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70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该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与底盖,所述底盖扣合于所述上壳底部的装配口,所述底盖边缘与所述装配口口沿的扣合处形成有槽体,所述槽体中填充有粘合剂固化形成的胶结层。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扣合处构造出槽体以及在槽体中形成粘合剂固化后的胶结层,能够有效增强上壳与底盖连接的强度,提高其抗机械应力的能力,进而有效解决由于上壳与底盖耦合可靠性问题导致蜂鸣器失效的问题。性问题导致蜂鸣器失效的问题。性问题导致蜂鸣器失效的问题。

Buzzer shell structure and buz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


[0001]本技术涉及蜂鸣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使用的蜂鸣器,其结构主要由外壳、振动板、底盖及端子结构组成。在使用过程经常反馈蜂鸣器出现失灵的问题,核实得知主要原因为蜂鸣器耦合不良导致内部接触不良;另一个原因为内部振动片反装导致引脚端短路,使得蜂鸣器不起振,以上两种原因都会导致蜂鸣器出现失效的异常现象。
[0003]因此,需要对蜂鸣器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结构的优化改进,提高蜂鸣器的外壳与底盖耦合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经过结构优化,可以消除可能导致蜂鸣器失效的结构方面的原因,进而在蜂鸣器失效时,可以直接快速锁定失效原因为内部振动片反装致使引脚端短路,免去了故障原因的排查过程,提高了对不良品的筛查、返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的蜂鸣器容易因结构变形而发生失效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与底盖,所述底盖扣合于所述上壳底部的装配口,所述底盖边缘与所述装配口口沿的扣合处形成有槽体,所述槽体中填充有粘合剂固化形成的胶结层。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胶结层完全容纳于所述槽体内部。通过本实施方式,这样便于蜂鸣器在相应设备上的安装,避免与安装结构相互干涉。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的侧面上具有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所述上壳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和/或沿所述上壳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通过本实施方式,加强筋结构主要是为了防止上壳容易受力变形,可以加强上壳的壳体局部厚度,进而加强其强度。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加强筋结构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上壳的周向上均匀分布。通过本实施方式,多个第一加强筋沿上壳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有利于保证上壳各个区域的结构强度。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加强筋结构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的一端沿上壳的轴向延伸至靠近所述装配口的口沿处。通过本实施方式,由于形变主要发生在上壳与底盖的连接处,即二者相互扣合的位置,所以优选地需要进一步保证上壳的与底盖的连接处(装配口口沿处)的结构强度,进而需要进一步保证第一加强筋的一端至少覆盖到上壳靠近装配口口沿的位置。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加强筋结构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上壳的周向连续或不连续延伸。通过本实施方式,在保持强度的前提下,第二加强筋可以不完全连续延伸,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
材料。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上壳上靠近所述装配口的口沿的位置;对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存在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上壳上靠近所述装配口的口沿的位置。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二加强筋至少具有一个,多个第二加强筋沿上壳的轴向均匀分布,提高结构强度的均匀性。同时保证靠近装配口的口沿的位置具有第二加强筋,这样针对性的提高上壳最容易发生形变的位置的强度。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的底面上还具有对应所述蜂鸣器的引脚的散热凸台,所述引脚由所述散热凸台的位置贯穿所述底盖。通过本实施方式,基于散热凸台,能够增加底盖在引脚部分的结构强度,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蜂鸣器焊接时引脚部分的散热能力,使引脚热量能快速释放。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的底面上还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通过本实施方式,定位凸台能够配合蜂鸣器安装位置处的定位结构,避免蜂鸣器安装时插装歪斜导致的焊接异常问题,稳定蜂鸣器的焊接,提高装配的可靠性。
[00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蜂鸣器,其包括上述的蜂鸣器壳体结构,进而具备其所具备的全部技术效果。
[0015]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及蜂鸣器,通过在扣合处构造出槽体以及在槽体中形成粘合剂固化后的胶结层,能够有效增强上壳与底盖连接的强度,提高其抗机械应力的能力,进而有效解决由于上壳与底盖耦合可靠性问题导致蜂鸣器失效的问题。同时,在蜂鸣器发生失效时基本可以排除外壳结构变形导致失效的可能性,从而失效原因基本可以直接指向蜂鸣器内部原件装配与电气连接的问题,进而便于对失效原因以及后续改进措施的确定。
附图说明
[0018]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9]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蜂鸣器壳体对应的蜂鸣器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2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3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0022]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0023]附图标记:
[0024]1‑
上壳,11

第一加强筋,2

底盖,21

散热凸台,22

定位凸台,3

槽体,31
‑ꢀ
胶结层,4

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包括上壳1与底盖2,底盖2扣合于上壳1底部的装配口,底盖2边缘与装配口口沿的扣合处形成有槽体 3,槽体3中填充有粘合剂固化形成的胶结层31。
[0027]具体地,如附图图1与图3所示,蜂鸣器壳体主要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1与底盖2,二者共同构造出内部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空间。底盖2扣合在上壳1底部的装配口上,扣合处形成沿周向延伸的槽体3,槽体3用于涂覆粘合剂,粘合剂固化后在槽体3中形成胶结层31。
[0028]通过在扣合处构造出槽体3以及在槽体3中形成粘合剂固化后的胶结层31,能够有效增强上壳1与底盖2连接的强度,提高其抗机械应力的能力,进而有效解决由于上壳1与底盖2耦合可靠性问题导致蜂鸣器失效的问题。
[0029]同时,本技术的壳体结构也有利于在蜂鸣器发生失效时对失效原因的分析确定,因为经过了外壳结构的加固,基本可以排除外壳结构变形导致失效的可能性,从而失效原因基本可以直接指向蜂鸣器内部原件装配与电气连接的问题,进而便于后续的整改措施的指定。
[0030]优选地,胶结层31完全容纳于槽体3内部。
[0031]具体地,参照附图图1与图3,胶结层31完全位于槽体3内部,即未凸出于底盖2的下表面,这样便于蜂鸣器在相应设备上的安装,避免与安装结构相互干涉。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鸣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与底盖,所述底盖扣合于所述上壳底部的装配口,所述底盖边缘与所述装配口口沿的扣合处形成有槽体,所述槽体中填充有粘合剂固化形成的胶结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层完全容纳于所述槽体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侧面上具有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沿所述上壳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和/或沿所述上壳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鸣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加强筋结构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上壳的周向上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蜂鸣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加强筋结构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的一端沿上壳的轴向延伸至靠近所述装配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项永金陈明轩张秀凤戴银燕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