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于阗专利>正文

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71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口下部设有主感应窗的水龙头本体以及内设电源装置和电磁阀的控制盒,控制盒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出水口连通水龙头出水口的进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副感应窗,主、副感应窗内的红外感应器分别连接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端,电路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装置、输出端连接电磁阀。主感应窗感应手部后出水、手离开后即停,该感应窗方便于洗手时使用;装设于水龙头本体侧面的副感应窗内装设红外感应器,伸手感应后保持出水、再次伸手感应后停止出水,该感应窗方便于要大量接水时使用;两感应窗不相互干扰,使用十分方便,提高自动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便于自动感应水龙头的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感应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具有双感应窗实现双控全 自动感应出水的水龙头。
技术介绍
传统水龙头采用手动控制出水,其使用不便,洗完手后因重复接触龙头 开关而造成手部的二次感染。为解决传统水龙头的不足,目前出现了一种感 应式自动出水的水龙头,在水龙头的出水口下部装置感应窗,伸手后龙头自 动出水,洗净后手一离开龙头自动停止出水,开关水由感应器自动完成、无 需接触水龙头,适合于供洗手的公共场所,可有效避免手部的二次感染。但 是,该结构感应自动水龙头仍有不足,当需要接水时,必须将手部长时间保 持在感应器前方,使用极其不便,且水流冲洗手部后下落,所承接的水受手部污染不卫生;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控全自动感应水 龙头,设有分别用于洗手、接水的两个不同控制方式的自动感应窗口,使用 方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口下部设有主感应窗的水龙头本体以及内设电源装置、电磁阀、出水管路的控制盒;出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出水端连通水龙头出水口的进水端,电磁阀安装在出水管路上;其特征 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的一恻面上还设有副感应窗,主、副感应窗内的红外 感应器分别连接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端,电路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装 置、输出端连接电磁阀。所述水龙头本体为顶端封闭的中空结构,电路控制板装设于水龙头本体 的内腔中;控制盒出水管路出水端与水龙头本体出水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该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端、另一端穿过水龙头中空部连接出 水口进水端。为适应人体使用习惯,副感应窗装设在水龙头本体的右侧面。 所述控制盒内的电源装置包括装有电池的电池座、交直流自动转换器, 电源釆用交直流两用。上述结构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在水龙头本体上装设有两个感应窗;位 于出水口下部的主感应窗内装设红外感应器,伸手感应后出水、手离开后即 停,该感应窗方便于洗手时使用;装设于水龙头本体侧面的副感应窗内装设 红外感应器,伸手感应后保持出水、再次伸手感应后停止出水,该感应窗方 便于要大量接水时使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只设置一个感应窗水龙头不便于 接水的问题,需要接水时,通过伸手感应副感应窗即可出水,手部不必保持 遮挡副感应窗,接水完毕后,再次伸手感应副感应窗即水;两感应窗不相互 干扰,使用十分方便,提高自动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便于自动感应水龙头 的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控制盒的构件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l、控制盒2、 可调节的进水角阀3;水龙头本体1装设于洗脸池4的面板41上,控制盒2 与进水角闽3连接隐装在洗脸池4的下部。参照图l、图4。水龙头本体l为上端封闭的中空结构,其上端装设出 水口 5,内中部固装有感应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在出水口 5的下部设有内 置红外感应器的主感应窗11,右恻面设有内置红外感应器的副感应窗12。参照图2。控制盒2由上、下盒体21、 22以及盖合于上盒体顶面的盒盖 23构成,上、下盒体21、 22内分别具有容置空间。控制盒2内装设有两端 外伸的出水管路24、用于装置电池(图中未示出)的电池座25、交直流自 动转换模块26以及设于出水管路24上的脉冲式感应电磁闽27;感应电磁阀 27控制出水管路24的通断。出水管路24安装在下盒体22中,电池座25 设于上盒体21内,交直流自动转换模块26安装在电池座25—侧的上盒体 21内。出水管路24的进水端内置过水滤网241,以避免电磁阀门堵塞,保 证过水顺畅。 参照图l、图4。进水角阀3带有手动的流量调节阀31,通过调整流量 调节阀31可十分方便地调节进水流量的大小。参照图l、图3、图4。主、副感应窗ll、 12内的红外感应器分别连接 装设于水龙头本体l内的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端,电池座两电极对应连接交直 流自动转换器的直流电两输入端,220V交流电源连接插头线连接交直流自动 转换器的交流电输入端,交直流自动转换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电路 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电路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有交流电时,由交 流电源供电,无交流电时,交直流自动转换器自动转换为电池供电,保证设 备连续供电。本技术的安装、使用方式参照图4。将进水角阀3的进水端套接 在洗脸池4下方的水源进水管上,并使进水角阀3出水端朝上;将水龙头本 体1外伸连接导线穿过面板41预留孔,并利用紧固螺栓组件将水龙头本体1 固定在洗脸池4的面板41顶面;将控制盒的出水管路24进水端套接在流量 调节阀31上;出水软管6的一端连接控制盒进水管路24的出水端、另一端 穿过面板41伸入水龙头本体1连接出水口 5;将电池正确安装在控制盒电池 座25内,对接控制盒2与水龙头本体1之间的连接导线7。外部水源通过进 水角闽3、控制盒的出水管路24、出水软管6向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 5供水, 感应电磁阀27控制出水口 5的出水与否。洗手时,出水口5下部的主感应 窗11感应到手部后自动出水,手离开后即停;需要接水时,伸手遮挡一下 水龙头本体侧面的副感应窗12,副感应窗12感应手部后保持出水,再次伸 手感应后停止出水。使用说明1、 感应距离调整,用手部或其他遮挡物,在需设定主感应窗的感应位置,对准主感应窗保持约20秒,微电脑即记忆所设定的感应距离;每次更换电池,须重新设定主感应窗的感应距离。副感应窗的感应距离固定设定在10cm左右,无需人工设定。2、 主感应窗连续使用一分钟,感应器自动关水,3、 主感应窗若用物体或人手固定位置感应连续一分钟,感应器自动关 水,且主感应窗的感应距离自动缩短,当移开物体或人手时,主感应窗的感 应距离自动恢复到原先设定的距离4、 副感应窗连续使用一分钟,感应器自动关水,5、 副感应窗若用物体或人手固定位置感应连续IO秒钟,感应器自动关 水,副感应窗失效,移开物体或人手副感应窗副感应窗恢复正常。6、 可根据实际环境,通过调节进水角阀的流量调节阀调整出水量。 主感应窗使用时,副感应窗失效;副感应窗使用时,主感应窗失效;主、副感应窗互不千扰。洗手时,手部伸至出水口下方,主感应窗马上感应出水, 手离开后自动停水。需要接水是,在感应区域伸手遮挡一下副感应窗,出水 口马上自动连续出水,承接完毕后,再次伸手遮挡一下副感应窗,出水口自 动停水。权利要求1、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口下部设有主感应窗的水龙头本体以及内设电源装置和电磁阀的控制盒,控制盒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出水口连通水龙头出水口的进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副感应窗,主、副感应窗内的红外感应器分别连接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端,电路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装置、输出端连接电磁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水龙头本体为顶端封闭的中空结构,电路控制板装设于水龙头本体的内腔中;控制盒的出水端通过软管连接水龙头出水口,软管的一端连接控制盒出 水端、另一端穿过水龙头中空部连接出水口进水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控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口下部设有主感应窗的水龙头本体以及内设电源装置和电磁阀的控制盒,控制盒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管、出水口连通水龙头出水口的进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副感应窗,主、副感应窗内的红外感应器分别连接电路控制板的控制端,电路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装置、输出端连接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于阗黄传扬颜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黄于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