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及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按是否存在分离清洗步骤,分为异相化学发光法和均相化学发光法。均相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基于两个纳米微球利用单线氧能量的短距离扩散,激发已形成的相邻位点的化学发光反应来测定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放射性的,由捕获微球上生物分子的近距离结合,从一个微球到另一个微球发生了能量转移,通过化学反应并最终产生发光信号。异相化学发光法依赖于物理分离并且还要求洗涤步骤,以便除去游离的成分。故异相化学发光法整个分析过程步骤多、耗时长、操作复杂、成本高,大多情况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专用仪器。而均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无需分离和清洗步骤,在纯液相条件下直接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操作简便快速,适合POCT现场检测。
[0003]微流控芯片作为载体结合免疫层析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异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在国内外应用较多,由于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壁垒,微流控芯片结合均相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较少,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正面设有样本腔、第一定量腔、样本废液腔、混合腔、试剂腔、第二定量腔、试剂废液腔、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第一溢流通道及第二溢流通道;所述样本腔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定量腔连通,所述第一定量腔通过第一毛细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一定量腔通过第一溢流通道与所述样本废液腔连通;所述试剂腔通过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定量腔连通,所述第二定量腔通过第二毛细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定量腔通过第二溢流通道与所述试剂废液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还设有第三流道与第三定量腔,所述第一定量腔通过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三定量腔连通,且所述第三定量腔相较于所述第一定量腔更远离所述样本腔;所述第一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流道或者所述第一定量腔远离所述样本腔的一侧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还设有样本反应腔及第三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样本反应腔连通,所述样本反应腔通过所述第三毛细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还设有试剂反应腔及第四毛细管,所述第二定量腔通过第二毛细管与所述试剂反应腔连通,所述试剂反应腔通过所述第四毛细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相测试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正面还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样本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排气孔连通;和/或,所述主体上还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正面还设有第二排气通道,所述试剂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和/或,所述主体上还开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正面还设有第三排气通道,所述样本反应腔通过所述第三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三排气孔连通;和/或,所述主体上还开设有第四排气孔,所述正面还设有第四排气通道,所述试剂反应腔通过所述第四排气通道与所述第四排气孔连通;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孟斌,万惠芳,李柳慧,蔡少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