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442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指套,所述气动指套是由硅胶材质制成;所述气动指套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气动驱动模块,所述底部气动驱动模块包括底部气囊,所述底部气囊底部的一次侧设置有底部充放气管;所述气动指套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气动驱动模块,所述气动指套的底部设置有包括顶部气囊,所述顶部气囊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充放气管,所述顶部气囊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底部气囊、顶部气囊与气动指套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压缩空气的可压缩性和人工肌肉的柔软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柔顺性,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指腕关节康复训练时所需的多自由度运动。腕关节康复训练时所需的多自由度运动。腕关节康复训练时所需的多自由度运动。

A pneumatic wrist training assista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腕关节康复训练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腕关节是连接手部与小臂的重要关节,由于手部要频繁地去抓取物体、从事各类作业,使用机会特别多,当腕关节突然背伸、倾跌时手掌着地等经常会引起腕关节的骨折损伤。而在治疗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骨愈合后腕关节功能的康复,使腕关节功能部分丢失例如出现肩关节或腕关节活动不灵上肢不能上举等症状,所以当骨折基本愈合就要及时地对患者实施预防、改善腕关节旋转运动受限和挛缩的康复训练。
[0003]市场上现有的手腕康复训练器通常采用电机驱动,它有3个运动自由度,每个自由度需要一个电机,这样势必造成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特别是电机驱动的机械系统刚性大、柔性差,系统急剧变化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对手腕关节的损伤;且只能一个方向最大角度90
°
进行运动,活动角度范围有限。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手腕康复训练器通常采用电机驱动,它有3个运动自由度,每个自由度需要一个电机,这样势必造成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特别是电机驱动的机械系统刚性大、柔性差,系统急剧变化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对手腕关节的损伤。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指套,所述气动指套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气动驱动模块,所述底部气动驱动模块包括底部气囊,所述底部气囊底部的一次侧设置有底部充放气管;
[0007]所述气动指套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气动驱动模块,所述气动指套的底部设置有包括顶部气囊,所述顶部气囊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充放气管,所述顶部气囊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
[0008]优选的,所述气动指套是由硅胶材质制成,气动指套使用时套接于手指上,由硅胶材质制成的气动指套不仅质地柔软,同时佩戴也十分舒适。
[0009]优选的,所述底部气囊、顶部气囊与气动指套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设计的底部气囊、顶部气囊和气动指套,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也便于使用。
[0010]优选的,所述底部气囊、顶部气囊在气动指套的底部和顶部呈对称设置,在气动指套的底部和顶部呈对称设置的底部气囊、顶部气囊在工作状态下可以控制手腕弯曲幅度,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手腕关节康复训练时所需的多自由度运动。
[0011]优选的,所述底部充放气管的顶部与底部气囊相贯通,从而使充气泵压缩的空气可以经底部充放气管进出底部气囊。
[0012]优选的,所述顶部充放气管的底端与顶部气囊相贯通,从而使充气泵压缩的空气可以经顶部充放气管进出顶部气囊。
[0013]优选的,所述底部充放气管远离底部气囊的一端、顶部充放气管远离顶部气囊的一端均与充气泵相连接,从而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带动指腕进行的180
°
的自由运动,当底部气囊充满气、顶部气囊放气时,则手指处于伸直状态,当顶部气囊充满气、底部气囊放气时,则顶部气囊会带动手指缓慢进行弯曲。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采用气动人工肌肉来代替电机作为驱动元件,充分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可压缩性和人工肌肉的柔软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柔顺性,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指腕关节康复训练时所需的多自由度运动;
[0016]2.本技术通过采用双向气囊,可以实现手腕的180
°
运动,患者通过主机控制气泵充气抽气时长来控制手腕弯曲幅度,操作更可控,而且该装置体积小巧,易携带;
[0017]3.本技术通过气囊的充气与放气实现结构的角度变化,从而带动手指与指腕的弯曲与伸直,从而改善手部和腕部神经损伤、肌张力高、中风后手部挛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中:1、气动指套;2、底部气动驱动模块;201、底部气囊;202、底部充放气管;3、顶部气动驱动模块;301、顶部气囊;302、顶部充放气管;303、第一弯折部;304、第二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指套1,气动指套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气动驱动模块2,底部气动驱动模块2包括底部气囊201,底部气囊201底部的一次侧设置有底部充放气管202;底部充放气管202的顶部与底部气囊201相贯通,从而使充气泵压缩的空气可以经底部充放气管202进出底部气囊201;
[0024]气动指套1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气动驱动模块3,气动指套1的底部设置有包括顶部气囊301,顶部气囊30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充放气管302,顶部气囊301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303和第二弯折部304;顶部充放气管302的底端与顶部气囊301相贯通,从而使充气泵压缩的空气可以经顶部充放气管302进出顶部气囊301;
[0025]气动指套1是由硅胶材质制成,气动指套1使用时套接于手指上,由硅胶材质制成的气动指套1不仅质地柔软,同时佩戴也十分舒适;底部气囊201、顶部气囊301与气动指套1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设计的底部气囊201、顶部气囊301和气动指套1,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也便于使用;
[0026]如图3所示,底部气囊201、顶部气囊301在气动指套1的底部和顶部呈对称设置,在
气动指套1的底部和顶部呈对称设置的底部气囊201、顶部气囊301在工作状态下可以控制手腕弯曲幅度,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手腕关节康复训练时所需的多自由度运动;
[0027]底部充放气管202远离底部气囊201的一端、顶部充放气管302远离顶部气囊301的一端均与充气泵相连接,从而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带动指腕进行的180
°
的自由运动,当底部气囊201充满气、顶部气囊301放气时,则手指处于伸直状态,当顶部气囊301充满气、底部气囊201放气时,则顶部气囊301会带动手指缓慢进行弯曲。
[0028]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气动指套1套在手指上,然后将底部充放气管202远离底部气囊201的一端、顶部充放气管302远离顶部气囊301的一端均与充气泵相连接,当底部气囊201充满气、顶部气囊301放气时,则手指处于伸直状态,当顶部气囊301充满气、底部气囊201放气时,则顶部气囊301会带动手指缓慢进行弯曲,从而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带动指腕进行的180
°
的自由运动。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指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指套(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气动驱动模块(2),所述底部气动驱动模块(2)包括底部气囊(201),所述底部气囊(201)底部的一次侧设置有底部充放气管(202);所述气动指套(1)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气动驱动模块(3),所述气动指套(1)的底部设置有包括顶部气囊(301),所述顶部气囊(30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充放气管(302),所述顶部气囊(301)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折部(303)和第二弯折部(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指套(1)是由硅胶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指腕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东姬生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闰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