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57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联动,任一夹持臂伸出或者收回都会带动其余夹持臂伸出或者收回。第一连接部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使得第一夹持臂两侧受力均匀,能够在被拉扯时平稳地移动,不会出现卡齿的情况。用户可通过拉动第一夹持臂,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伸出或收回,以便将电子设备支架调整至合适的夹持大小。支架调整至合适的夹持大小。支架调整至合适的夹持大小。

An electronic equipment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都会使用地图导航。而对于自行车骑行的爱好者而言,在使用地图导航时需要先在自行车前端安装一个用于固定手机的支架,以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手机地图导航。
[0003]然而,目前的支架并不能完全匹配不同尺寸型号的手机,手机在支架内容易晃动,存在因夹持不稳定而掉落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电子设备支架。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装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装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三夹持臂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装夹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第三齿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叠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第一齿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三齿条部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装夹部、所述第二装夹部和所述第三装夹部围合形成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装夹空间。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第二齿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子齿轮和第二子齿轮,所述第一子齿轮和所述第二子齿轮同轴且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子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啮合,所述第二子齿轮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啮合;
[0009]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三子齿轮和第四子齿轮,所述第三子齿轮和所述第四子齿轮同轴且一体连接,所述第三子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啮合,所述第四子齿轮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啮合。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子齿轮大于所述第一子齿轮,所述第四子齿轮大于所述第三子齿轮,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三夹持臂三者可以同步的移动到最大或最小装夹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齿条部平行的第四齿条部,所述第三齿条部与所述第二子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条部与所述第四子齿轮啮合。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齿条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齿条和第二子齿条,所述第二齿条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两侧的第三子齿条和第四子齿条,所述第一子齿条和所述第三子齿条均与所述第一子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子齿条和所述第四子齿条均与所述第三子齿轮啮合。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子齿条长于所述第一子齿条,所述第三子齿条长于所述第四子齿条。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齿条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齿条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
[0015]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上设有止挡部,所述壳体和所述拨动开关其中之一设置有凸起部,其中之另一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相邻设置的锁止槽和解锁槽;当所述拨动开关拨动至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锁止槽配合时,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三夹持臂至少其中之一被所述止挡部止挡固定;当所述拨动开关拨动至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解锁槽配合时,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三夹持臂均与所述止挡部分离。
[0016]优选地,所述拨动开关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操作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面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所述止挡部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的齿状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与所述前壳连接的后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被夹持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后壳上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带避让孔的罩壳,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罩壳转动配合,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避让孔漏于所述壳体外。
[0017]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由于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联动,任一夹持臂伸出或者收回都会带动其余夹持臂伸出或者收回。第一连接部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使得第一夹持臂两侧受力均匀,能够在被拉扯时平稳地移动,不会出现卡齿的情况。用户可通过拉动第一夹持臂,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伸出或收回,以便将电子设备支架调整至合适的夹持大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去除前壳后的立体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去除前壳后的另一状态立体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拆开状态立体图;
[002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002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去除后壳后的立体图;
[002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去除后壳后的另一状态立体图;
[002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拨动开关的立体图;
[0027]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后壳的立体图;
[0028]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壳的立体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

壳体、11

前壳、12

后壳、13

罩壳、14

转轴、101

第一齿轮、1011

第一子齿轮、1012

第二子齿轮、102

第二齿轮、1021

第三子齿轮、1022

第四子齿轮、103

第一限位凸起、104

第二限位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第三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装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装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三夹持臂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装夹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第三齿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叠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第一齿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三齿条部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装夹部、所述第二装夹部和所述第三装夹部围合形成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装夹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第二齿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子齿轮和第二子齿轮,所述第一子齿轮和所述第二子齿轮同轴且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子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啮合,所述第二子齿轮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三子齿轮和第四子齿轮,所述第三子齿轮和所述第四子齿轮同轴且一体连接,所述第三子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啮合,所述第四子齿轮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啮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子齿轮大于所述第一子齿轮,所述第四子齿轮大于所述第三子齿轮,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三夹持臂三者可以同步的移动到最大或最小装夹位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齿条部平行的第四齿条部,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毕登易文超曹观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