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60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变压器主体和引线组件,变压器主体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变压器主体内安装有低压线圈,低压线圈为双层椭圆筒式左旋向,且低压线圈包括内层箔与外层箔;用于连接低压线圈的引线组件安装于变压器主体上方,且引线组件包括铜排一、铜排二、铜排三和铜排四,铜排一的一端与内层箔的端部焊接引出,铜排二的一端与外层箔的端部焊接引出,铜排三的一端与内层箔的尾端焊接引出,铜排四的一端与外层箔的尾端焊接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具有便于对大容量干式变压器低压箔式线圈接线使用和搭接的优点。使用和搭接的优点。使用和搭接的优点。

Lead structure and winding technology of low voltage coil of dry-type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今社会用电负荷不断增大的需求,变压器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大,变压器低压线圈相对应的额定电流也随之增大,则低压线圈导线选用铜箔绕制就变得越来越广泛;一般容量≥315KVA(此专利均按高压10KV,低压0.4KV国标举例)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就选用箔式绕组的制作工艺,箔式线圈的首头、尾头由铜排引出,其特征在于与铜箔的首头焊接后,在相应模具上,绕制成线圈,绕制后铜排与铜箔的尾头焊接,然后引出。但当干式变压器容量>3150KVA时,此种线圈工艺结构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0003]例如当干式变压器容量为3150KVA时,低压的额定电流为4547A左右,根据铜排载流量,则需要至少15mm*150mm规格的铜排,此种铜排规格市场上还是比较容易制作采购的。但当干式变压器容量为4000KVA、5000KVA甚至6300KVA时,由于铜排工艺的特殊性,引出铜排的规格就不那么容易采购了,基本买不到了;而且此种线圈的绕制也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把一台变成两台生产,也会解决此种问题,但不仅会造成制造成本的严重浪费,还会使得现场使用场地面积大大增加,降低效率的同时又与我们现今社会提倡的节能节材相违背。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门针对大容量干式变压器低压箔式线圈的引线接线、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变压器主体内安装有低压线圈,所述低压线圈为双层椭圆筒式左旋向,且低压线圈包括内层箔与外层箔,用于连接低压线圈的所述引线组件安装于变压器主体上方,且引线组件包括铜排一、铜排二、铜排三和铜排四,所述铜排一的一端与内层箔的端部焊接引出,所述铜排二的一端与外层箔的端部焊接引出,所述铜排三的一端与内层箔的尾端焊接引出,所述铜排四的一端与外层箔的尾端焊接引出,所述铜排四、铜排三、铜排二分别通过连接有搭接板一、搭接板二和搭接板三汇总于铜排一的接线搭接位置。
[0007]优选的,所述铜排一和铜排三、铜排二和铜排四之间均通过支撑项一固定,且铜排一和铜排二之间均通过支撑项一固定。
[0008]优选的,还包括低压上夹件,所述低压上夹件固定安装于变压器主体的顶端,且低压上夹件上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固定搭接板一和搭接板三的支撑项二。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绕制工艺,其步骤如下:
[0010]S1、绕圈绕制前:在内模具上绕一层宽(线圈高+100mm)*0.08的聚酯薄膜和一层宽
(线圈高)*0.2DMD环氧预浸料,在将铜排一与内层箔(31)的端部焊接固定于内模具的左侧壁处,铜排二与外层箔端部焊接后固定于内模具的右侧壁处;
[0011]S2、线圈绕制:逆时针左绕向缠绕线圈,内层箔与外层箔之间采用0.2DMD绝缘,绕制相应匝数后,内层箔和外层箔的尾部分别于铜排三和铜排四(44)焊接后引出,铜排一铜排三、铜排二铜排四分别由支撑项一固定;
[0012]S3、线圈绕制后:用宽(线圈高)*0.2DMD环氧预浸料2层,再用宽40mm*0.2DMD环氧预浸料半迭均匀绕包1层,搭头部分用F级双面胶粘牢,接头位置在线圈直线位置,然后在温度130℃的压桩内固化8h,线圈固化后确保颜色与高度一致;
[0013]S4、线圈加固:通过在内层箔与外层箔之间均匀设置多个工字撑条,对整个低压线圈定型固定,再安装低压上夹件,利用支撑项二对搭接板一和搭接板三进行固定支撑。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及绕制工艺,通过在内层箔和外层箔上利用铜排一、铜排二、铜排三和铜排四引出,再利用搭接板一、搭接板二和搭接板三汇总于铜排一的在接线搭接位置,这种引线方式,使得低压线圈额定电流平分到每组引线铜排上(每组引出铜排电流占整个线圈电流的一半),成功避免了电流很大时,选用铜排规格很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0016]2、因搭接板一和搭接板三较长,会使得引线铜排二和铜排四产生应力,影响线圈性能,为避免此种情况,通过设置低压上夹件,对搭接板一和搭接板二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这种线圈的制作方式和绕制工艺简单,不仅避免了因电流过大导致的工艺难度较大,难于制作,又使得现场使用场地大为缩减,节约材料,节约资源,符合现今社会节能节材的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的引线组件和线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绕制工艺中使用的内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绕制工艺中线圈内安装有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绕制工艺的流程框序图。
[0024]图中标号:1、变压器主体;2、固定底座;3、线圈;31、内层箔;32、外层箔;4、引线组件;41、铜排一;42、铜排二;43、铜排三;44、铜排四;45、搭接板一;46、搭接板二;47、搭接板三;5、低压上夹件;6、支撑项一;7、支撑项二;8、内模具;81、左侧壁;82、右侧壁;9、工字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7]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变压器主体1和引线组件4。
[0028]变压器主体1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2,变压器主体1内安装有低压线圈3,低压线圈3为双层椭圆筒式左旋向,且低压线圈3包括内层箔31与外层箔32,用于连接低压线圈3的引线组件4安装于变压器主体1上方,且引线组件4包括铜排一41、铜排二42、铜排三43和铜排四44,铜排一41的一端与内层箔31的端部焊接引出,铜排二42的一端与外层箔32的端部焊接引出,铜排三43的一端与内层箔31的尾端焊接引出,铜排四44的一端与外层箔32的尾端焊接引出,铜排四44、铜排三43、铜排二42分别通过连接有搭接板一45、搭接板二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包括:变压器主体(1),所述变压器主体(1)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2),变压器主体(1)内安装有低压线圈(3),所述低压线圈(3)为双层椭圆筒式左旋向,且低压线圈(3)包括内层箔(31)与外层箔(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线组件(4),用于连接低压线圈(3)的所述引线组件(4)安装于变压器主体(1)上方,且引线组件(4)包括铜排一(41)、铜排二(42)、铜排三(43)和铜排四(44),所述铜排一(41)的一端与内层箔(31)的端部焊接引出,所述铜排二(42)的一端与外层箔(32)的端部焊接引出,所述铜排三(43)的一端与内层箔(31)的尾端焊接引出,所述铜排四(44)的一端与外层箔(32)的尾端焊接引出,所述铜排四(44)、铜排三(43)、铜排二(42)分别通过连接有搭接板一(45)、搭接板二(46)和搭接板三(47)汇总于铜排一(41)的接线搭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一(41)和铜排三(43)、铜排二(42)和铜排四(44)之间均通过支撑项一(6)固定,且铜排一(41)和铜排二(42)之间均通过支撑项一(6)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上夹件(5),所述低压上夹件(5)固定安装于变压器主体(1)的顶端,且低压上夹件(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捷峰沈宝春魏小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