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极片、电芯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95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电芯及电池,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靠近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集流体之间;以及,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小于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大层间距用以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小层间距用以弥补大层间距带来的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损失,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用以实现在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不损失的基础上提升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同时,对膨胀和动力学也有一定改善。对膨胀和动力学也有一定改善。对膨胀和动力学也有一定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极片、电芯及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极片、电芯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与铅酸等电池相比较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和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电动汽车等领域。石墨因其具有电压平台低、导电性能好的优点,是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选材料;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迅猛发展,传统石墨负极已经无法满足电池的高循环、高倍率等需求。
[0003]杨绍斌等(杨绍斌, 费晓飞, 蒋娜,“增大层间距对天然石墨可逆储锂性能的影响研究”, 《化学学报》,2009, 69(17): 1995

2000)的研究表明,层间距较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明显提升电池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CN108840331A公开了一种高层间距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长循环稳定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可见,较大的层间距可以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但是大层间距石墨的压实密度较低,也给电池带来了体积能量密度损失。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在所述负极极片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所述负极集流体之间;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小于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的比值范围为1.1~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的比值范围为1.1~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的取值范围为0.34 nm ~0.42nm;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要美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