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组件
[0001]本案关于一种磁性组件,尤指一种功率密度较高、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的磁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数据中心电源或通讯电源的领域中,转换电路通常包含谐振电感及变压器,而传统转换电路中的谐振电感及变压器之间为分立结构,即为两组变压器与两组谐振电感分别独立结构,然而,此种作法造成转换电路的功率密度较低、体积较大、制程复杂度高且成本较高的缺点。此外,另一种传统转换电路则是利用变压器的漏感以实现谐振电感的功能,然而,漏感的感量精度较难控制,且漏感的感量较大则会造成变压器的绕组损耗上升,进而降低数据中心电源的效率。
[0003]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磁性组件,实为目前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组件,其具有功率密度较高、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的优势。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实施例为一种磁性组件,包含磁芯组件及绕组组件。磁芯组件包含第一磁盖、第二磁盖、第三磁盖、第一磁柱、第二磁柱、第三磁柱及第四磁柱,其中第二磁盖位于第一磁盖及第三磁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磁芯组件,包含一第一磁盖、一第二磁盖、一第三磁盖、一第一磁柱、一第二磁柱、一第三磁柱及一第四磁柱,其中该第二磁盖位于该第一磁盖及该第三磁盖之间,该第一磁柱及该第二磁柱位于该第一磁盖及该第二磁盖之间,该第三磁柱及该第四磁柱位于该第二磁盖及该第三磁盖之间;以及一绕组组件,包含一第一绕组、一第二绕组、一第三绕组及一第四绕组,该第一绕组绕制于该第一磁柱,该第二绕组绕制于该第二磁柱,该第三绕组绕制于该第三磁柱,该第四绕组绕制于该第四磁柱,其中该第一绕组与该第一磁柱共同构成一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二绕组与该第二磁柱共同构成一第二磁性元件,该第三绕组与该第三磁柱共同构成一第三磁性元件,该第四绕组与该第四磁柱共同构成一第四磁性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磁性元件为一第一电感,该第二磁性元件为一第二电感,该第三磁性元件为一变压器的一初级侧,该第四磁性元件为该变压器的一次级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磁性组件具有一第一边柱及一第二边柱,该第一边柱包含一第一子边柱及一第二子边柱,该第一子边柱连接于该第一磁盖的一侧及该第二磁盖的一侧,该第二子边柱连接于该第三磁盖的一侧,该第二边柱包含一第三子边柱及一第四子边柱,该第三子边柱连接于该第一磁盖的另一侧及该第二磁盖的另一侧,该第四子边柱连接于及该第三磁盖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一磁柱及该第二磁柱相间隔地位于该第一子边柱及该第三子边柱之间,该第三磁柱及该第四磁柱相间隔地位于该第二子边柱及该第四子边柱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磁盖、该第一磁柱及该第二磁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该第三磁盖、该第三磁柱及该第四磁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磁柱包含一第一子磁柱及一第二子磁柱,该第四磁柱包含一第三子磁柱及一第四子磁柱,该第一子磁柱及该第三子磁柱分别与该第二磁盖相连接,且该第一子磁柱、该第三子磁柱及该第二磁盖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该第二子磁柱及该第四子磁柱分别与该第三磁盖相连接,且该第二子磁柱、该第四子磁柱及该第三磁盖为一体成型的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益,吴宗学,李铭成,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