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463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地层中注入高粘液形成主裂缝;S2、依次进行前置液低粘液造缝、前置液中粘液扩缝、扩缝支撑和缝内渗流转向;S3、交替进行层间渗流转层、缝内渗流转向;所述缝内渗流转向采用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实现缝内封堵,缝内暂堵转向剂由多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层间渗流转层采用层间暂堵转向剂、暂堵球和纤维丝实现缝口及射孔炮眼封堵,先添加暂堵球在缝口和射孔孔眼内形成初步堵塞,然后按照粒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添加暂堵剂,最后添加纤维丝。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暂堵体积压裂技术导致封堵率不高、封堵效果不好的问题。封堵效果不好的问题。封堵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气储层的体积压裂改造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体积压裂改造是常规及非常规油气储层提高井口产量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0003]目前,体积压裂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增大裂缝改造体积主要通过在压裂过程中加入缝口或缝内暂堵剂,堵塞进液通道,使层间或缝内净压力增大,达到层间相应目的层的破裂压力或缝内薄弱点的破裂压力,使层间新层开裂或缝内产生分支裂缝。
[0004]缝口暂堵:在裂缝发育或孔隙度高的油气富集甜点区,压开第一条裂缝,投入高强度水溶性暂堵剂,暂时封堵裂缝缝口,泵入液体,依次压开第二、第三条缝等多条缝,实现段内自然选择甜点的多裂缝压裂。
[0005]缝内暂堵:在缝内投放缝内暂堵剂,提升裂缝内净压力,压开原来不能开裂的微裂缝,或者形成新的分支裂缝,形成复杂网络裂缝,获得更大的改造体积,最终实现动用更多油气储量的目的。
[0006]现有的暂堵体积压裂技术的主要缺点如下:
[0007]封堵率不高、封堵效果不好。现场施工中,加入暂堵剂后没有明显的起压迹象,导致层间目的层并没有被完全均衡改造,缝内分支裂缝也没有形成,压后的渗流状态仍然为单个的渗流区域形成的二维面积渗流,造成无效压裂改造及压裂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解决现有暂堵体积压裂技术导致封堵率不高、封堵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向地层中注入高粘液形成主裂缝;
[0012]S2、依次进行前置液低粘液造缝、前置液中粘液扩缝、扩缝支撑和缝内渗流转向;
[0013]S3、经过步骤S2的缝内渗流转向后,交替进行层间渗流转层、缝内渗流转向;每次进行层间渗流转层和缝内渗流转向之前均依次进行前置液中粘液造缝、前置液高粘液扩缝、扩缝支撑;
[0014]所述缝内渗流转向采用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实现缝内封堵,所述缝内暂堵转向剂由多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先按照粒径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添加暂堵剂,最后添加纤维丝;
[0015]所述层间渗流转层采用层间暂堵转向剂、暂堵球和纤维丝实现缝口及射孔炮眼封堵,所述层间暂堵转向剂均由多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先添加暂堵球在缝口和射孔孔眼内形成初步堵塞,然后按照粒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添加暂堵剂,最后添加纤维丝。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
[0017]形成主裂缝后交替进行缝内渗流转向和层间渗流转层,并且,缝内渗流转向采用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实现缝内封堵,层间渗流转层采用层间暂堵转向剂、暂堵球和纤维丝实现缝口及射孔炮眼封堵。
[0018]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多次层间渗流转层+多次缝内渗流转向+纤维丝增强渗流控制质量”的改造模式,在井带中实现纵向、横向精细化均衡改造,同时在裂缝壁面产生分支微裂缝,在纵向和横向上形成以井眼为中心的三维带状渗流体,最大限度的沟通天然裂缝及储集体,最大限度的提高压裂改造体积SRV,最大限度的提高压后效果。
[0019]进一步地,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缝内暂堵转向剂均由三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三种粒径分别为20/60目、1

3mm和3

5mm;20/60目、1

3mm和3

5mm的用量比为1:1

2:1

2。
[0020]为了提高暂堵效果,不同粒径的暂堵剂的具体粒径和用量比是关键,如果粒径和用量比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堵塞后堵塞位置由间隙,导致堵塞效果较差,申请人通过实现发现:
[0021]采用上述比例的和粒径的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缝内暂堵转向剂具有封堵效果好的优点,能够产生搅动的裂缝。
[0022]进一步地,纤维丝与20/60目暂堵剂的用量比为1:1

2。
[0023]进一步地,步骤S1中,以变排量的方式向地层中注入高粘液,利用高粘液的高粘特性,压开地层,形成主裂缝。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变排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逐步提高排量来逐步提高井底压力,迫使地层破裂,并根据井口压力情况及时调整排量,以避免超压。
[0025]进一步地,缝内渗流转向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0026]A1、扩缝支撑后,先用低粘液顶替一个井筒容积,把井筒中的支撑剂全部顶替进入地层;
[0027]B1、降低排量至2m3/min,用低粘液按5%砂比开始加入30/50目陶粒,在砂比稳定之后按照投加顺序投加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
[0028]C1、在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完全通过压裂泵车的泵头之后,提高排量至设计稳定排量的三分之二排量,用低粘液顶替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进入地层。
[0029]本专利技术中缝内暂堵转向剂及纤维丝的投加顺序是对人工裂缝形成暂堵的关键和保障。如果顺序错误或顺序相反,则难以形成暂堵。
[0030]进一步地,层间渗流转层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0031]A2、扩缝支撑后,先用低粘液顶替一个井筒容积,把井筒中的支撑剂全部顶替进入地层;
[0032]B2、按照投加顺序投加暂堵球、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用低粘液携带暂堵球、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进入地层;
[0033]C2、在暂堵球、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完全通过压裂泵车的泵头之后,提高排量至设计稳定排量的三分之二排量,用低粘液顶替暂堵球、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进入地层。
[0034]本专利技术中暂堵球、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的投加顺序是对射孔孔眼及缝口形成暂堵的关键和保障。如果顺序错误或顺序相反,则难以形成暂堵。
[0035]进一步地,步骤S2中,前置液低粘液造缝为利用大排量交替注入低粘液和前置液段塞,其中,前置液段塞采用70/100目低砂比小粒径陶粒;扩缝支撑为造缝后的地层中注入携砂液进行支撑;携砂液中粘液携带30/50目陶粒。
[0036]进一步地,步骤S3中,层间渗流转层之前进行的前置液中粘液造缝为提高排量至设计稳定排量,用中粘液向地层中交替注入前置液段塞和前置液,使在上一次缝内渗流转向产生的分支微裂缝的基础上,扩展微裂缝的规模和尺度,以及提高微裂缝的复杂程度,形成由不同尺度和级别的微裂缝网络系统构成的以井眼为中心的带状渗流体;
[0037]进一步地,步骤S3中,缝内渗流转向之前进行的前置液中粘液造缝为提高排量至设计稳定排量,用中粘液向地层中交替注入前置液段塞和前置液,使在上一次层间渗流转层中新压开的射孔簇的基础上进行造缝,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尺度的人工裂缝系统。
[0038]进一步地,步骤S3中,层间渗流转层和缝内渗流转向的交替次数大于等于2次。
[003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地层中注入高粘液形成主裂缝;S2、依次进行前置液低粘液造缝、前置液中粘液扩缝、扩缝支撑和缝内渗流转向;S3、经过步骤S2的缝内渗流转向后,交替进行层间渗流转层、缝内渗流转向;每次进行层间渗流转层和缝内渗流转向之前均依次进行前置液中粘液造缝、前置液高粘液扩缝、扩缝支撑;所述缝内渗流转向采用缝内暂堵转向剂和纤维丝实现缝内封堵,所述缝内暂堵转向剂由多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先按照粒径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添加暂堵剂,最后添加纤维丝;所述层间渗流转层采用层间暂堵转向剂、暂堵球和纤维丝实现缝口及射孔炮眼封堵,所述层间暂堵转向剂均由多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先添加暂堵球在缝口和射孔孔眼内形成初步堵塞,然后按照粒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添加暂堵剂,最后添加纤维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暂堵转向剂和缝内暂堵转向剂均由三种粒径的暂堵剂组成,三种粒径分别为20/60目、1

3mm和3

5mm;20/60目、1

3mm和3

5mm的用量比为1:1

2:1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与20/60目暂堵剂的用量比为1:1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以变排量的方式向地层中注入高粘液,利用高粘液的高粘特性,压开地层,形成主裂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井带渗流暂堵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内渗流转向的具体实施步骤为:A1、扩缝支撑后,先用低粘液顶替一个井筒容积,把井筒中的支撑剂全部顶替进入地层;B1、降低排量至2m3/min,用低粘液按5%砂比开始加入30/50目陶粒,在砂比稳定之后按照投加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思想王志兴安耀清许云春时际明牛庆华蔡为立
申请(专利权)人:美服四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