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34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包括有内重防水构造以及外重防水构造;该内重防水构造包括设于变形缝侧部的内挡水体及将内档水体盖封住的内盖体;该外重防水构造包括设于内重防水构造侧部的外挡水体及将外档水体盖封住的外盖体,该外重防水构造与内重防水构造之间留有排水空间,通过在内盖体的外端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缝隙,并配合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有挡排水构件,该挡排水构件盖设在缝隙的上方形成变形缝多重构造设防水,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实现遇水区域变形缝防渗漏措施能与主体结构同寿,并能有效防控水在变形缝构造内积累和扩散,而有助于防控钢筋锈蚀与结构灾变及家居白蚁孳生。结构灾变及家居白蚁孳生。结构灾变及家居白蚁孳生。

It is used for active waterproofing of roof deformation joints, long-term impermeability and build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物种植屋面、车道顶板、水景屋顶等遇水屋面上的变形缝部位是渗漏的重灾区。整治这类渗漏问题施工相当困难,而且施工质量的耐久可靠性也很难保证。我们研究发现,遇水屋面变形缝之所以较容易出现渗漏,与现行防水技术主要是采用有机的弹性或韧性防水材料,依赖防水(膜)层来隔绝水,而有机材质防水层不仅容易老化,而且如同充气式救生衣般脆弱,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或偏差,否则将全功尽废。当下应对屋顶变形缝渗漏通常做法,一是在屋顶变形缝迎水面凿铲除既有构造层,重设防水措施。这样做施工难度极高,甚少人会这样做;二是在屋顶背水面,加装漏斗式引排水装置以引排方式应对。这样做可保障使用功能。但是,一则容易淤塞、维护成本高;另则容易孳生蚊虫,污染室内大气环境,更难免会引起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而导致结构力学性能衰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其能更彻底解决遇水区域变形缝渗漏难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包括有内重防水构造以及外重防水构造;该内重防水构造包括设于变形缝侧部的内挡水体及将内档水体盖封住的内盖体;该外重防水构造包括设于内重防水构造侧部的外挡水体及将外档水体盖封住的外盖体,该外重防水构造与内重防水构造之间留有排水空间,该排水空间内设有排水结构;该外挡水体和内挡水体分别位于变形缝之上方的两侧,内盖体的外端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缝隙,且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有挡排水构件,该挡排水构件盖设在缝隙的上方。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盖体的顶面为朝向排水空间倾斜的导引面,该挡排水构件的上端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挡排水构件的下端抵于导引面上。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排水构件通过锚钉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挡排水构件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嵌填有第一密封胶。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排水构件为0.5

1.5mm厚不锈钢或镀锌板冲压件。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与内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胶,该第二密封胶位位于缝隙的上方并封住缝隙,该挡排水构件盖于第二密封胶的上方。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挡水体和内挡水体之间的空间以及缝隙中均设置有挤
塑泡沫板,该挤塑泡沫板位于变形缝的上方。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挡水体与楼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涂层,或者内挡水体与楼面一体成型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挡水体与楼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涂层,或者外挡水体与楼面一体成型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水空间(二端还)内设有透气通风洞口。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盖体的顶面为向两侧朝向倾斜延伸的坡度斜面,斜坡斜面的坡度大于等于2%。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6]通过在内盖体的外端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缝隙,并配合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有挡排水构件,该挡排水构件盖设在缝隙的上方形成变形缝多重构造设防水,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实现遇水区域变形缝防渗漏措施能与主体结构同寿,并能有效防控水在变形缝构造内积聚和扩散,而有助于防控钢筋锈蚀与结构灾变及家居白蚁孳生。既适用于新建项目,也适用于维修既有遇水区域变形缝渗漏。该项技术的实施和广泛应用,对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现实意义和作用。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19]图2是图1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B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3]附图标识说明:
[0024]10、内重防水构造
ꢀꢀꢀꢀꢀꢀꢀꢀꢀꢀꢀꢀꢀꢀꢀꢀꢀꢀꢀ
11、内挡水体
[0025]12、内盖体
ꢀꢀꢀꢀꢀꢀꢀꢀꢀꢀꢀꢀꢀꢀꢀꢀꢀꢀꢀꢀꢀꢀꢀꢀꢀ
121、导引面
[0026]101、排水空间
ꢀꢀꢀꢀꢀꢀꢀꢀꢀꢀꢀꢀꢀꢀꢀꢀꢀꢀꢀꢀꢀꢀ
102、缝隙
[0027]102、透气通风洞口
ꢀꢀꢀꢀꢀꢀꢀꢀꢀꢀꢀꢀꢀꢀꢀꢀꢀꢀ
20、外重防水构造
[0028]21、外挡水体
ꢀꢀꢀꢀꢀꢀꢀꢀꢀꢀꢀꢀꢀꢀꢀꢀꢀꢀꢀꢀꢀꢀꢀ
22、外盖体
[0029]31、变形缝
ꢀꢀꢀꢀꢀꢀꢀꢀꢀꢀꢀꢀꢀꢀꢀꢀꢀꢀꢀꢀꢀꢀꢀꢀꢀ
32、楼面
[0030]33、第一防水涂层
ꢀꢀꢀꢀꢀꢀꢀꢀꢀꢀꢀꢀꢀꢀꢀꢀꢀꢀꢀ
34、排水结构
[0031]35、第二防水涂层
ꢀꢀꢀꢀꢀꢀꢀꢀꢀꢀꢀꢀꢀꢀꢀꢀꢀꢀꢀ
40、挡排水构件
[0032]51、锚钉
ꢀꢀꢀꢀꢀꢀꢀꢀꢀꢀꢀꢀꢀꢀꢀꢀꢀꢀꢀꢀꢀꢀꢀꢀꢀꢀꢀ
52、第一密封胶
[0033]53、第二密封胶
ꢀꢀꢀꢀꢀꢀꢀꢀꢀꢀꢀꢀꢀꢀꢀꢀꢀꢀꢀꢀꢀ
54、挤塑泡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内重防水构造10以及外重防水构造20。
[0035]该内重防水构造10包括设于变形缝31侧部的内挡水体11及将内档水体11盖封住的内盖体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挡水体11与楼面32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涂层33。
[0036]该外重防水构造20包括设于内重防水构造10侧部的外挡水体21及将外档水体21盖封住的外盖体22,该外重防水构造20与内重防水构造10之间留有排水空间101,该排水空间101内设有排水结构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挡水体21与楼面32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涂层35个,该排水结构34为排水管。
[0037]该外挡水体21和内挡水体11分别位于变形缝31之上方的两侧,内盖体12的外端与外挡水体2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缝隙102,且外挡水体21的内侧面固定有挡排水构件40,该挡排水构件40盖设在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包括有内重防水构造以及外重防水构造;该内重防水构造包括设于变形缝侧部的内挡水体及将内档水体盖封住的内盖体;该外重防水构造包括设于内重防水构造侧部的外挡水体及将外档水体盖封住的外盖体,该外重防水构造与内重防水构造之间留有排水空间,该排水空间内设有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挡水体和内挡水体分别位于变形缝之上方的两侧,内盖体的外端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缝隙,且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有挡排水构件,该挡排水构件盖设在缝隙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体的顶面为朝向排水空间倾斜的导引面,该挡排水构件的上端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挡排水构件的下端抵于导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排水构件通过锚钉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挡排水构件与外挡水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嵌填有第一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屋面变形缝主动防水长效抗渗与防控建筑灾变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排水构件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成危菊连刘志华叶志钟谢效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彩丽建筑维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