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5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涉及液压控制阀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管体,用于输送水流;安装管柱,位于主体管体顶端的中部,且于主体管体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缓冲波浪弧块,位于主体管体内侧底端的一端,且与主体管体内侧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阀体安装机构,位于安装管柱内侧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便于对控制阀门进行安装,安装时较为便捷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安装后控制阀门的使用寿命,便于在安装时同步对密封盖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对控制阀门的位置进行定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阀门的开合,调节时较为便捷,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控制阀门开合时较为节能环保,有利于降低水流流动的速度,降低水流对对接接头的冲击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阀
,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水流输送过程中使用管道对水流进行输送,输送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控制阀来调节水流输送的方向和水流输送的状态。
[0003]现有的水流输送用的液压控制阀在安装时大都是通过螺母对安装的密封盖进行安装固定的,使用时间长了,安装用的螺母容易发生松动,从而使得安装好的阀体使用寿命降低,现有的液压控制阀的控制结构与控制阀的固定机构是分开的,调节时较为麻烦,现有的水流输送用的液压控制阀,在对控制阀开合的过程中控制阀门升降的水流液体会通过打开的排水口排除,每次开合时可能都会有部分水流排除,较为浪费水资源,且阀门开合后流动的水流会对接头出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时间长了容易损坏接口处,影响管道接口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水流输送用的液压控制阀在安装时大都是通过螺母对安装的密封盖进行安装固定的,使用时间长了,安装用的螺母容易发生松动,从而使得安装好的阀体使用寿命降低,现有的液压控制阀的控制结构与控制阀的固定机构是分开的,调节时较为麻烦,现有的水流输送用的液压控制阀,在对控制阀开合的过程中控制阀门升降的水流液体会通过打开的排水口排除,每次开合时可能都会有部分水流排除,较为浪费水资源,且阀门开合后流动的水流会对接头出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时间长了容易损坏接口处,影响管道接口处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包括:
[0006]主体管体,用于输送水流;
[0007]安装管柱,位于主体管体顶端的中部,且于主体管体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
[0008]缓冲波浪弧块,位于主体管体内侧底端的一端,且与主体管体内侧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9]阀体安装机构,位于安装管柱内侧的顶端;
[0010]控制阀机构,位于阀体安装机构的底端;
[0011]所述阀体安装机构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位于安装管柱内侧中部的顶端,且于安装管柱内侧中部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管柱内壁壁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缩滑动腔,所述第一收缩滑动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收缩滑动杆,所述第一收缩滑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榫头,所述第一安装榫头的外侧卡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外侧卡接有限位卡箍槽,所述限位卡箍槽的外侧与安装管柱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体,所述固定柱体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缩滑动腔,所述第二收缩滑动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收缩滑动杆,所述第二收缩滑动杆的顶
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榫头,所述限位卡箍槽内侧顶端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安装榫头,所述固定柱体内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齿轮伸缩转杆,所述齿轮伸缩转杆内侧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连接限位柱,所述齿轮伸缩转杆外侧中部的顶端旋转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板,所述调节齿板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调节齿杆,所述调节齿杆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齿轮,所述第一梯形齿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梯形齿轮,所述第一梯形齿轮一侧的外侧卡接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撑杆,所述定位支撑杆顶端的一侧卡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底端与第二梯形齿轮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一端的顶端与密封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板顶端的中部旋转连接有定位钮盘,所述密封板内侧中部的两端啮合连接有双头梯形齿轮杆,所述双头梯形齿轮杆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块杆,所述调节齿轮块杆一侧的上下两端啮合连接有齿槽卡板,所述齿轮伸缩转杆底端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转杆,所述齿轮伸缩转杆底端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转杆,所述齿槽卡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齿槽卡板滑动腔,所述齿槽卡板滑动腔的外侧与密封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梯形齿轮杆的外侧旋转连接有限位旋转腔,所述限位旋转腔的外侧与密封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阀机构包括弧形定位板,所述弧形定位板位于主体管体内侧顶端的中部,且与主体管体内侧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定位板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弧形定位板内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密封板底端一端的中部旋转连接有第二调节齿轮盘,所述第二调节齿轮盘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吊杆,所述限位吊杆的外侧与密封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齿轮盘一侧的中部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齿轮盘,所述第一调节齿轮盘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柱阀块,所述柱阀块内侧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通孔,所述柱阀块位于进液管和排液管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弧形定位板内侧的腔体里滑动连接有滑动腔板,所述滑动腔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阀门板,所述阀门板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腔,所述阀门板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滑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的顶端与密封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波浪弧块顶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腔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块的俯视图为矩形和圆形组合的手表形状,所述调节齿板的数量有一组,所述调节齿杆的数量有一组,所述第一梯形齿轮的数量有两组,所述第二梯形齿轮的数量有两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榫头的数量有一组,所述第三安装榫头的数量有一组,所述第一收缩滑动腔的数量有多组,所述第一收缩滑动杆的数量有多组,所述第二收缩滑动腔的数量有三组,所述第二收缩滑动杆的数量有三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槽卡板的数量有六组,所述调节齿轮块杆的数量有三组,所述双头梯形齿轮杆的数量有三组,所述第一调节转杆和第二调节转杆侧视图的形状为T形。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吊杆外侧的顶端与密封板一端中部底端设有的齿槽卡板啮合连接,所述柱阀块与进液管旋转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腔板外侧的大小与安装管柱内侧的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滑杆外侧的大小与限位滑腔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控制阀门进行安装,安装时较为便捷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安装后控制阀门的使用寿命,便于在安装时同步对密封盖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对控制阀门的位置进行定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阀门的开合,调节时较为便捷,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控制阀门开合时较为节能环保,有利于降低水流流动的速度,降低水流对对接接头的冲击力。
[0019]1、通过设置阀体安装机构,安装时,将阀门板和复位弹簧卡到弧形定位板内侧的腔体里,从而带动滑动腔板卡到腔体里,然后将密封板卡到安装管柱内侧的安装腔,从而带动限位滑杆卡到阀门板内侧中部固定连接的限位滑腔里,拉动第一收缩滑动杆和第二收缩滑动杆使得第一收缩滑动杆的底端和第二收缩滑动杆的底端分别滑动到第一收缩滑动腔和第二收缩滑动腔内侧的顶端,从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液压控制阀,包括:主体管体(1),用于输送水流;安装管柱(2),位于主体管体(1)顶端的中部,且于主体管体(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缓冲波浪弧块(3),位于主体管体(1)内侧底端的一端,且与主体管体(1)内侧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阀体安装机构(4),位于安装管柱(2)内侧的顶端;控制阀机构(5),位于阀体安装机构(4)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安装机构(4)包括密封板(41),所述密封板(41)位于安装管柱(2)内侧中部的顶端,且于安装管柱(2)内侧中部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管柱(2)内壁壁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缩滑动腔(42),所述第一收缩滑动腔(4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收缩滑动杆(43),所述第一收缩滑动杆(4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榫头(44),所述第一安装榫头(44)的外侧卡接有密封盖板(46),所述密封盖板(46)的外侧卡接有限位卡箍槽(45),所述限位卡箍槽(45)的外侧与安装管柱(2)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4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体(47),所述固定柱体(47)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缩滑动腔(428),所述第二收缩滑动腔(42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收缩滑动杆(429),所述第二收缩滑动杆(42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榫头(48),所述限位卡箍槽(45)内侧顶端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安装榫头(427),所述固定柱体(47)内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齿轮伸缩转杆(49),所述齿轮伸缩转杆(49)内侧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连接限位柱(411),所述齿轮伸缩转杆(49)外侧中部的顶端旋转连接有限位滑块(412),所述限位滑块(4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槽(421),所述限位滑块(4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板(413),所述调节齿板(413)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调节齿杆(414),所述调节齿杆(414)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形齿轮(415),所述第一梯形齿轮(415)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梯形齿轮(417),所述第一梯形齿轮(415)一侧的外侧卡接有固定支撑板(416),所述固定支撑板(416)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撑杆(418),所述定位支撑杆(418)顶端的一侧卡接有螺旋杆(419),所述螺旋杆(419)的底端与第二梯形齿轮(417)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419)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驱动滑块(420),所述驱动滑块(420)一端的顶端与密封盖板(4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板(46)顶端的中部旋转连接有定位钮盘(410),所述密封板(41)内侧中部的两端啮合连接有双头梯形齿轮杆(422),所述双头梯形齿轮杆(422)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块杆(423),所述调节齿轮块杆(423)一侧的上下两端啮合连接有齿槽卡板(424),所述齿轮伸缩转杆(49)底端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转杆(430),所述齿轮伸缩转杆(49)底端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转杆(431),所述齿槽卡板(42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齿槽卡板滑动腔(425),所述齿槽卡板滑动腔(425)的外侧与密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奕明项肇张粟颖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海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