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544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和需求侧,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电网、风机、太阳能热水器、光伏电池、原动机、电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换热器和燃气锅炉,需求侧包括供电设备、供冷设备和供热设备,电网分别与电制冷设备和供电设备连接,太阳能热水器分别与吸收制冷设备和换热器连接,风机、光伏电池和原动机连接至电网,原动机与换热器连接,电制冷设备和吸收制冷设备与供冷设备连接,换热器和燃气锅炉与供热设备连接。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的能源品种、能源量提供全方位的能源供应,能源利用率更高,通过能耗在线监测,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使生产制造透明化。透明化。透明化。

A distributed energy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主要应用于实现对分布式能源、负荷以及储能装置的灵活调度,完成综合供能优化管理。

技术介绍

[0002]多能互补一体化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是多能互补终端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求;综合能源效率最大化,热、电、冷、气、水等多种负荷就地平衡调节,供能经济合理是其主要的发展目标。在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居民小区等集中用能区域,实施多能互补终端一体化系统,能使区域中电力、燃气、热力、供冷、供水管廊等基础设施的布局更加优化,能够提高供能质量,达到各方互惠共赢。
[0003]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融合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明确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通过对能源消耗过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优化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过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能耗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能源效率管理水平。
[0004]现有分布式能源和资源利用系统缺少互补性和互动性,存在系统效率偏低以及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和需求侧,所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电网、风机、太阳能热水器、光伏电池、原动机、电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换热器和燃气锅炉,所述需求侧包括供电设备、供冷设备和供热设备,所述电网分别与电制冷设备和供电设备连接,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分别与吸收制冷设备和换热器连接,所述风机、光伏电池和原动机连接至电网,所述原动机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电制冷设备和吸收制冷设备与供冷设备连接,所述换热器和燃气锅炉与供热设备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网所需能量来源于化石能源,所述风机所需能量来源于风能,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电池所需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所述原动机所需能量来源于生物质燃气和天然气,所述燃气锅炉所需能量来源于天然气。
[0008]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光伏电池和原动机产生的电能输入电网给供电设备使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余热输入至吸收制冷设备和换热器进行利用。
[0010]进一步的,基于成熟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将能耗数据与相对应的车间、生产线、重点能耗设备、班组生产数据等相结合,现场管理人员可了解和掌握生产环节和重点设备的实时能耗状况、单位产品能耗数据、能耗变化趋势
和实时运行参数等信息。通过对能源消耗过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优化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过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能耗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能源效率管理水平。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灵活利用,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的能源品种、能源量提供全方位的能源供应,能源利用率更高,通过能耗在线监测,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使生产制造透明化,减小了生产波动,减少了人为浪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电网1、风机2、太阳能热水器3、光伏电池4、原动机5、电制冷设备6、吸收制冷设备7、换热器8、燃气锅炉9、供电设备10、供冷设备11、供热设备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实施例。
[0016]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和需求侧,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电网1、风机2、太阳能热水器3、光伏电池4、原动机5、电制冷设备6、吸收制冷设备7、换热器8和燃气锅炉9,需求侧包括供电设备10、供冷设备11和供热设备12,电网1分别与电制冷设备6和供电设备10连接,太阳能热水器3分别与吸收制冷设备7和换热器8连接,风机2、光伏电池4和原动机5连接至电网1,原动机5与换热器8连接,电制冷设备6和吸收制冷设备7与供冷设备11连接,换热器8和燃气锅炉9与供热设备12连接。
[0017]具体的,电网1所需能量来源于化石能源,风机2所需能量来源于风能,太阳能热水器3和光伏电池4所需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原动机5所需能量来源于生物质燃气和天然气,燃气锅炉9所需能量来源于天然气。
[0018]具体的,风机2、光伏电池4和原动机5产生的电能输入电网1给供电设备10使用,太阳能热水器3产生的余热输入至吸收制冷设备7和换热器8进行利用。
[0019]基于成熟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将能耗数据与相对应的车间、生产线、重点能耗设备、班组生产数据等相结合,现场管理人员可了解和掌握生产环节和重点设备的实时能耗状况、单位产品能耗数据、能耗变化趋势和实时运行参数等信息。通过对能源消耗过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优化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过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能耗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能源效率管理水平。
[002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和需求侧,所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电网(1)、风机(2)、太阳能热水器(3)、光伏电池(4)、原动机(5)、电制冷设备(6)、吸收制冷设备(7)、换热器(8)和燃气锅炉(9),所述需求侧包括供电设备(10)、供冷设备(11)和供热设备(12),所述电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椤赟何伟雄孟凡丽李丹枫余石义江嘉斌张钟平刘丽丽陈曈牟敏李欣璇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