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碰撞假人的手臂、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测试假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碰撞假人的手臂、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乘车出行人数的增加,汽车碰撞产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在快速上升。在发生碰撞时,汽车内部的乘员保护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不受重大伤害。汽车被动安全碰撞检测技术是测试汽车内部乘员保护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其中,碰撞假人是衡量试验结果的重要测量仪器。
[0003]在汽车即将碰撞时,乘员一般会有手臂遮挡或者其它手臂闪避动作,现有碰撞假人的手臂中没有设计主动自由度,其在碰撞测试时手臂会随着撞击惯性随机伸展,这与实际碰撞中乘员的姿态有所不同,尤其考虑到汽车被动安全检测技术会结合主动安全进行主、被动安全试验检测,现有碰撞假人的非主动手臂会导致其碰撞后的姿态与实际乘员有所差异,影响测试结果。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碰撞假人的手臂、控制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碰撞假人的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包括:第一动力电机(1),联轴器(2),绞盘转轴(3),第一锥齿轮(4),第二动力电机(5),第一绞盘(6),绞盘轴承(7),肘部关节基座(8),前臂(9),手(10),第一肘部关节轴承(11),第一滑轮(12),驱动线(13),第二滑轮(14),第三滑轮(15),肘部关节转轴(16),第一固定套筒(17),第二固定套筒(18),第七滑轮(19),第二肘部关节轴承(20),第五滑轮(21),肘部关节连接块(22),第六滑轮(23),动力源连接块(24),第八滑轮(25),第四滑轮(26),第二锥齿轮(27),第二绞盘(28)和动力源支架(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和第二动力电机(5)设置在前臂(9)远离手(10)的一端;第一动力电机(1)通过联轴器(2)、绞盘转轴(3)带动第一绞盘(6)转动;第二动力电机(5)通过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27)带动第二绞盘(28)转动;所述第二绞盘(28)与第二锥齿轮(27)为空心轴结构;绞盘转轴(3)穿过第二绞盘(28)与第二锥齿轮(27)的空心轴结构,绞盘转轴(3)的一端与第一绞盘(6)连接,绞盘转轴(3)的另一端与联轴器(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其特征在于,第一绞盘(6)的直径和第二绞盘(28)的直径不同,第一绞盘(6)的转动方向和第二绞盘(28)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27)的传动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其特征在于,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4)、第三滑轮(15)和第四滑轮(26)为第一组滑轮;第五滑轮(21)、第六滑轮(23)、第七滑轮(19)和第八滑轮(25)为第二组滑轮;各所述滑轮均设置有用于安置驱动线的驱动线卡位沟槽,所述第一组滑轮的驱动线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组滑轮的驱动线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新,刘志新,王凯,刘伟东,陈弘,武永强,马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