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065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体通道板的中部设置有网格孔,回缩膜与网格孔配合对应设置,并贴靠设置于网格孔的底部,气体通道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布置的气体通孔;气体通道闸板的下段伸入阀体的内腔中并与气体通道板对应设置,气体通道闸板的中部设置有与网格孔连通的竖向孔,气体通道闸板的底部与阀体的内腔壁贴靠配合,且底部设置有下凸的并与气体通孔对应设置的密封垫,气体通道闸板的顶部处于阀体的上方作为旋转开关,压盖板固定连接于阀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帮助气管切开术患者改善吞咽和说话功能,环形布置通孔的设置可使患者能逐步适应使用这种器械。逐步适应使用这种器械。逐步适应使用这种器械。

A valve for ventilating and swallowing spee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用具
,尤其与一种用于帮助气管切开术患者改善吞咽和说话的瓣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气吞咽说话瓣膜的插口连接到患者气管切开插管的机器端接口,回缩膜是一片弹性的软膜片,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在患者吸气的时候打开,在呼气的时候回缩膜片回弹关闭呼气通道,从而完成气体的单向输送功能,呼气时,肺部的气体沿着安置在气管内的气管切开插管的外围向上到达咽喉部并从口鼻中呼出,在呼气的时候,气体可以冲击声带,从而发出声音,同时随着气流从咽喉部呼出,刺激并提高了咽喉部的肌肉控制能力,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0003]使用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前应先将气管切开插管的套囊进行放气,以保障气管插管外围和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通气通道,否则患者就无法呼出气体而造成窒息,气管的病变、肿胀或者痰液也会堵塞外围呼气通道,另外由于患者在使用气管切开插管一段时间后就会减弱自行呼气的功能,导致初始呼气时严重的不适应。早先判断患者是否能正常呼出气体,只能将通气吞咽说话瓣膜连接到气管切开插管的机器端接口,并观察患者的呼吸反应来判断呼气的畅通性,如果发现不适应,立即拔掉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这种操作增加患者窒息的风险,同时也无法给患者提供一个使用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的适应过程,从而导致患者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适应。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人研究开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气体呼出通道的大小并可关闭呼气通道的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包括回缩膜和阀体,回缩膜通过阀体内腔中设置的定位柱定位设置于阀体的腔体中,阀体的底部设置用于连接患者气管切开插管机器端口的插口,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还包括气体通道板、压圈、气体通道闸板和压盖板,所述的阀体呈上大下小状,且其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气体通道板的外缘处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翻边,气体通道板通过环形翻边固定于所述的阀体内腔上形成的台阶面上,气体通道板的中部设置有网格孔,所述的回缩膜与网格孔配合对应设置,并贴靠设置于所述的网格孔的底部,气体通道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布置的气体通孔;所述的气体通道闸板的下段伸入所述的阀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的气体通道板对应设置,气体通道闸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网格孔连通的竖向孔,气体通道闸板的底部与阀体的内腔壁贴靠配合,且底部设置有下凸的并与所述的气体通孔对应设置的密封垫,气体通道闸板的顶部处于阀体的上方作为旋转开关,所述的压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的阀体的顶部。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0007]所述的气体通道闸板的下段呈上小下大状,气体通道闸板的下段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压圈抵靠,压圈套装于的气体通道闸板的下段形成的台阶面上,弹簧的上端通过所述的压盖板抵靠。通过不锈钢弹簧可以使气体通道闸板舒畅而又带点阻尼的旋转,弹簧更有效的让气体通道闸板与气体通道板的密封。气体通道闸板在使用旋转的过程中给它向下的压力,转动时有阻尼感,不会过松与过紧。
[0008]所述的气体通道板通过超声波焊接到阀体上并压住所述的回缩膜。
[0009]所述的压盖板通过超声焊固定在所述的阀体上,通过压盖板压住气体通道闸板。
[0010]所述的网格孔为扇形孔,所述的扇形孔具有两排,两排扇形孔由内往外环形设置排列。
[0011]所述的回缩膜采用高弹的硅胶制成,密封垫为硅胶制作成形,硅胶能更好的封气,旋钮旋动时也会有更好的阻尼感。
[0012]所述的插口为带有锥度的圆接口,从而可适配于气管切开插管的机器端接口。
[0013]所述的压盖板上设置有蝴蝶形进气通道并与所述的旋转开关转动轨迹相适配,压盖板的顶面设置有旋转箭头标志及其开和关的气体通孔关闭标志。
[0014]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瓣膜的气体通道板侧边有额外的气体通孔,通过旋转气体通道闸板就可以逐步打开或者关闭这些通气孔。在刚使用瓣膜使通气孔完全开放,使得患者能自如的呼气,然后逐步旋转气体通道闸板,减少出气通道,可以观察患者的呼气反应,如果有阻气的现象就可以立即打开气体通道闸板保证患者的安全,如果呼气正常,就可以使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关闭侧边的通气孔,以改善患者实现自主的呼气和说话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气体通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气体通道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说明和解释,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唯一限定。
[0021]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回缩膜2和阀体1,回缩膜2通过阀体内腔中设置的定位柱定位设置于阀体1的腔体中,阀体1的底部底部设置用于连接气管切开插管机器端口的插口,其次,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还包括气体通道板3、压圈7、气体通道闸板4和压盖板5,阀体1呈上大下小状,且其顶部设置有开口,气体通道板3的外缘处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翻边33,气体通道板3通过环形翻边33固定于阀体内腔上形成的台阶面上,气体通道板3的中部设置有网格孔31,回缩膜2与网格孔31配合对应设置,并贴靠设置于网格孔31的底部,气体通道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布置的气体通孔32;气体通道闸板4的下段伸入阀体1的内腔中并与气体通道板3对应设置,气体通道闸板4的中部设置有与网格孔31连通的
竖向孔43,气体通道闸板4的底部与阀体1的内腔壁贴靠配合,且底部设置有下凸的并与气体通孔32对应设置的密封垫41,气体通道闸板4的顶部处于阀体1的上方作为旋转开关42,压盖板5固定连接于阀体1的顶部。
[0022]本实施例气体通道闸板4的下段呈上小下大状,气体通道闸板的下段套装有弹簧6,弹簧6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压圈7抵靠,压圈7套装于的气体通道闸板4的下段形成的台阶面上,弹簧6的上端通过所述的压盖板5抵靠。
[0023]本实施例气体通道板3通过超声波焊接到阀体1上并压住回缩膜2。
[0024]本实施例压盖板5通过超声焊固定在阀体1上,通过压盖板5压住气体通道闸板4。
[0025]本实施例网格孔31为扇形孔,扇形孔具有两排,两排扇形孔由内往外环形设置排列。
[0026]本实施例回缩膜2采用高弹的硅胶膜制成。
[0027]本实施例插口为带有锥度的圆接口,从而可适配于气管切开插管的机器端接口。
[0028]本实施例压盖板5上设置有蝴蝶形进气通道51并与旋转开关转动轨迹相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和吞咽说话瓣膜,包括回缩膜(2)和阀体(1),回缩膜(2)通过阀体内腔中设置的定位柱定位设置于阀体(1)的腔体中,阀体(1)的底部设置用于连接气管切开插管机器端口的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的吞咽和说话瓣膜还包括气体通道板(3)、压圈(7)、气体通道闸板(4)和压盖板(5),所述的阀体(1)呈上大下小状,且其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气体通道板(3)的外缘处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翻边(33),气体通道板(3)通过环形翻边(33)固定于所述的阀体内腔上形成的台阶面上,气体通道板(3)的中部设置有网格孔(31),所述的回缩膜(2)与网格孔(31)配合对应设置,并贴靠设置于所述的网格孔(31)的底部,气体通道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布置的气体通孔(32);所述的气体通道闸板(4)的下段伸入所述的阀体(1)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的气体通道板(3)对应设置,气体通道闸板(4)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网格孔(31)连通的竖向孔(43),气体通道闸板(4)的底部与阀体(1)的内腔壁贴靠配合,且底部设置有下凸的并与所述的气体通孔(32)对应设置的密封垫(41),气体通道闸板(4)的顶部处于阀体(1)的上方作为旋转开关(42),所述的压盖板(5)固定连接于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所述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徐建国王波毛圣宇毛敏芸谢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朔茂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