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48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标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上钳体及下钳体对耳标进行打标,在下钳体钳口设置检测传感器,在耳标子扣与耳标母标打标时的压力会触发所述检测传感器以控制所述下钳体外侧设置的智能读取装置,智能读取装置内的RFID阅读器会读取耳标子扣内的射频芯片所储存的信息,并通过远程通信对数据进行输送,在给动物戴标时自动记录对应的信息,不会由于人工记录导致失误,使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相匹配。使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相匹配。使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


[0001]本技术涉及耳标钳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中国肉类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畜牧养殖也从散户养殖向着规模化养殖转变。耳标是用于牲畜个体识别的关键设备,对肉产品的相关追溯起到关键作用。现有耳标外形类似,都由公标和母标两部分组成。公标上印有二维码或数字形式的耳标号,可以通过人眼或光学设备进行识读。部分公标或母标中还包含低频芯片,可以通过射频阅读设备读出低频芯片内存储的牲畜相关信息。
[0003]目前市面耳标的安装,一般是通过耳标钳将耳标佩戴在耳扇上。耳标钳类似于钳子,耳标的耳标子扣和母标分别固定在耳标钳钳口处。通过对耳标钳把手施力,耳标钳合拢,耳标子扣刺穿动物耳扇,并固定在母标内部。戴标完成后,戴标人员会在纸质档案或移动终端上记录自己的戴标时间、所佩戴耳标号等信息。但由于耳标佩戴信息大多是通过人工记录,所以戴标时间和戴标数量的统计都很容易出现误差。且有的养殖单位会在牲畜出栏时才戴标,严重削弱了耳标的溯源功能,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以解决目前传统耳标佩戴信息大多通过人工记录,戴标时间和戴标数量的统计容易出现误差,容易出现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不匹配的缺陷。
[0005]具体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用于对动物进行打标管理;所述智能读标耳标钳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一上钳体及一下钳体,所述上钳体及所述下钳体连接处设有调节弹簧,所述上钳体钳口处设有一针座,所述针座内装设一顶针,所述顶针用于插接耳标子扣,所述耳标子扣锥形耳钉处设有一射频芯片,所述下钳体钳口处设有一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下钳体构成耳标母标的插槽并对其限位,所述限位片正下方设有一检测传感器,所述下钳体外侧设有一智能读取装置。
[0007]进一步,所述智能读取装置包括一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设有一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接有一阅读天线,所述阅读天线能够读取所述射频芯片内的数据。
[0008]进一步,所述智能读取装置内还设有一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及RFID阅读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一通信模块与外部数据接收终端进行远程通讯,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耳标完成戴标时,所述检测传感器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信号,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RFID阅读器读取射频芯片内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终端。
[0009]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NB通信、蓝牙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根据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对数据进行输送记录。
[0010]进一步,所述保护外壳包括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所述阅读天线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侧,更加靠近射频芯片,能够阅读天线的信号完全覆盖射频芯片所处的位置,便于接受射频芯片内的数据,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一电池,能够为智能读取装置供电。
[0011]进一步,所述阅读天线为柔性电路板天线或印制电路板天线,便于获取,生产量大。
[0012]进一步,所述主控芯片接有一时钟电路,所述时钟电路用于记录耳标打标时间,便于后续统计动物信息时将耳标的戴标时间与动物出栏的信息进行比对,防止出现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不匹配的情况。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上钳体及下钳体对耳标进行打标,在下钳体钳口设置检测传感器,在耳标子扣与耳标母标打标时的压力会触发所述检测传感器以控制所述下钳体外侧设置的智能读取装置,智能读取装置内的RFID阅读器会读取耳标子扣内的射频芯片所储存的信息,并通过远程通信对数据进行输送,在给动物戴标时自动记录对应的信息,不会由于人工记录导致失误,使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相匹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读标耳标钳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上钳体,2下钳体,3顶针,4耳标子扣,5限位片,6耳标母标,7检测传感器,8智能读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用于对动物进行打标管理;所述智能读标耳标钳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一上钳体1及一下钳体2,所述上钳体1及所述下钳体2连接处设有调节弹簧,所述上钳体1钳口处设有一针座,所述针座内装设一顶针3,所述顶针3用于插接耳标子扣4,所述耳标子扣4锥形耳钉处设有一射频芯片,所述下钳体2钳口处设有一限位片5,所述限位片5与下钳体2构成耳标母标6的插槽并对其限位,所述限位片5正下方设有一检测传感器7,所述下钳体2外侧设有一智能读取装置8。
[0018]所述智能读取装置8包括一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设有一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接有一阅读天线,所述阅读天线能够读取所述射频芯片内的数据。所述阅读天线为柔性电路板天线或印制电路板天线,便于获取,生产量大。所述保护外壳包括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所述阅读天线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侧,更加靠近射频芯片,能够阅读天线的信号完全覆盖射频芯片所处的位置,便于接受射频芯片内的数据,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一电池,能够为智能读取装置供电。所述智能读取装置内还设有一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及RFID阅读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一通信模块与外部数据接收终端进行远程通讯,所述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NB通信、蓝牙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根据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对数据进行输送记录。所述主控芯片接有一时钟电路,所述时钟电路用于记录耳标打标时间,便于后续统计动物信息时将耳标的戴标时间与
动物出栏的信息进行比对,防止出现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不匹配的情况。
[0019]在动物耳标完成戴标时,耳标子扣4与耳标母标6打标时的压力会触发所述检测传感器7以控制所述下钳体2外侧设置的智能读取装置8,所述检测传感器7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信号,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RFID阅读器读取耳标子扣内的射频芯片所储存的信息,并通过远程通信对数据进行输送,在给动物戴标时自动记录对应的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终端。
[0020]本技术设置上钳体及下钳体对耳标进行打标,在下钳体钳口设置检测传感器,在耳标子扣与耳标母标打标时的压力会触发所述检测传感器以控制所述下钳体外侧设置的智能读取装置,智能读取装置内的RFID阅读器回读取耳标子扣内的射频芯片所储存的信息,并通过远程通信对数据进行输送,在给动物戴标时自动记录对应的信息,不会由于人工记录导致失误,使动物信息与耳标信息相匹配。
[002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用于对动物进行打标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读标耳标钳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一上钳体及一下钳体,所述上钳体及所述下钳体连接处设有调节弹簧,所述上钳体钳口处设有一针座,所述针座内装设一顶针,所述顶针用于插接耳标子扣,所述耳标子扣锥形耳钉处设有一射频芯片,所述下钳体钳口处设有一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下钳体构成耳标母标的插槽并对其限位,所述限位片正下方设有一检测传感器,所述下钳体外侧设有一智能读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读取装置包括一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设有一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接有一阅读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读标耳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读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让吴永浪安光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