;102、吸潮垫;2、固定网罩;3、第一滤芯;4、连接导管;401、第一气嘴;402、第二气嘴;403、第一单向阀;404、第二单向阀;5、气囊;6、固定套环;601、透气口;602、挤压胶垫;603、行程槽;604、透气孔;7、连接环;701、密封胶垫;702、拨块;703、透气网罩;8、第二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附图1

4,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包括本体1,防护服本体1的外表面背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网罩2,且固定网罩2位于防护服本体1的腰部位置,固定网罩2的内部靠近外端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芯3,防护服本体1的内表面背侧靠近固定网罩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吸潮垫102,且吸潮垫102位于防护服本体1的腰腿部的位置,吸潮垫102靠近固定网罩2的两侧设置有鼓气组件,防护服本体1的外表面靠近袖口与脚口的位置均设置有排气组件,通过使用鼓气组件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固定网罩2与第一滤芯3的过滤后吹入防护服本体1的内部,从而便于降低防护服本体1内部的温度,有利于缓和医护人员身体燥热的状况,有利于降低医护人员发生中暑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滤芯3的过滤可避
免外界空气中绝大部分病菌进入防护服本体1的内侧,而防护服本体1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组件排出,因此可避免防护服本体1内部出现鼓气的问题,当医护人员所处环境中地面存在较多液体时,通过调节排气组件使其内部的气口被堵住,即可避免液体通过排气组件渗入防护服本体1的内侧;
[0023]此外,在固定网罩2的外侧设置吸潮垫102可有效避免汗液浸湿第一滤芯3。
[0024]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一滤芯3为N95型口罩滤芯,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N95型口罩滤芯可有效防飞沫、病毒和颗粒物,便于在规定条件下其对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的过滤能力为大于或等于95%,因此可有效降低病菌进入防护服本体1内部的可能性,并且该种滤芯较为普遍,应用成本低。
[0026]进一步的方案中,鼓气组件包括收纳槽101、气囊5,收纳槽101开设于防护服本体1的内表面髂骨处,气囊5固定连接于收纳槽101的内侧,气囊5的气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导管4,且连接导管4嵌设于吸潮垫102的内侧并延伸至固定网罩2的内侧,连接导管4靠近第一滤芯3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嘴401,且第一气嘴401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滤芯3的内表面,各第一气嘴40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403,连接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外表面背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网罩(2),且固定网罩(2)位于防护服本体(1)的腰部位置,所述固定网罩(2)的内部靠近外端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芯(3),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内表面背侧靠近固定网罩(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吸潮垫(102),且吸潮垫(102)位于防护服本体(1)的腰腿部的位置,所述吸潮垫(102)靠近固定网罩(2)的两侧设置有鼓气组件,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外表面靠近袖口与脚口的位置均设置有排气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3)为N95型口罩滤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组件包括收纳槽(101)、气囊(5),所述收纳槽(101)开设于防护服本体(1)的内表面髂骨处,所述气囊(5)固定连接于收纳槽(101)的内侧,所述气囊(5)的气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导管(4),且连接导管(4)嵌设于吸潮垫(102)的内侧并延伸至固定网罩(2)的内侧,所述连接导管(4)靠近第一滤芯(3)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嘴(401),且第一气嘴(401)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滤芯(3)的内表面,各所述第一气嘴(40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403),所述连接导管(4)靠近固定网罩(2)内端口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慧罗永芳帅爱娇
申请(专利权)人:仙桃市誉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