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48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凹形框,所述凹形框右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丝杆的左侧延伸至凹形框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底板。使用时先将水泵带动底板与移动框进行插接,通过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使第一弹簧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带动限位块进行移动,使限位块与限位槽的连接处进行插接,对底板进行限位,避免底板出现位置松动的现象,同时也对水泵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泵底座存在不方便安装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对该装置进行使用。对该装置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设备
,具体是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现有的大排量水泵与底座之间多为固定连接,当需要对水泵的位置进行微调时,则需要对底座进行拆卸,再次对其进行安装,而现有的水泵底座存在不方便安装,且不具备对安装间距进行调节的缺陷,从而不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具备了方便安装,且具备对安装间距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泵底座存在不方便安装,且不具备对安装间距进行调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包括凹形框,所述凹形框右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丝杆的左侧延伸至凹形框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移动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底板的底部与缓冲垫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移动框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的连接处插接,所述移动框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延伸移动框的顶部,所述凹形框内腔底部的左侧均匀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与卡槽的连接处插接,所述移动框的底部与凹形框内腔底部的连接处滑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移动框的左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框顶部的左右两侧且与移动杆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与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形
框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形框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的底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移动框外表面的连接处滑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水泵带动底板与移动框进行插接,通过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使第一弹簧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带动限位块进行移动,使限位块与限位槽的连接处进行插接,对底板进行限位,避免底板出现位置松动的现象,同时也对水泵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泵底座存在不方便安装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
[0013]2、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转柄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移动框进行移动,对移动框带动底板进行左右移动,同时也带动水泵进行移动,对安装间距进行调节,并通过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使第二弹簧带动限位杆与卡槽进行插接,对移动框进行限位,避免移动框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具备了对安装间距进行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凹形框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8]图中:1、凹形框;2、丝杆;3、转柄;4、移动框;5、底板;6、水泵;7、缓冲垫;8、腔体;9、第一弹簧;10、移动块;11、限位块;12、限位槽;13、第二弹簧;14、限位杆;15、卡槽;16、导向块;17、导向槽;18、移动杆;19、移动槽;20、滑块;21、滑槽;22、安装板;23、限位螺栓;24、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包括凹形框1,凹形框1右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2,丝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柄3,丝杆2的左侧延伸至凹形框1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框4,移动框4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底板5,底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6,移动框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7,底板5的底部与缓冲垫7的顶部紧密贴合,移动框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腔体8,腔体8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相靠近的一侧分
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底板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块11相对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12的连接处插接,移动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8,移动框4顶部的左右两侧且与移动杆18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9,移动杆18的外表面与移动槽1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移动杆18与移动槽19,方便了对移动块10进行解锁,凹形框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顶部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螺栓23,限位螺栓23的底部延伸至安装板22的底部,通过设置安装板22与限位螺栓23,方便了对凹形框1进行安装。
[0022]本实施例的原理为:
[0023]使用时,先将水泵6通过底板5与移动框4进行插接,对缓冲垫7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弹簧9的反作用力,使第一弹簧9带动移动块10进行移动,移动块10带动限位块11进行移动,使限位块11与限位槽12的连接处进行插接,对底板5进行限位,避免底板5出现位置松动的现象,同时也对水泵6进行固定,并通过缓冲垫7,对底板5进行缓冲,提高水泵6的减震效果,缓冲垫7的材质为橡胶制成,橡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安装的优点,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排量水泵底座,包括凹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框(1)右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丝杆(2),所述丝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柄(3),所述丝杆(2)的左侧延伸至凹形框(1)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框(4),所述移动框(4)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移动框(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7),所述底板(5)的底部与缓冲垫(7)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移动框(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腔体(8),所述腔体(8)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底板(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块(11)相对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12)的连接处插接,所述移动框(4)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24),所述活动槽(2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的顶部延伸移动框(4)的顶部,所述凹形框(1)内腔底部的左侧均匀开设有卡槽(15),所述限位杆(14)的底部与卡槽(15)的连接处插接,所述移动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涛朱健琳廖太春欧阳鑫刘云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锦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