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17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的内部上下分别水平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储水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接头,下端设置有出水接头;中间换热空间内设置有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封头、多根换热管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上隔板上设置有与进水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下隔板上设置有与出水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换热管间隔设置在第一封头与第二封头之间,并分别与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储水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冷却液接头和第二冷却液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能够有效地收集燃料电池电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产生的废水。中产生的废水。

A fuel cell cooling device, cooling system and fuel cel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车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车。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现有的做法是直接将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的废水排出车外。这种做法存在如下两个问题:其一,会导致水的浪费,没有充分利用;其二,燃料电池车产生的废水通过尾排任意排放会导致地面湿滑,降低路面摩擦系数,另外在冬季时,还会结冰,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能够有效地收集燃料电池电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包括:储水箱;
[0005]所述储水箱的内部上下分别水平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使得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被分隔为上储水空间、中间换热空间和下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上储水空间连通的进水接头;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下储水空间连通的出水接头;所述中间换热空间内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封头、多根换热管和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上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下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二封头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液接头和第二冷却液接头;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与所述中间换热空间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头与所述中间换热空间的下端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上储水空间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下储水空间的下端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001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燃料电池降温装置、电堆、换热器、电子三通阀和循环泵;
[0011]所述电堆的阳极和阴极出口尾排与所述进水接头连通;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有尾排阀;所述电堆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头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电子三通阀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循环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电堆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电子三通阀还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燃料电池车,包括上述的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001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包括储水箱使用时,将所述进水接头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中电堆的阳极和阴极出口尾排连通,将所述出水接头与尾排阀连接,将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与所述电堆的冷却液出口连通,并将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头与换热器的进料口连通;当所述电堆运行过程中产生废水时,通过所述电堆的阳极和阴极出口尾排以及进水接头进入到所述上储水空间,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进水腔、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出水腔进入到所述下储水空间内,并存放在所述储水箱内,可以有效地收集所述电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另外,从所述电堆冷却液出口流出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进入到所述中间换热空间内,与所述换热管中的废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实现对所述冷却液的初步降温;当所述储水箱内充满废水时,通过所述出水接头和所述尾排阀将所述储水箱内的废水排出至外部容器中或者适合排水的区域,避免所述电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至路面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某一实施例中降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降温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3为图2降温装置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某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电堆;2、储水箱;21、散热翅片;22、上隔板;23、下隔板;24、上储水空间;25、中间换热空间;26、下储水空间;27、进水接头;28、出水接头;29、第一冷却液接头;210、第二冷却液接头; 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13、第一封头;214、进水腔;215、第二封头;216、出水腔;217、换热管;3、尾排阀;4、换热器;5、电子三通阀;6、循环泵;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包括:储水箱2;
[0021]储水箱2的内部上下分别水平设置有上隔板22和下隔板23,使得储水箱2的内部被分隔为上储水空间24、中间换热空间25和下储水空间 26;储水箱2的侧壁上端设置有与上储水空间24连通的进水接头27;储水箱2的侧壁下端设置有与下储水空间26连通的出水接头28,用于与电堆的阳极和阴极出口尾排连通;中间换热空间25内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封头213、多根换热管217和第二封头215;第一封头213和第二封头215分别设置在储水箱2的内侧壁上;第一封头213 和第二封头21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水腔214和
出水腔216;上隔板22 的一端设置有与进水腔214连通的第一通孔211;下隔板23的一端设置有与出水腔216连通的第二通孔212;换热管217间隔设置在第一封头 213与第二封头215之间,并分别与进水腔214和出水腔216连通;储水箱2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液接头29和第二冷却液接头210;第一冷却液接头29与中间换热空间25的上端连通;第二冷却液接头210 与中间换热空间25的下端连通。
[0022]使用时,所述电堆的阳极和阴极出口尾排排出的废水通过进水接头 27进入到上储水空间24,并通过第一通孔211、进水腔214、换热管217 和出水腔216进入到下储水空间26,并存储在储水箱2的内部,实现对废水的收集与存放;当储水箱2内的水收集满时,通过出水接头28将储水箱2内收集的废水排出至外部容器或者适合排水的区域;另外,电堆内的冷却液从电堆的冷却液出口流出后,通过第一冷却液接头29流入至中间换热空间25内,与换热管217中的所述废水进行热交换,降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实现对所述冷却液的初步降温。
[0023]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水接头27与上储水空间24的上端连通;出水接头28与下储水空间26的下端连通;进水接头27和出水接头 28分别设置在储水箱2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上下分别水平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使得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被分隔为上储水空间、中间换热空间和下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上储水空间连通的进水接头,用于与电堆的阳极和阴极出口尾排连通;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下储水空间连通的出水接头;所述中间换热空间内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封头、多根换热管和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上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下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二封头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液接头和第二冷却液接头;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头与所述中间换热空间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头与所述中间换热空间的下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上储水空间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登辉郝义国张江龙饶博马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