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83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紧密贴合的两个陶瓷基片和发热电路,布设有发热电路的陶瓷基片的外表面两端设置有大电极片和小电极片,所述大电极片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的尾端,所述小电极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的头端;所述发热电路包括位于中部的双排走线部和连接在双排走线部头尾两端的蛇形走线部,所述连接端位于头端的蛇形走线部且与小电极片导通,所述大电极片与发热电路尾端的蛇形走线部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同一个陶瓷加热片上同时以不同的功率和发热量工作,满足核酸检测设备的应用要求;通过设置大电极片便于对陶瓷加热片进行温度监控,便于陶瓷加热片的运行控制。便于陶瓷加热片的运行控制。便于陶瓷加热片的运行控制。

A kind of ceramic heating plate with double power and convenient temperatur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


[0001]本技术属于陶瓷片
,具体涉及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加热片是一种常用于小型加热设备上的加热元件,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医疗、环保等各个需要中低温加热的众多领域。现有的陶瓷加热片通常只能提供整片均匀发热,不能实现多重发热,即便有双功率发热片也依旧是通过两层绝缘的发热电路来提供整片发热,因而不能适用于一些专用设备如核酸检测设备的发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紧密贴合的两个陶瓷基片和设置在其中一个陶瓷基片内表面的发热电路,发热电路具有两个连接端且采用串联方式布设,布设有发热电路的陶瓷基片的外表面两端设置有大电极片和小电极片,所述大电极片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的尾端,所述小电极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的头端;所述发热电路包括位于中部的双排走线部和连接在双排走线部头尾两端的蛇形走线部,所述连接端位于头端的蛇形走线部且通过金属导体填料/浆料/焊料与小电极片导通,所述大电极片通过金属导体填料/浆料/焊料与发热电路尾端的蛇形走线部导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片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发热电路的双排走线部的走线由固定孔的左右两侧绕过。
[000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大电极片左右对齐,两个所述小电极片左右对齐,且大电极片与小电极片的相对端均距离陶瓷基片的两端还留有1mm的间隔。
[0008]进一步的,位于尾端的蛇形走线部的走线整体呈双叉形,所述大电极片分别对应与双叉形走线的其中一个分叉导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双排走线部的加热功率与蛇形走线部的加热功率比为1:3。
[0010]进一步的,所述蛇形走线部的加热功率为24W,所述双排走线部的加热功率为8W。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片为95%氧化铝陶瓷片,所述小电极片和大电极片均为钨电极片,所述陶瓷加热片的总厚度为1.4

1.6mm,所述陶瓷加热片的长度为105

107mm,所述陶瓷加热片的宽度为6.4

7.0mm;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为2mm左右,所述大电极片长度为14mm 且中部具有长度5mm的缺口,所述小电极片的长度为4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电路的阻值为8

10Ω。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可实现在同一个陶瓷加热片上同时以不同的功率和发热量工作,满足核酸检测设备的应用要求;通过设置大电极片便于对陶瓷加热片进行温度监控,便于陶瓷
加热片的运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陶瓷基片1、大电极片2、小电极片3、固定孔4、连接端5、双排走线部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紧密贴合的两个陶瓷基片1和设置在其中一个陶瓷基片1内表面的发热电路,发热电路具有两个连接端5且采用串联方式布设,布设有发热电路的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两端设置有大电极片2和小电极片 3,所述大电极片2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1的尾端,所述小电极片3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1的头端;
[0020]所述发热电路包括位于中部的双排走线部6和连接在双排走线部6头尾两端的蛇形走线部,头端的蛇形走线部从一个连接端5起蛇形弯折两次后向后进入陶瓷基片1中作为双排走线中的一根直至达到陶瓷基片1的尾部,位于尾端的蛇形走线部的走线整体呈双叉形,由进入陶瓷基片1尾部的走线蛇形弯折3次后形成;所述连接端5位于头端的蛇形走线部且通过金属导体填料/浆料与小电极片3导通,所述大电极片2通过金属导体填料/浆料与发热电路尾端的蛇形走线部导通,具体的,所述大电极片2分别对应与双叉形走线的其中一个分叉导通;
[0021]本实施例实现了在一个陶瓷加热片上同时以不同的功率加热,满足了核酸检测设备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大电极片2便于控温;在使用时,小电极片3用于与电源线连接,大电极片2连接温控的引线,具体的,两个大电极片2的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两个大电极片2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的引线,应用本陶瓷加热片的设备的控制器通过输出的信号来判断发热温度从而控制与小电极片3连接的电源的供电。
[0022]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陶瓷基片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发热电路的双排走线部6的走线由固定孔4的左右两侧绕过,保持陶瓷发热片的左右两侧温度均匀。
[002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大电极片2左右对齐,两个所述小电极片3左右对齐,便于加工,且大电极片2与小电极片3的相对端均距离陶瓷基片1的两端还留有1mm 的间隔,对电极片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从陶瓷加热片的侧边剐蹭受损。
[0024]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电路的阻值为8

10Ω,设计的工作电压为27V,电阻温度系数 TCR3800
±
200PPM/℃,所述双排走线部6的加热功率与蛇形走线部的加热功率比为1:3,具体的,所述蛇形走线部的加热功率为24W,所述双排走线部6的加热功率为8W,满足核酸检测设备的使用需求。
[0025]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片1为95%氧化铝陶瓷片,所述小电极片3和大电极片2均为
钨电极片,所述陶瓷加热片的总厚度为1.4

1.6mm,所述陶瓷加热片的长度为105

107mm,所述陶瓷加热片的宽度为6.4

7.0mm;所述固定孔4的直径为2mm左右,所述大电极片2 长度为14mm且中部具有长度5mm的缺口,所述小电极片3的长度为4mm。
[0026]本技术在生产时,首先在一个带有固定孔4的陶瓷基片1生坯上用钨浆印刷发热电路,之后将其与另一个带有固定孔4的陶瓷基片1用热压机高温压结,未印刷发热电路的陶瓷基片1生坯上可以在压结前预先开设与电极片对应的通孔,压结后将陶瓷加热片切割成目标尺寸后,进行烧结,之后通过导体材料连接电极片和发热电路,在装机使用前再在电极片上焊线。
[00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包括紧密贴合的两个陶瓷基片和设置在其中一个陶瓷基片内表面的发热电路,发热电路具有两个连接端且采用串联方式布设,其特征在于:布设有发热电路的陶瓷基片的外表面两端设置有大电极片和小电极片,所述大电极片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的尾端,所述小电极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陶瓷基片的头端;所述发热电路包括位于中部的双排走线部和连接在双排走线部头尾两端的蛇形走线部,所述连接端位于头端的蛇形走线部且与小电极片导通,所述大电极片与发热电路尾端的蛇形走线部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片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发热电路的双排走线部的走线由固定孔的左右两侧绕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大电极片左右对齐,两个所述小电极片左右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率便于控温的陶瓷加热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尾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茂林邓小军刘跃雷张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嵩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