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逸斐专利>正文

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0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存储锅炉灰烬的回收箱,回收箱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弧形通道,弧形通道的一侧开口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一侧也位于回收箱的顶部设有一灰烬置入时产生灰尘的吸附机构,回收箱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也位于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此装置移动的推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生的灰尘会在此吸附机构的作用下吸入到回收箱内,替代了喷水降尘,让回收的废料保持原有的粉状,从而在后续卸料时方便卸出,避免了因喷水降尘让废料成为糊状造成卸料的麻烦。料成为糊状造成卸料的麻烦。料成为糊状造成卸料的麻烦。

A recycling and cleaning device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指就现有的能量转换与利用技术而言,能源资源中除水力、潮汐能、风能等少数能源外,基本上都是直接地以热能的形式利用或间接地将热能转换成其他的能量形式进行多种方式的利用,如煤炭、石油一类矿物燃料的能源资源,可以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直接加以利用,或通过热力发动机转换成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0003]目前对此装置进行优化的有很多如专利号:CN202023004974.7 《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内侧的电动机、螺纹杆、支撑杆和螺纹滑块,所述底座顶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车框,所述底座一侧贯穿且固定连接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左侧固定连接喷头,所述车框一侧开设有与喷头以及导水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为了提高便捷性,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与其固接的螺纹杆转动,在螺纹杆的作用下,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滑块向右移动,螺纹滑块通过第三固定块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向右移动,同时第二转动轴带动与其固接的支撑杆向上移动,支撑杆通过第一固定块带动车框向上移动,随着车框倾斜,废料从挡板底部滑出,极大地提高了便捷性。
[0004]如上所述,虽具有较好的卸料功能,但在实际使用时,因回收灰烬废料时会产生较大的灰尘,采用喷水虽然会能降低灰尘的漂浮,但会让回收的废料成为糊状,进而在卸料时造成麻烦。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存储锅炉灰烬的回收箱,所述回收箱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的一侧开口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一侧也位于所述回收箱的顶部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回收箱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也位于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此装置移动的推杆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斗与弧形通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弧形通道和进料斗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机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吸入口连接有吸入管,所述吸入管连通一吸尘方管,所述风机的吸出口连接有连通管。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回收箱的顶部,所述
风机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箱,所述吸尘方管安装至进料斗顶部一侧,所述吸尘方管朝向进料斗料口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连通管在保护箱的内部与回收箱内部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嵌设在回收箱的内部,所述传输装置的传送带外表面等距设有多个推料板,所述传输装置的顶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连接板与回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组件上嵌设有控制器,所述风机和传输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在回收废料时,产生的灰尘会在此吸附机构的作用下吸入到回收箱内,替代了喷水降尘,让回收的废料保持原有的粉状,从而在后续卸料时方便卸出,避免了因喷水降尘让废料成为糊状造成卸料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的图1局部放大

A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回收箱;3、弧形通道;4、进料斗;5、吸附机构;51、风机;52、吸入管;53、吸尘方管;54、连通管;55、保护箱;6、出料机构;61、传输装置;62、推料板;63、防护罩; 64、连接板;7、移动轮;8、推杆组件;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存储锅炉灰烬的回收箱2,回收箱2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弧形通道3,弧形通道3的一侧开口连接有进料斗4,进料斗4的一侧也位于回收箱2的顶部设有吸附机构5,回收箱2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6。
[0021]底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安装有移动轮7,底板1顶部的一侧也位于回收箱2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此装置移动的推杆组件8,握住推杆组件8的把手,推动底板1底部的四个移动轮7转动,即可将此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可移动至灰烬废料储存位置的附近。
[0022]进料斗4与弧形通道3的内部相连通,弧形通道3和进料斗4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将灰烬废料从进料斗4置入,废料就会通过弧形通道3的内部进入回收箱2的内部,完成对废料的回收工作,二这样进料结构,能够减少废料置入时灰尘的产生。
[0023]吸附机构5包括风机51,风机51的吸入口连接有吸入管52,吸入管52连通一吸尘方管53,风机51的吸出口连接有连通管54,风机51固定安装在回收箱2的顶部,风机51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箱55,吸尘方管53安装至进料斗4顶部一侧,吸尘方管53朝向进料斗4料口的一
侧开设有通槽,连通管54在保护箱55的内部与回收箱2内部相连通,在将灰烬废料置入回收箱2内时,会产生灰尘漂浮在空中的现象,这时开启风机51开始工作,风机51通过吸入管52和吸尘方管53将进料斗4周围的灰尘吸入,在从连通管54排入回收箱2的内部,从而就避免了灰尘漂浮在空中的现象,避免影响环境,造成使用者的身体危害。
[0024]出料机构6包括传输装置61,传输装置61的一侧嵌设在回收箱 2的内部,传输装置61的传送带外表面等距设有多个推料板62,传输装置61的顶部连接有防护罩63,防护罩63通过连接板64与回收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需要卸料时,传输装置61带动其表面的多个推料板62转动,让推料板62不断对回收箱2内灰烬废料进行铲料工作,让灰烬废料在传输装置61的带动下传送出料,从而完成卸料工作。
[0025]推杆组件8上嵌设有控制器9,风机51和传输装置61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9就可对风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存储锅炉灰烬的回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2)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弧形通道(3),所述弧形通道(3)的一侧开口连接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一侧也位于所述回收箱(2)的顶部设有吸附机构(5),所述回收箱(2)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安装有移动轮(7),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也位于回收箱(2)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此装置移动的推杆组件(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与弧形通道(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弧形通道(3)和进料斗(4)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回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5)包括风机(51),所述风机(51)的吸入口连接有吸入管(52),所述吸入管(52)连通一吸尘方管(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逸斐董祎琳
申请(专利权)人:黄逸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