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跃敏专利>正文

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59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包括大豆种植机,机架,机架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用于运动的脚轮,机架横向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调节轴,调节轴一端设置有用于行距调节的调节组件,调节轴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有进行大豆种植的播种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的调节框,调节框位于调节轴一侧,调节框内壁固定设有滑轨,滑轨内壁滑动设置有驱动调节轴的齿条,齿条上端为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齿条一侧与调节轴固定连接,调节框内部转动设置有与齿条轮齿啮合的齿轮,本装置可以实现种植行距独立的便捷的精准调节,保证行距符合种植要求,也可以实现单次横向多个大豆种植机同时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A row spacing adjustable soybean 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大豆种植
,具体为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

技术介绍

[0002]大豆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
[0003]大豆在播种时,要求穴距0.33米。每穴2

3粒种子, 穴距分为纵向穴距和横向穴距,在日常播种时纵向穴距,播种者通过步数可以较为精确把握,但是横向穴距,则缺少有效参照,极易发生倾斜,出现过密或者过疏现象,如果过疏影响产量,如果过密,则在后续出苗时,发生扎堆,影响日照和营养吸收,导致生长萎靡,甚至发生死苗现象,而如果提前划线,再行播种,又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量。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包括大豆种植机,机架,所述机架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用于运动的脚轮,所述机架横向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一端设置有用于行距调节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轴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有进行大豆种植的播种组件;
[0007]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的调节框,所述调节框位于调节轴一侧,所述调节框内壁固定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壁滑动设置有驱动调节轴的齿条,所述齿条上端为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齿条一侧与调节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框内部转动设置有与齿条轮齿啮合的齿轮。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正面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把手。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两两之间呈上下交叉分布。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放置组件和种植组件。
[0011]更进一步的,放置组件包括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外壁螺纹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大豆种植机位于定位框内部,通过定位螺杆进行固定。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种植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一侧,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设置有与机架固定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驱动电机线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前端紧配有凸轮,所述凸轮下方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框顶部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位于凸轮下方。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一侧的导向套,所述复位杆另一侧固
定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可在导向套内滑动的导向柱。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一侧固定设置有操作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调节轴和调节组件的结合,可以实现种植行距独立的便捷的精准调节,保证行距符合种植要求。
[0018]2.本技术通过播种组件的运用,可以实现单次横向多个大豆种植机同时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播种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播种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
机架,2

脚轮,3

调节孔,4

调节轴,5

调节组件,6

弹簧,
[0026]7‑
播种组件,8

大豆种植机,501

调节框,502

滑轨,503

齿条,
[0027]504

滑块,505

齿轮,506

把手,701

定位框,702

定位螺杆,
[0028]703

驱动电机,704

蓄电池,705

凸轮,706

复位杆,707

复位板
[0029]708

导向套,709

导向板,7010

导向柱,101

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如图1所示,包括大豆种植机8,机架1,机架1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用于运动的脚轮2,机架1横向设置有调节孔3,调节孔3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调节轴4,调节轴4一端设置有用于行距调节的调节组件5,调节轴4下端通过弹簧6连接有进行大豆种植的播种组件7,机架1一侧固定设置有操作杆101,本装置使用时,通过调节组件5可对调节轴4的间距进行自由调节,完成调节后,再开启播种组件7,再推动操作杆101,即可开启行距稳定的自动节力化播种行程,脚轮2可以便于本装置进行运动,本装置采用的大豆种植机8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品牌为:鑫满田,可在淘宝中购买获得。
[0032]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5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调节框501,调节框501位于调节轴4一侧,调节框501内壁固定设有滑轨502,滑轨502内壁滑动设置有驱动调节轴4的齿条503,齿
条503上端为与滑轨502相配合的滑块504,齿条503一侧与调节轴4固定连接,调节框501内部转动设置有与齿条503轮齿啮合的齿轮505,齿轮505正面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505的把手506,齿条503两两之间呈上下交叉分布,在需要进行行距调节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顺,逆时针转动把手506,把手506带动齿轮505旋转,齿轮505带动齿条503进行左右移动,齿条503带动调节轴4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行距的调节,滑轨502和滑块504相互配合,可以保证齿条503运行顺畅,交叉分布的齿条503可以实现调节时相互不干涉,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包括大豆种植机(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用于运动的脚轮(2),所述机架(1)横向设置有调节孔(3),所述调节孔(3)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调节轴(4),所述调节轴(4)一端设置有用于行距调节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轴(4)下端通过弹簧(6)连接有进行大豆种植的播种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调节框(501),所述调节框(501)位于调节轴(4)一侧,所述调节框(501)内壁固定设有滑轨(502),所述滑轨(502)内壁滑动设置有驱动调节轴(4)的齿条(503),所述齿条(503)上端为与滑轨(502)相配合的滑块(504),所述齿条(503)一侧与调节轴(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框(501)内部转动设置有与齿条(503)轮齿啮合的齿轮(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05)正面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505)的把手(5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03)两两之间呈上下交叉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组件(7)包括放置组件和种植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距可调式大豆种植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跃敏
申请(专利权)人:路跃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